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7章 青铜花的余温

小说: 逆向情书   作者:冷感高级风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逆向情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NG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冷感高级风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第五十七章:青铜花的余温

沈玉楼的“墓碑”前,那片文竹叶子在风里抖了抖,竟真抽出丝嫩芽。我用手指碰了碰,沾了满指的松烟墨——不知何时,砚台碎片里的墨汁全渗进了土里,把黄土染成了青黑色,像极了东北老家的黑土地。

“少帅,委员长的人都控制住了,”老赵的声音带着哭腔,他手里捧着个血糊糊的东西,是从陈瞎子怀里搜出来的胡琴,琴弦果然是用人筋做的,“但特高课的人跑了七个,还带着这个。”

他递过来张揉皱的纸,是张手绘的地图,标注着北平城外的七座烽火台,每个烽火台旁边都画着个小小的虎符。墨迹还没干,是松烟墨混着朱砂的颜色,跟沈玉楼给我的药方笔迹如出一辙。

“是他画的?”我捏着地图的边缘,纸页上沾着的墨汁蹭在指尖,竟有点发烫。老赵突然往我手里塞了个东西,是颗青铜海棠花瓣,边缘还带着熔铸的毛边,正是虎符炸开时溅落的碎片。

“弟兄们捡了一晚上,凑齐了三十七片,”他往我身后看了眼,地牢的入口己经被石块封死,“但李营长说,烽火台那边不对劲,好像有人在往里面运东西,黑黢黢的,看着像……炮弹。”

炮弹?我盯着地图上的烽火台,突然想起父亲日记里的话:“北平七台,台台藏火,墨引之,则城焚。”当时以为是说烽火台的作用,现在才明白,根本是在说日本人藏在那里的炸药,而引信,就是松烟墨。

“备车!”我将青铜花瓣塞进靴筒,墨汁在掌心洇开个黑团,“去最近的烽火台,快!”

汽车驶过北平的街道时,积雪正在融化,路面上的泥水混着墨色,像条淌不完的墨河。路过协和医院时,我瞥见门口站着个穿白大褂的人,正往车里扔个药箱,侧脸看着像那个金发女人——她没死?

“停车!”我推开车门冲过去,药箱的一角在阳光下闪了闪,露出半截铜链,跟少年给我的那条一模一样。女人看见我就笑,眼角的痣在晨光里亮得像颗星。

“沈先生说你肯定会往烽火台跑,”她往我手里塞了个瓷瓶,里面装着半瓶粘稠的液体,闻着有股松烟味,“这是他留的‘破墨水’,能让炸药失效,遇火就炸。”

我捏着瓷瓶的手猛地收紧——沈玉楼连这个都算到了?女人突然拽住我的胳膊,往我口袋里塞了张照片,是沈玉楼在牢房里的样子,他举着块砚台碎片,对着镜头笑,背后的石壁上刻着“第七台”三个字。

“他被抓前去过第七座烽火台,”她的声音压得很低,“说那里有个‘老朋友’在等你,是你爹当年的警卫员。”

父亲的警卫员?我突然想起小时候总给我糖吃的王大叔,后来听说在西安事变里失踪了,难道他还活着?汽车的喇叭声催得急,我把照片塞进怀里,看见女人正往医院里跑,白大褂的下摆沾着青铜粉末,是虎符的碎屑。

赶到第一座烽火台时,太阳己经升到头顶。台顶的旗帜歪歪斜斜挂着,是日本的太阳旗,在风里像块破布。老赵带着弟兄们摸上去,很快就传来枪声,紧接着是爆炸声——他们果然触发了炸药。

“少帅!里面是空的!”老赵从台顶探出头喊,手里举着个空炸药箱,“只有这个!”

他扔下来个东西,是块被烧黑的青铜片,上面刻着个“一”字,边缘的花纹跟海棠花瓣完全吻合。我捏着铜片往第二座烽火台赶,心里的不安越来越重——七座烽火台,难道要凑齐七片铜片才能知道真相?

第二座烽火台藏着个暗格,里面有本日记,是王大叔的笔迹,记着他如何被日本人抓住,如何被迫给他们绘制北平的防御图,最后一页画着个墨锭,旁边写着“第七台,墨魂醒”。

第三座烽火台的石壁上,刻着沈玉楼的药方,只是所有的药材都被换成了地名,“川贝”变成了“城西仓库”,“苏子”变成了“日本领事馆”。

第西座烽火台的灰烬里,有半枚被烧熔的徽章,是东北军的军徽,背面刻着“叛徒”两个字,下面的签名被烧得模糊,只能看清个“张”字——是张副官?他果然是被冤枉的!

第五座烽火台的地下,埋着具尸体,穿着东北军的军装,胸口别着块玉佩,跟我手里的正好凑成一对,只是玉佩上的龙鳞少了一片,形状跟青铜花瓣完全吻合。老赵说这是王大叔的尸体,可他手里却攥着张沈玉楼的药方,上面用红笔圈着“忌龙”两个字。

第六座烽火台的瞭望塔里,有个被绑着的人,是那个金发女人,她的腿上中了枪,身边扔着个空了的瓷瓶——正是她给我的那瓶“破墨水”。“第七台……有陷阱,”她抓着我的手往我掌心塞了片青铜花瓣,“沈玉楼说……墨魂是假的,真的在……”

她的话被枪声打断,颗子弹打穿了她的喉咙。我抬头看见台顶站着个穿和服的男人,举着枪,脸上带着笑,正是陈瞎子——他根本没死!和服的袖口绣着朵海棠花,是用金线绣的,跟沈玉楼金笔上的一模一样。

“张学良,别来无恙啊,”陈瞎子的左眼装了只新的玻璃珠,瞳孔里映着我的影子,“沈玉楼说你肯定会来第七台,果然没猜错。”

我举着枪往台顶冲,台阶上的血渍里混着墨汁,踩上去滑得像冰。陈瞎子站在最高处,手里举着个木盒,里面装着最后一片青铜花瓣,正对着太阳,花瓣的影子在地上组成个完整的饕餮。

“你到底是谁?”我扣动扳机,子弹擦着他的耳朵飞过,打在身后的石壁上,溅起片火星。

“我是你爹的结拜兄弟啊,”他笑得更欢了,玻璃眼珠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当年就是我,亲手把他的血混进墨里,写了那份假的易帜电报。”

我浑身的血瞬间冲上头顶。父亲的易帜电报一首是个谜,所有人都说他是自愿的,可我总觉得不对劲。原来……原来从一开始,就是他和日本人、委员长联手设的局!

“沈玉楼早就知道了,”陈瞎子突然把木盒往我面前扔,“他说要让你亲手拼齐这七片花瓣,看看你爹当年的‘墨魂’到底是什么。”

青铜花瓣在空中散开,落在地上的饕餮影子里,正好组成完整的图案。台顶的地面突然裂开,露出个黑漆漆的洞,里面飘出股熟悉的味,是沈玉楼书房里那瓶陈年老墨的味,浓得化不开。

“下去看看吧,”陈瞎子往洞里指了指,“你的‘老朋友’在等你。”

我举着枪往下走,石阶上的墨汁越来越浓,像刚泼上去的。洞底有盏油灯,照着张石桌,上面摆着方砚台,正是沈玉楼书房里的那方,砚台里的墨是新磨的,旁边放着支钢笔,笔尖滴着蓝黑墨水,在石桌上洇出个“墨”字。

石桌后坐着个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长衫,正低头磨墨,侧脸的轮廓在灯光下像极了沈玉楼。他听见脚步声就抬起头,露出双含笑的眼睛——是沈玉楼!

“玉楼!”我冲过去抱住他,他的身体是暖的,后心的伤口缠着绷带,渗着淡淡的血渍,“你没死?”

他笑着推开我,往砚台里加了点水:“我要是死了,谁给你磨墨?”石桌下突然传来响动,我低头看见个暗格,里面躺着具尸体,穿着和服,脸上蒙着布,揭开来一看——是另一个陈瞎子!

“他才是真的陈瞎子,日本特高课的人,”沈玉楼往墨里加了点粉末,是青铜花瓣的碎屑,“你刚才在上面见到的,是我爹的徒弟,当年被日本人抓住,逼他换了身份。”

我盯着石桌上的砚台,墨汁里浮出些字,是父亲的笔迹:“墨魂非魂,是七台炸药的引信,毁之,则北平安。”

“那七片青铜花瓣……”

“是用来关闭引信的钥匙,”沈玉楼抓起钢笔往墨里蘸了蘸,在纸上写下“第七台”三个字,“你看。”

纸上的字突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张地图,标注着七座烽火台的引爆装置位置,每个位置都画着片海棠花瓣。“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他把钢笔往我手里塞,笔尖的温度烫得我手心发麻。

台顶突然传来爆炸声,陈瞎子的嘶吼声混着枪声传来:“张学良!你再不出来,我就炸了整个北平城!”

沈玉楼突然抓住我的手,往我掌心放了个东西,是颗子弹,跟之前那颗刻着“墨”字的一模一样。“用这个打引信,”他的呼吸喷在我耳边,“记住,别让它沾到墨,除非……”

他的话没说完,石桌突然剧烈晃动,暗格的尸体滚了出来,胸口别着枚徽章,是日本特高课的,背面刻着“墨蛇”两个字——原来那墨蛇根本不是虎符变的,是日本人养的毒蛇!

“快走!”沈玉楼拽着我往洞口跑,砚台里的墨汁洒在地上,瞬间燃起蓝色的火焰,“我早就把炸药的引信换了,现在烧的是无害的颜料,但他们不知道!”

冲出洞口时,陈瞎子正举着枪对着我们,他的玻璃眼珠在火光里闪着红光。“沈玉楼,你果然没死,”他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但你以为换了引信就有用吗?”

他突然扯开和服,胸口绑着圈炸药,导火索己经点燃,冒着青烟。“这是最后一道引信,用我的血做的,除了我,谁也灭不了!”

我举着那颗刻着“墨”字的子弹,对准他的胸口。沈玉楼突然扑过来把我推开,自己撞向陈瞎子,两人一起滚下烽火台的台阶。

“汉卿!开枪!”他朝我吼,声音在爆炸声里格外清晰。

我扣动扳机,子弹在空中划过道弧线,正好打在导火索上。诡异的是,子弹没有熄灭导火索,反而让火焰烧得更旺,却在接触到陈瞎子胸口的瞬间突然转向,顺着他的血管往上爬——那子弹里的粉末,竟和青铜花瓣的碎屑一模一样!

“这是……虎符的碎片!”陈瞎子的嘶吼声变成了惨叫,火焰在他身上化作只青铜饕餮,张开嘴将他吞噬。沈玉楼从火里滚出来,身上的衣服着了火,却笑着朝我挥手:“汉卿,你看,青铜花……开了。”

我冲过去扑灭火焰,他的手臂被烧伤了,却死死攥着片青铜花瓣,塞进我手里。“七片齐了,”他的呼吸越来越弱,“把它们……扔进烽火台的烟筒里,北平就……安全了。”

远处传来弟兄们的呐喊声,老赵带着人冲了上来,举着枪对准残余的日本兵。我抱着沈玉楼站在烽火台顶,看着七片青铜花瓣在烟筒里化作青烟,北平城的方向传来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却没有火光——是引信被成功销毁了。

夕阳落在沈玉楼的脸上,他的嘴角还带着笑,像个孩子。我摸出那方砚台碎片,轻轻放在他手里,墨汁在他掌心洇开,竟真的开出朵青铜海棠花,花瓣上的字在余晖里闪闪发亮:

“山河无恙,墨魂归处。”

我知道,这不是结束。沈玉楼还活着,那些藏在墨里的秘密,那些用血和泪写就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而我,将带着这枚青铜花的余温,守着这片土地,守着那些像沈玉楼一样,甘愿化作墨魂的人。

风里飘来松烟墨的味,混着淡淡的海棠花香,像极了沈玉楼书房里的味道。我知道,他就在这风里,在这墨里,在每个东北军弟兄的心里,从未离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VNG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逆向情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NG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