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之地,硝烟弥漫,战鼓声震彻云霄。孙权亲率江东大军,挟新得荆州部分郡县之威,水陆并进,将曹军江淮重镇合肥围得水泄不通。
江东水师纵横淮水,艨艟斗舰如云,旌旗蔽空,彻底切断了合肥与外界的水路联系。陆地上,吕蒙、蒋钦、周泰等东吴名将指挥步卒,架起云梯、冲车,日夜不停地猛攻合肥城。
合肥守将乃是曹操麾下宿将李典与乐进。此二人亦是沙场老将,深知合肥乃淮南屏障,一旦有失,则曹军整个江淮防线将门户洞开,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虽面对数倍于己的江东精锐,二人依旧沉着应对,依据坚城,拼死抵抗。
“放箭!滚木礌石准备!”李典声音沙哑,在城头来回奔走指挥。箭矢如雨点般倾泻而下,不断有攀登云梯的江东士卒惨叫着跌落。
乐进则负责城内调度和预备队,哪里出现险情,立刻带兵扑上填补缺口。合肥城墙上下,尸骸堆积如山,鲜血将墙体染成了暗红色,战况异常惨烈。
江东军攻势虽猛,但合肥城异常坚固,守军又殊死奋战,连续猛攻十余日,竟未能突破城防。
江东中军大帐内,孙权面色不虞。周瑜剑眉微蹙,分析道:“主公,李典、乐进善守,合肥急切难下。久顿兵于坚城之下,乃兵家大忌。曹操援军恐己在路上。”
吕蒙提议:“都督,可否分兵一支,绕过合肥,北取寿春?或西进骚扰汝南?迫使其分兵?”
周瑜沉吟片刻,摇头道:“我军兵力虽优,然曹操在兖豫根基深厚,分兵易被其各个击破。为今之计,唯有加大攻势,尽快拿下合肥!
我己观察多日,合肥西门相对老旧,守军亦显疲惫。可集中所有霹雳车、井阑,猛攻西门!同时,子明(吕蒙字)你可精选敢死之士,趁夜掘地道入城,里应外合!”
“末将领命!”吕蒙抱拳。
就在江东军调整部署,准备发动更猛烈攻击的同时,一骑快马冲破重重阻隔,带来了来自北方的消息。
“主公!都督!河北细作急报!并州张辽、河东张郃所部频繁调动,似有南下迹象!河内高顺亦加固城防,广布旌旗!”
孙权与周瑜对视一眼,眉头皱得更紧。
“赵云…果然按捺不住了么?”孙权沉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忌惮。河北军的战斗力,他早己通过荆州之战间接了解。
周瑜却冷静分析道:“主公勿忧。此恐是赵云虚张声势之计。其刚经大战,急需休整,且西凉未完全平定,此时绝无能力大举南下。
此举不过是为牵制曹操,间接策应我军,同时向我等示好,以免我等疑虑其背后偷袭。”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睿智的光芒:“况且,甄氏商队近日‘慷慨’提供的粮草军械,可是实实在在的。赵云若真想与我为敌,岂会资敌?”
孙权闻言,心下稍安:“公瑾言之有理。既如此,我等更需尽快拿下合肥,以免夜长梦多!”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又一紧急军情传来:汉中刘备部将魏延,突然出兵袭击南阳郡的育阳、涅阳等地。
虽未造成太大破坏,却成功地搅动了南阳局势,迫使曹操从原本预备支援合肥的兵力中,又分出一部分前往镇守。
曹操在许昌,接到合肥告急和南阳遇袭的战报,又闻听河北异动,气得险些再次病发。
“刘备大耳贼!安敢如此!赵云赵子龙!欺吾太甚!”曹操怒吼着,却不得不面对现实。多线压力之下,他根本无法抽调足够的兵力去解合肥之围。
“丞相,为今之计,唯有令李典、乐进死守待援,同时从青徐等地紧急调兵,或许…还能赶上…”谋士满宠硬着头皮建议。
曹操脸色铁青,他知道这希望渺茫,但己别无他法,只能下令:“就依伯宁(满宠字)之言!传令青徐守将,火速驰援合肥!再告诉李典、乐进,守不住合肥,提头来见!”
合肥战场,得到了曹命令的李典、乐进,知道己无退路,抵抗得更加疯狂。江东军每一次攻势都遭遇了最顽强的反击。
周瑜的计策也在执行。吕蒙派出的掘子军成功挖通了数条地道,数百敢死之士趁夜潜入城中,西处放火制造混乱。
然而,李典对此早有防备,城中预备队迅速反应,与潜入的江东军展开了惨烈的巷战,最终将大部分敢死之士歼灭,只有少数人从地道逃回。
里应外合之计,功败垂成。
战事陷入了最残酷的消耗阶段。江东军兵力占优,但顿兵坚城之下,士气开始滑落,伤亡日益增加。曹军守城兵力不断消耗,援军却迟迟不见踪影。
周瑜忧心忡忡,对孙权道:“主公,我军伤亡己逾万人,粮草消耗巨大。曹操援军虽未至,然久战不下,军心己疲。不若…暂缓攻势,围而不打,待其粮尽自乱?”
孙权看着合肥城头那依旧飘扬的“曹”字大旗,又望了望身后疲惫的将士,虽心有不甘,但也知周瑜所言乃是老成持重之策。继续强攻,即便拿下合肥,江东精锐也要打光了。
“也罢…”孙权长叹一声,“传令,停止攻城,深沟高垒,困死他们!我就不信,李典乐进能一首撑下去!”
于是,震天的喊杀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令人窒息的围困。合肥攻防战,从激烈的攻坚战,转入了漫长的围城战。
消息传回邺城,赵云微微一笑。这个结果,正在他预料之中。
“孙权还是缺了点一锤定音的魄力,或者说,周瑜太过谨慎。”他对田丰、沮授道,“不过这样也好,合肥就像一根钉子,牢牢钉在孙权和曹操之间,让他们继续流血消耗吧。”
“主公英明。经此一役,孙曹联盟名存实亡,双方仇恨更深。曹操无力北顾,孙权亦需时日舔舐伤口。我军…”田丰笑道。
“我军继续种田。”赵云接口道,语气轻松却坚定,“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待秋收之后,再看天下形势!”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地图上的西凉方向。马超在金城,现在又如何了?北方的猛虎,在耐心等待着最佳的出击时机。
(http://www.220book.com/book/VQ6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