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章 地窖录音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老照片里的影子:百年前的她 http://www.220book.com/book/VPLQ/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4章 地窖录音笔

上午十点,拆迁队的轰鸣声暂时停歇。林墨贴着茶社后墙的阴影移动,铜莲花钥匙在衣领里硌得锁骨生疼。莲心说地窖地砖下的暗格要用「三转一提」的手法开启——这是民国时期茶社常用的机关术,与她童年玩过的九连环解法惊人相似。

「需要帮手吗?」陈曦从垃圾桶后探出头,白大褂换成了工装服,「我跟麻醉科借了点肌松剂,对付两个保镖不成问题。」她晃了晃手里的喷雾瓶,「张启明的人在茶社前门守着,后门只有两个打瞌睡的保安。」

林墨掏出铜钥匙:「暗格在第三排地砖,莲花纹朝上的那块。」两人猫着腰穿过拆迁警戒线,地窖门的铁锈味混着尘土扑面而来。当铜钥匙插入裂角咖啡杯底的瞬间,杯壁突然弹出三根细如发丝的铜针——针尖组成的莲纹,恰好与苏曼卿采访笔记里的暗号图案吻合。

「咔嗒」一声轻响,第三排地砖缓缓升起。暗格里铺着褪色的红绒布,一支黑色的圆筒形物体静静躺在中央——那是1930年代德国产的钢丝录音笔,表面刻着的缠枝莲纹已被岁月磨得模糊。

「这东西还能用?」陈曦掏出听诊器贴在录音笔上,「里面有钢丝转动的声音!」她突然指向暗格角落,「快看,还有盘微型胶卷!」

林墨的指尖触到录音笔的瞬间,地窖突然传来脚步声。张启明的声音在楼梯口响起:「林墨,别躲了。我知道你拿了曼卿小姐的遗物。」他的皮鞋声越来越近,「我是张敬之的孙子,这些东西本来就该归张家。」

陈曦迅速将录音笔和胶卷塞进防水袋:「从通风口走!我看过图纸,通向隔壁绸缎庄的仓库。」她拽着林墨钻进仅容一人通过的通风管道,灰尘呛得两人直咳嗽。管道尽头,拆迁队的推土机正撞向莲心茶社的山墙,砖石坠落的巨响中,林墨仿佛听见苏曼卿的声音在耳边轻语:「真相在胶卷里。」

下午三点,市图书馆古籍部。林墨和陈曦躲在缩微胶片机室,胶卷在昏暗的红光下缓缓展开。画面里,苏曼卿穿着旗袍坐在莲心茶社,面前摊着财政部的账册。她的声音带着电流的杂音,却字字清晰:

「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张敬之将铁路工程款转入日本正金银行,户名‘莲心’——这是他鸦片贸易的代号。林孝儒拿到转账记录后,本该在七月十五日乘船去香港,却被张敬之的人在码头截获……」

录音突然中断,画面切换成苏曼卿与一个戴礼帽的男人密谈。虽然看不清男人的脸,但他左胸口袋露出的钢笔,与林墨外婆木箱里那支一模一样。「孝儒说如果他出事,」苏曼卿的声音带着哽咽,「就让女儿去找城隍庙的老道士,莲花玉佩里藏着最后的证据。」

「城隍庙?」陈曦突然想起什么,「我上周值夜班时,有个老乞丐给我算命,说‘莲花开处,玉佩显形’。当时我以为是胡话……」她突然指向胶卷最后一帧,「你看这背景里的匾额——‘莲心道观’!」

林墨的手机突然震动,林小默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是条陌生号码的彩信:城隍庙三清殿香炉下,有你要的东西。发信人备注是「老道士」。她抬头看向窗外,张启明的黑色轿车正停在图书馆门口,副驾驶座上,一个戴礼帽的男人正对着手机拍照。

傍晚六点,城隍庙香火缭绕。林墨按照彩信指示来到三清殿,香炉下果然压着个红布包。打开的瞬间,她倒吸一口凉气——里面是块莲花形的羊脂玉佩,玉佩背面刻着的生辰八字,与外婆临终前念叨的「六月初六寅时」完全一致。

「这玉佩能打开林家老宅的密室,」一个苍老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老道士拄着桃木拐杖,须发皆白,「你外婆是我师兄的俗家弟子,二十年前就托我保管这个。」他指向玉佩中央的凹槽,「把铜钥匙进去试试。」

当铜钥匙嵌入玉佩的瞬间,凹槽里弹出一卷羊皮纸——上面是林孝儒手绘的林家老宅平面图,密室位置用朱砂标在「绣楼」的地砖下。老道士突然压低声音:「张启明今晚八点会去老宅,他手里有另一半玉佩。」

林墨握紧玉佩,冰凉的触感让她想起苏曼卿照片里的眼神:「为什么是我?」

「因为你是林家最后一个记者,」老道士望着夕阳下的城隍庙牌坊,「曼卿小姐当年预言,只有记者的笔,才能刺穿百年的谎言。」他突然递给她一个锦囊,「危急时刻打开,里面有莲心茶社的地契。」

晚上七点半,林家老宅。月光透过雕花木窗,在青砖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墨按照平面图找到绣楼,地板中央那块刻着莲纹的地砖,与莲心茶社地窖的机关如出一辙。当玉佩和铜钥匙同时嵌入凹槽,整间绣楼突然传来齿轮转动的声响,北墙缓缓移向两侧——密室里,苏曼卿的铜像正对着她微笑。

铜像基座上摆着个紫檀木盒,里面整齐码放着林孝儒的日记。民国二十六年六月十二日那页,他用红墨水写道:「曼卿已有身孕,若我不测,让女儿继承记者之职,揭露张敬之的罪行。」下一页贴着张敬之与日本军官的合影,背面用铅笔写着:「汇丰银行保险箱37号,钥匙在莲心茶社的铜书签里。」

密室的挂钟突然敲响八点。林墨刚合上日记,就听见楼下传来脚步声。张启明的声音在楼梯口响起:「林墨,交出玉佩和日记。」他的手下举着手电筒冲进来,光柱扫过铜像时,林墨突然发现铜像底座刻着行小字:「莲花开时,真相大白。」

张启明掏出另一半莲花玉佩:「我爷爷临终前说,两块玉佩合璧,能找到张敬之藏的金条。」他突然将玉佩摔在地上,「可惜你外婆把它分成两半,让你们林家断了财路!」

林墨的目光落在铜像手中的钢笔上——那正是林孝儒的遗物,笔尖闪着寒光。她想起老道士给的锦囊,里面的地契上,莲心茶社的产权人赫然写着「林念卿」。当张启明的手下扑过来时,林墨抓起钢笔刺向密室的烛台——火光照亮墙壁上的暗格,里面整齐码放着张敬之鸦片贸易的账本,封皮上的莲纹在火光中栩栩如生。

(本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VPL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老照片里的影子:百年前的她 http://www.220book.com/book/VPLQ/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