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的太阳刚爬上山头,田埂里的人就己经弯下了腰,铺子的大门也早早打开。
这日子真是应了 “劳动” 二字,地里的人挥着锄头翻土,店里的人围着蒸笼打转,连风里都带着股忙活的劲儿。
往年这时候,殷秀梅总会回娘家帮忙,跟着殷国盛老两口下地种玉米,手上磨出茧子也乐呵呵的。
可今年铺子正是红火的时候,走不开身,她只能在柜台后算完账又扒着门框张望。
第二天一早,她特意把铺子的吃食捡好的装:红糖发糕装了满满一竹篮,卤货也不拘荤的还是素的用油纸包了三大包,
连刚锅的大豆腐和干豆腐也没放过,塞得两大袋鼓鼓囊囊。
“家里现在忙得脚不沾地,哪有功夫做饭?” 她把袋子往殷家贵手里塞,指尖蹭到袋口的油星子,
“你给带回去,他们干完活回家热热就能吃,省点力气。你也搭把手,别总偷懒 —— 佳茹在这儿呢,店里人手够。”
殷家贵拎着袋子磨磨蹭蹭出了门,脸拉得老长。
他从小就怕下地,锄头杆子比他胳膊还粗,刚弯一会儿腰就首不起来,腰像是要断成两截。
果然,到了家还没抡上两下锄头,就被王桂琴瞅出了不对劲。
“你这哪是干活的样?” 王桂琴一把夺过他手里的锄头,看他弯腰时龇牙咧嘴的模样就来气,
“别在这儿添乱了!你姐店里那么多客人,少了你能忙过来?赶紧回去!”
殷国盛也在一旁首摆手,手里的锄头还在不停翻土:“去吧去吧,你在这儿还不如老黄牛顶用。店里的生意要紧,别耽误了正经事。”
当天下午,殷家贵就揣着个空篮子回了铺子,刚进门就嚷嚷:“我妈把我赶回来了,说我在地里净碍事!”
黄佳茹正往塑料袋里装干豆腐,闻言抬眼朝着殷秀梅笑道:“我说我二舅待不上两天吧?他那细皮嫩肉的,哪禁得住地里的累。”
殷秀梅没好气地瞪了弟弟一眼,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回来正好,刚蒸好的菜包,赶紧吃两个垫垫,等会儿客人该多了。”
这三天,一家三口是实打实泡在了铺子里。
清晨就起来磨豆浆,电磨的嗡鸣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到晚上八九点钟清点完货锁门,月光己经爬上了门匾,脚不沾地转了整整三天。
殷秀梅的胳膊被蒸笼烫出了小红印,黄佳茹的指尖磨得发红,黄振涛做豆腐的衣服被蒸汽湿透了一身又一身,
可看着柜台前排起的长队,听着客人说 “你家的发糕比别处香”“这豆腐脑卤汁绝了”,浑身的累就像被热乎气蒸散了似的,心里反倒熨帖得很。
殷家贵虽不爱下地,在店里却不含糊。
他拎着铜刀切豆腐的手稳得很,大豆腐切得方方正正,干豆腐薄得能透光,还总爱跟客人唠两句家常:
“张大爷,今儿的干豆腐刚卤好,您捎点回去下酒?”“李婶,您孙子爱喝的甜豆浆,我给您留了两大袋。”
一来二去,竟唠出了不少回头客。
到了三号傍晚,黄佳茹动身回了县城,剩下三人仍在柜台后忙碌着。
窗外的天渐渐暗下去,最后一缕霞光恋恋不舍地掠过 “秀梅面点” 的门匾,把墨字染成了暖金色。
殷秀梅揉着发酸的腰,忽然笑出声:“这劳动节,可真是没白过。”
与此同时殷家富三口也赶回了县城,也是腰酸背痛的,就连小殷朔都吵着累。
黄佳茹提议让舅舅舅妈玩一天营业也在家歇歇,两人却是说什么都不肯,真真是朴实的劳动人民啊。
重生九五,我带全家上大分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九五,我带全家上大分最新章节随便看!夏日的太阳刚爬过屋檐,铺子门口的竹帘就被晒得发烫。
黄佳茹刚推开铺子的小门,就见殷家贵举着擦得锃亮的豆腐刀迎上来,脸上带着神秘的笑:“佳茹,你快来!给你看个好东西!”
他不由分说地拉着黄佳茹往后厨走,刚拐过蒸包子的灶台,就指着墙角那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你瞧!”
说着 “哗啦” 一声扯开袋口,黄佳茹顿时惊得睁大了眼 —— 里面竟满满当当堆着各式一次性餐具,像把整个工厂的样品都搬来了。
她伸手翻了翻,指尖划过光滑的塑料表面:各种规格的透明杯子和碗足有小半袋,甚至还有一些塑料盆。
最底下还压着一大捆一次性筷子,外面裹着浅黄的纸套,旁边散落着半袋塑料袋,比店里常用的厚实不少。
“这…… 这是从哪儿弄来的?” 黄佳茹拿起个带盖的杯子,盖子 “咔嗒” 一声扣上,严丝合缝的。
殷家贵得意地拍着胸脯:“还记不记得我羊城的朋友?
都一个多月了我还以为没消息了呢,没想到前天就有个人找上门来说是他托人捎过来的!
说是工厂的热销品都给咱们拿来了,让咱先试试,好用了再批量买。”
他拿起个塑料碗晃了晃,“你看这碗,装豆腐脑正合适,再也不怕洒了;这杯子带盖,客人上班揣包里多方便!”
黄佳茹翻看着这些新鲜物件,心里又惊又喜。“就是种类也太多了”
她笑着把杯子放回袋里,“咱们先各挑几种规格试试。杯子可以装豆浆,碗可以装豆腐脑,盆可以装豆腐……,
还有一个重要的事就是价格了,成本太高也不划算”。
殷家贵道:“早就准备好了”他掏出了一张单子。
展开一看,是张用圆珠笔写的价目单,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
小号杯子三分钱一个,每大一号加价五厘,起批量一千个;
小号碗五分,每大一号加价一分,起批量五百个;
小号塑料盆一毛二一个,每大一号加价一分,起批量两百个。
最底下画着道粗粗的横线,写着 “总量达十万、二十万、三十万等,价格可再议”,
旁边歪歪扭扭记着个销售部电话,正是上次殷家贵联系朋友的号码
—— 想来那朋友王庆生是做销售的,这点殷家贵自己倒未必清楚,
只含糊说过是饭局上认识的,不算太熟。
单子上唯独没写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价。
黄佳茹指尖点着 “三分钱” 的数字琢磨:“现在用的小塑料袋还一分钱一个,这杯子价格要是还能商量倒是可以考虑。”
她又瞥向碗的价格,“其他的价格咱也一起商量看看吧。”
“我看也是” 殷家贵凑过来看,“不过他说总量多了能优惠,说不定还能再谈。”
黄佳茹着下巴:“这价目单看着是实在,可你跟他不算知根知底,还是得打个电话确认清楚。
一来问问能不能把价格再往下压压;
二来得探探他这货的来路,是不是正经厂家出的,别是些劣质品 —— 咱做吃食生意,容器不干净可不行。”
她把单子往案板上一拍,抬头看殷家贵:“邮电所这会儿应该还开着,咱现在就去打电话。
对了还得问问一次性筷子和塑料袋的价,这两样咱用得多,要是能一起从他那儿拿,说不定还能再讲讲条件。”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