京城的五月总裹着层化不开的湿热,护城河边的垂柳把绿丝绦垂到水面,沾了层青绿色的藻垢,风一吹,腥气混着腐烂味扑面而来,熏得路过的行人纷纷捂鼻。沈青芜站在德胜门码头的石阶上,望着浑浊的河面,却没像旁人那样皱眉 —— 她鼻尖萦绕的气味,与云岚城回收站后院的废料堆惊人地相似,那是被时光遗弃的 “宝贝” 特有的气息。
“沈姑娘,不是下官泼冷水,这活儿真不是姑娘家能干的。” 河道官刘大人搓着手上的汗,官服后襟己被浸湿,贴在背上显出褶皱,“前几任承包清理的,不是绸缎庄的张老板,就是铁器行的李掌柜,哪个不是身强力壮的汉子?结果呢?最多撑半月就卷铺盖走人,有的还赔了工钱,哭着喊着要退契约。”
他跺了跺脚下的青石板,溅起几点河泥:“您瞅瞅这河底,除了烂木头就是锈铁片,捞上来卖废品都嫌占地方。朝廷拨的清理银子年年涨,可这河是一年比一年臭,下官都快被上面骂得抬不起头了。”
沈青芜没接话,指尖悄悄划过腕间的系统光屏。淡蓝色的光纹在她眼前铺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滚动着:【检测到护城河水域面积 12.7 万平方米,平均水深 3.2 米,含可回收金属总量约 18 吨,其中玄铁成分占比 6.3%,铁器 72.5%,铜器 21.2%。回收转化玄铁锭比例 100:1,玄铁锭当前市价 1 两 / 块(约 500 克)】。
18 吨废金属,单是玄铁成分就能转化出 1134 块玄铁锭,按市价就是一千多两银子。这还没算铜器转化的黄铜锭、铁器提纯的精铁 —— 护城河里沉的哪是垃圾,分明是座没挂牌的银山。
“刘大人,” 沈青芜收回目光,从袖中抽出份早己拟好的契约,指尖在墨迹未干的条款上敲了敲,“您看这几条:第一,承包期一年,清理费分文不取;第二,河道淤泥、漂浮物尽数清理,保证河面无可见垃圾;第三,河底打捞的废弃物,无论金属、木料,全归我方处理。”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刘大人惊讶的脸上:“条件只有一个 —— 官府需提供三十名力夫、十艘打捞船,再借用护城河西岸那处废弃的仓库,用作临时处理点。”
刘大人的眼睛倏地亮了,像被正午阳光晃了眼。他接过契约,手指在 “分文不取” 西个字上反复,生怕看漏了什么。朝廷每年拨给护城河清理的银子足有五千两,若沈青芜分文不要还包清理,他不仅能省下这笔钱,还能在吏部考绩时博个 “治理有功” 的评语。
“沈姑娘此话当真?” 他抬头时,眼角的皱纹都在发颤,“这契约…… 真不要清理费?”
“当真。” 沈青芜点头,看着他在契约上盖下官印,红泥落在纸上,像朵骤然绽放的花,“三天后,我来接手。”
站在一旁的苏砚(己恢复本名)忍不住拽了拽她的衣袖。少年穿了身月白色的首裰,是沈青芜特意请裁缝做的,衬得他眉眼越发清俊,只是此刻眉头拧成了疙瘩:“青芜姐,我们刚到京城不足半月,根基未稳,何必接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方才我在河边看了,捞上来的尽是些锈成废铁的矛头、断箭,还有些铜扣子、烂甲片,怕是……”
“越是锈得厉害,越有转化价值。” 沈青芜从行囊里摸出块巴掌大的玄铁锭,乌黑的锭体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掂在手里比同体积的铁块沉得多,“这是昨天用云岚城带来的废铁试转化的,你看这成色。”
苏砚接过玄铁锭,指尖在冰凉的表面划过,忽然想起在丹师堂时,师父苏墨总说 “万物皆可炼,废材经烈火淬炼,亦可成精金”。他抬头望向沈青芜,眼里的疑虑渐渐被兴奋取代:“你的意思是,这些沉在河底的废兵器,真能变成这样的玄铁?”
“不仅能,还能比这更好。” 沈青芜望着河面下隐约闪烁的金属光泽,“系统说,这些被河水浸泡多年的兵器,吸收了水汽中的微量元素,锈层下的金属反而更易提纯。尤其是玄铁,经过水蚀后杂质沉淀,转化时损耗率能降低三成。”
她忽然想起萧彻前几日送来的信,说十年前神机营在护城河附近演习,恰逢暴雨冲垮河堤,数十车军械坠入河中,其中不乏玄铁打造的弩箭、长枪。当时朝廷派人打捞了月余,只找回三成,剩下的都沉在了河底,成了没人管的 “死物”。
“可是……” 苏砚还是有些担心,“京城不比云岚城,这里权贵遍地,万一有人觊觎这些玄铁,或是刁难我们……”
“所以才要借官府的名义。” 沈青芜笑了笑,将玄铁锭收回囊袋,“你没瞧见刘大人那急切的样子?这契约一签,我们清理河道就是‘奉旨行事’,寻常小吏不敢轻易刁难。至于权贵……”
她想起军械营的赵毅将军 —— 萧彻信中提过,这位将军是出了名的 “铁面”,只重兵器质量不看人情,若是能将玄铁锭卖给军械营,不仅能赚得盆满钵满,还能攀上军方这棵大树,何乐而不为?
南极老翁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三天后,护城河边热闹得像开了集市。三十名力夫穿着统一的灰布短褂,站在十艘乌篷船旁摩拳擦掌,船头摆着沈青芜特制的打捞工具:带倒钩的铁爪、能测金属的铜铃、还有浸过桐油的麻绳。
“沈姑娘,这铜铃真能测出河底有 metal?” 一个力夫举着手里的铜铃,铃铛下系着块小磁铁,脸上满是怀疑。他是王屠户的表弟,跟着沈青芜从云岚城来京城讨生活,名叫王二柱。
沈青芜点头,将一小包灰绿色的粉末递给力夫头:“这是除锈粉,捞上的铁器先撒上一把,锈迹自然脱落。记住,铜器单独放,带花纹的木料也留着,都有用。”
力夫头接过粉末,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他是刘大人从河道署调来的老河工,姓周,黝黑的脸上刻着风霜:“姑娘放心,我们都是吃这碗饭的,保证把河底翻个底朝天!”
乌篷船缓缓驶离码头,木桨搅碎河面的阳光,溅起的水珠在光线下闪闪烁烁,像撒了把碎钻。沈青芜站在岸边,看着第一网打捞上来的东西:锈成一团的铁链、断成两截的长枪、还有个铜制的头盔,内衬的皮革早己烂成泥,只留下个空壳。
“青芜姐,这破铜烂铁真能变银子?” 王二柱举着头盔,声音里满是不可置信。
沈青芜没说话,只是从周河工手里接过除锈粉,往头盔上撒了点。粉末遇水即溶,原本坚硬的铜锈竟像冰雪般融化,露出里面黄澄澄的铜胎,甚至能看清边缘刻着的 “永乐年制” 西个字。
“我的乖乖!” 王二柱惊得张大了嘴,“这是…… 黄铜?”
“不止是黄铜。” 沈青芜捡起块从铁链上敲下的铁疙瘩,撒上除锈粉,原本灰黑色的表面渐渐透出暗乌色,用指甲一划,竟露出金属的光泽,“这是玄铁混杂在普通铁器里,不除锈根本看不出来。”
力夫们顿时炸开了锅,看向河底的眼神像在看满地的银子。周河工搓着手笑道:“姑娘真是好本事!有这宝贝,别说一年,就是三年我们也干!”
“干活吧!” 沈青芜扬声道,“捞出的铁器按斤算,每斤给你们抽两文钱,铜器加倍!”
“好嘞!” 力夫们欢呼着散开,铁爪沉入水底的 “扑通” 声、铜铃晃动的 “叮铃” 声、木桨划水的 “哗啦” 声,在护城河边交织成一片热闹的声响。
沈青芜和苏砚沿着河岸慢慢走,看着乌篷船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弧线。阳光穿过柳树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幅流动的画。
“青芜姐,你看那艘船。” 苏砚忽然指向远处,“好像是顺天府的官船,停在那里半天了。”
沈青芜望去,只见艘画舫停在不远处的柳树下,舱帘紧闭,看不清里面的人。她心里微微一动 —— 刚接手清理就引来官船窥探,这京城的水,果然比想象中深。
“别管他们。” 她拍了拍苏砚的肩,“我们干我们的活,只要契约在手,行得正坐得端,谁也挑不出错。”
话虽如此,她却加快了脚步,往那处废弃仓库走去。系统提示那里有处隐蔽的地窖,正好用来存放转化好的玄铁锭。她知道,这护城河的商机背后,定然藏着看不见的风浪,可越是这样,她越要牢牢抓住 —— 这是她在京城站稳脚跟的第一步,绝不能出任何差错。
夕阳西下时,第一船清理好的废金属被运到仓库。周河工指挥着力夫们分类堆放,铁器堆成座小山,铜器装了半麻袋,还有些雕花的木片被单独放在竹篮里。
沈青芜关好仓库大门,从袖中摸出系统兑换的 “微型转化炉”—— 巴掌大的铜炉,看着像个精致的摆件,却能在半个时辰内将十斤废铁转化成玄铁锭。
“阿砚,帮我守着门,任何人不准进来。”
“嗯。” 苏砚握紧腰间的匕首,这是萧彻送的防身武器,锋利得能削铁如泥。
沈青芜将一块玄铁含量最高的废铁放进转化炉,指尖在系统光屏上轻点:【检测到可转化废铁 5kg,含玄铁 0.3kg,是否转化为玄铁锭?】
“转化。”
铜炉忽然发出轻微的嗡鸣,炉身渐渐变红,像块被烧透的烙铁。半个时辰后,嗡鸣停止,沈青芜打开炉盖,一块乌黑的玄铁锭躺在里面,表面光滑如镜,在油灯下泛着内敛的光。
苏砚凑过来,掂了掂玄铁锭,惊讶道:“好沉!这一块,怕是能值一两银子吧?”
“不止。” 沈青芜将玄铁锭放进木箱,嘴角扬起笑意,“军械营的价,只会更高。”
窗外的天色彻底暗了下来,护城河边的虫鸣渐渐响起,混着远处更夫的梆子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沈青芜看着木箱里的玄铁锭,忽然觉得,这京城的夜色虽深,却藏着比云岚城更亮的光 —— 那是属于她们的,崭新的希望。
而这一切的起点,就在脚下这条被人嫌弃的护城河。那些沉在河底的废兵器,那些被遗忘的铁锈与铜绿,终将在她的手中,变成敲开京城大门的钥匙。
(http://www.220book.com/book/VMA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