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村头的老槐树下就聚起了人。
黄佳茹扒着殷秀梅的衣角,看着大舅殷家富把帆布包往肩上紧了紧 —— 包里揣着王桂琴烙的玉米饼,是三人今天的干粮。
零星还有几个挎着篮子的村民也在等车,晨露打湿了他们的裤脚,混着泥土的腥气在风里飘。
这年头去县城不易,每天就两趟老式客车,上午七点一班,下午两点一班。
多数人宁愿骑着二八自行车颠簸两小时,既省了五毛钱车票,还能自由安排时间。只有带孩子的、扛重物的,才舍得花钱坐汽车。
“突突突 ——” 远处传来引擎的轰鸣,一辆绿皮客车摇摇晃晃地拐过土坡。还没停稳,车门 “吱呀” 一声拉开,黑压压的人就从里面涌出来,紧接着又有更多人往上挤,看这架势,今天又是全程站票的一趟。
殷家富先把黄佳茹塞进车门,又推着殷秀梅往里挤:“快,找个能靠的地方!” 车厢里像个塞满了沙丁鱼的罐头,汗味、煤油味混着乘客篮子里的韭菜香,在颠簸中翻涌。
殷秀梅紧紧搂着黄佳茹,后背抵着铁皮车厢,大舅则在外侧用胳膊圈出一小块空间,把她们护在中间。车轮碾过石子路时震得人骨头缝发麻,黄佳茹却被裹在温暖的人墙里,倒觉出几分安稳。
西十分钟后,客车终于 “哐当” 一声撞进县城车站。三人随着人流挤下车,脚刚沾到水泥地,就被眼前的热闹惊了一下 —— 远处的农贸市场正飘着炊烟,吆喝声隔着半条街都能听见。
这地方是县城的 “心脏”。青石板路上摆着菜摊、布摊、修鞋摊,墙根下贴满了花花绿绿的纸片:“招缝纫工,管吃住”“两室一厅出租,近县实验”“收废品,价高秤足”。
三教九流在这里碰头,招工、租房、换粮票,啥消息都能在这儿打听着。殷家富抹了把汗,指着市场入口的布告栏:“先去那儿瞅瞅,招工租房的条子都在墙上贴着呢。”
黄佳茹攥着母亲的手,看着穿的确良衬衫的城里人骑着自行车从身边掠过,车铃叮铃铃响,像在催着她们赶紧融进这崭新的日子里。
“秀梅你看这个,” 殷秀梅的指尖刚触到一张粉红纸片,殷家富就指着旁边的招贴纸说,“‘袜厂招女工,十八到五十五岁均可,月薪两百,管吃住’—— 工钱倒是不低。”
殷秀梅凑近了瞧,指尖轻轻蹭过墨迹未干的字迹,眉头却微微蹙起:“三班倒呢,要是上夜班怕是不太方便。”
她摇摇头,目光扫过另一张米黄纸片,“‘县实验旁招住家保姆,照顾独居老太太,包三餐,月休两天,月薪一百五’。”
她指尖点着 “住家” 两个字,语气里带着犹豫:“离学校是近,可住家就意味着得住那儿,佳茹就得在学校住校了。咱费劲搬来县城,不就是想跟孩子住一起?住校可不行。”
殷家富把那张米黄纸片小心扯下来,叠成方块塞进帆布包:“先留着备选,咱再看看租房的。”
他手指往下滑,戳了戳最底下一张被雨水洇过的蓝纸片,“你瞧这个,‘县实验胡同,两小间带院,月租五十,水电自理’,价格有点贵,但胜在位置好,地址就在学校后头,先去瞅瞅房子咋样。”
黄佳茹扒着大舅的胳膊踮脚张望,纸片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她认得这条胡同 —— 藏在居民区,拐个弯就是实验中学正门,往后穿两条胡同便是县一中,全县唯一的高中。
上一世她返校时总路过这儿,早晚放学时人流挤得像赶集,学生、家长、附近的住户摩肩接踵,热闹得很。
“这地方要是做点小生意,肯定错不了。” 她心里嘀咕着,脚下却没停,跟着殷家富和殷秀梅往胡同里走。
拐过两个弯,目标宅院就在眼前。胡同拐角处立着两扇锈迹斑斑的铁门,旁边是半人高的红砖围墙,墙头上的杂草被风刮得簌簌响。殷家富上前叩了叩门, “哐当” 声在胡同里荡开。
片刻后,门 “吱呀” 开了道缝,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探出头。看着来人并不熟悉,向来是看房子的,她把门让开。
院子不大,约莫三十平,青石板铺的地面被踩得油亮。
正前方三间瓦房齐齐整整,东西两屋刚好够一家三口分住;穿过厨房往后走,后院竟更宽敞些,茄子紫得发亮,豆角垂成绿帘子,都是老人家亲手种的。
门口的倒坐房约二十平,堆着些旧家具和农具,落了层薄灰。
“老伴走两年了,儿子在外地总催我去。” 老奶奶着门框上的刻痕,声音慢悠悠的,“原舍不得这老房子,今年孙子要上小学,小两口上班没空接,才打定主意走。
房子空着容易坏,租出去有人照看,我也放心。” 她顿了顿,“月租五十,按月给就行,不着急。”
殷秀梅的眉头却锁了起来。五十块的月租不算少,家里还欠着两万块外债 —— 这笔钱在这年头堪比天文数字,前世就是被这笔债和黄奶奶的搜刮拖着,六七年都没还清,首到佳茹上了大学还在填窟窿。
黄佳茹却盯上了那间倒坐房。若是在临街的墙开个门,正好能当小门面。
这片居民区眼下还没人做生意,县里头双职工多,农贸市场离得远,要是在这儿卖些热乎吃食,干净实惠,肯定不愁客源。
她拽了拽殷秀梅的衣角,仰着小脸说:“妈,这地方多好啊,离学校近,我上学不用早起。再说爸下班回来也就二十分钟,比从村里走省老多时间了。”
她踮脚凑到母亲耳边,小声补了句,“咱先租一个月试试,要是有更便宜的,再换也不迟。”
殷秀梅看着女儿期待的眼神,心里盘算了一阵。手头的钱还能撑一阵,先定下来总比开学前慌慌张张找房强。
她拉着殷家富到门口商量,黄佳茹趁机凑到老奶奶跟前:“奶奶,那间倒坐房能开个小门吗?我爸想做点小买卖,怕我妈不同意,让我先问问。”
老奶奶被逗笑了,眯着眼打量她:“你这小丫头片子,倒比大人还懂盘算。” 她摆摆手,“随便弄,只要别把我家拆了就行。”
这边刚说好,殷家富和殷秀梅也定了主意。“大妈,我们回去和孩子爸商量一下,没问题的话明早让孩子爸来交房租,大概六点多过来。” 殷秀梅笑着说。
老奶奶点点头:“成。”
三人找了处街边的树荫坐下,殷家富从帆布包里掏出王桂琴烙的玉米饼,饼子还带着余温,就着自带的凉白开,匆匆填了肚子。
歇脚的功夫,又去农贸市场的布告栏看了几份招工启事,挑了近处的去现场看了看,大致心里有了谱。
殷家富抬头看了看日头,己经斜斜挂在西天上,街边的树影拉得老长。“该往车站去了,再晚怕赶不上末班车。”
黄佳茹攥着兜里那枚捡来的圆铁片,跟着大舅和母亲往车站走。路边的小贩己经开始收摊,竹筐碰撞的声响混着客车进站的 “突突” 声,在暮色里漫开。
她回头望了眼实验的红砖墙,心里悄悄数着日子 —— 还有半个月,这里就会成为她新的起点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VMD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