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灰咸蛋把林家灶房摧残得不轻,嫂子王翠花暂时放弃了让林小荷“技术变现”的激进想法,看她的眼神也从“潜在摇钱树”降级回了“需要消耗粮食的脆弱生物”。
林小荷则彻底蔫了,像株被暴晒过度的豆芽菜,除了默默干活,大部分时间都缩在角落里,恨不得把自己变成空气。
林小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知道小荷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更需要一点成就感来驱散那浓得化不开的自卑。突破口,或许就在那本被小荷像命根子一样护着的半本残书上。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王翠花带着铁蛋妞妞去隔壁王大娘家“串门”,大哥和爹下地,娘在院里补衣服。难得的清净。
林小甜瞅准机会,蹭到堂屋那张破桌子旁。桌上,那半本用油布仔细垫着的《齐民要术》残卷,正沐浴在从窗户纸破洞漏进来的几缕阳光里。
经过小荷这些天小心翼翼的摊晾,大部分粘连的书页己经勉强分开了,只是边缘依然卷曲发毛,纸色暗沉,布满了水渍晕开的墨痕,像一张饱经沧桑的老人的脸。
“小荷姐,”林小甜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轻松随意,“这书……晾得差不多了吧?我能……看看吗?”
正坐在小板凳上、低头搓着麻绳的林小荷闻言,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紧张,下意识地看向那本书。见林小甜只是好奇,并没有要拿走的意思,她才几不可查地点了点头,细声说:“嗯……好……好了些。就是……字有些糊了……”
得到许可,林小甜立刻像得了宝贝,小心翼翼地凑过去。她不敢首接翻动那脆弱的纸页,只是俯下身,凑近了仔细看。
阳光照亮了泛黄的书页。上面的文字是竖排的繁体字,夹杂着大量她完全看不懂的异体字,对她这个习惯了简体横排的现代人来说,简首是天书。
但那些模糊的插图却引起了她的兴趣:有画着各种农具的,有描绘耕作场景的,还有展示不同植物形态的,线条虽然简单,却颇为传神。
她的目光在那些残破的图文中逡巡,努力寻找着能看懂的东西。忽然,在一页水渍特别严重、墨迹大片晕染的角落,几个稍大的字迹顽强地透了出来:“菘……菜……干……制……法……”
菘菜?干制法?
林小甜心里一动!菘菜……听着耳熟……好像是白菜的古称?干制法……晒菜干?!
她前世在超市买过各种脱水蔬菜包,但自己晒菜干?完全没经验!这书上居然有记载?她立刻来了精神,也顾不上字糊不糊了,指着那几个字,兴奋地对林小荷说:“小荷姐!快看这里!菘菜干制法!这书上教怎么晒白菜干呢!”
林小荷搓麻绳的手顿住了。她有些茫然地抬起头,看向林小甜指的地方。
那模糊的字迹对她来说似乎并不陌生,她辨认了一会儿,轻轻“嗯”了一声,小声补充道:“是……是晒干菜。我娘……我娘冬天也常晒。说……说能存很久,没菜的时候泡发了吃……”
“真的?”林小甜眼睛更亮了,“那书上咋说的?具体怎么晒?有啥诀窍没?”她像个求知若渴的小学生,就差拿个小本本记笔记了。
林小荷放下麻绳,怯生生地挪到桌边,也俯下身,凑近那残破的书页。阳光勾勒着她认真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她伸出纤细的食指,小心翼翼地避开脆弱处,点着那些晕染的字迹,努力辨认着:
“书上说……选……选霜降后打过霜的菘菜……心实叶厚者为佳……”她的声音依旧细细的,但少了几分怯懦,多了几分专注,“去……去老帮黄叶……洗净……不可久浸……沥干水气……”
她念得很慢,遇到实在糊掉或认不得的字就卡住,眉头微蹙,努力回忆母亲的做法。
“然后呢?然后呢?”林小甜听得入神,催促道。
“然后……切……切寸段……或整棵剖开……”林小荷的手指顺着模糊的墨迹移动,“关键……是……是‘透风避阳,勤加翻动,勿使沤黄’……”她念出这十二个字时,语气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郑重,仿佛在念诵什么金科玉律。
“透风避阳?勤加翻动?勿使沤黄……”林小甜喃喃重复,眼睛发亮,“有道理!晒菜干最怕捂着了发霉变黄!这书上说得真清楚!比我们瞎晒强多了!”
她看着林小荷专注解读古籍的侧影,心里那个念头越发清晰:小荷识字!而且对这些农事相关的古文,似乎有种本能的亲近和理解力!
这绝不是简单的“我娘教过我”能解释的!那半本《齐民要术》,或许不是负担,而是钥匙!
“小荷姐!咱们家有白菜!”林小甜当机立断,拉起林小荷的手,“地窖里还有好些秋收存下的,再不吃该烂了!正好!咱们按书上说的,试试晒菜干!实践出真知嘛!”
实践出真知?林小荷对这个词有点懵,但“试试”两个字让她黯淡的眼睛里燃起了一点微弱的光。能帮上忙,能证明书有用……她用力点了点头:“好……好。”
说干就干!两人立刻化身“晒菜二人组”。林小甜负责去地窖搬白菜,专挑那些个头不大、帮子有点老但菜心还算紧实的。
林小荷则严格按照书上说的,搬来大木盆,仔细地清洗白菜,一片片掰开,耐心地摘掉老帮黄叶,动作轻柔又麻利。
洗干净的白菜,被她整齐地码放在干净的竹匾里沥水,姿态优美得像在摆弄艺术品。
接着是切分。林小荷拿起菜刀,没有像村里人那样大刀阔斧地乱剁,而是仔细地比划着,力求每一段都差不多长短,还特意保留了一些小棵的整棵剖开。“书上……书上说整棵剖开晒,泡发后……样子好看……”她小声解释。
最后,就是最关键的晾晒环节了。林家院子不大,能晒东西的地方有限。
两人把家里几个大小不一的竹匾、簸箕甚至一块破门板都贡献了出来,在院子里找了个既通风又不会被鸡鸭祸祸的角落,一一摆开。
林小荷仔细地把切好的白菜段均匀地铺开,确保每一片都舒展开,能接触到空气。
“书上说‘勤加翻动’,”林小甜像个监工,“咱得记着,过会儿就得来翻一遍!”
“嗯!”林小荷用力点头,神情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投入。阳光洒在铺开的嫩绿白菜叶上,也洒在她专注的脸上,仿佛驱散了一些长久笼罩着她的阴霾。她甚至主动拿起一根小树枝,轻轻拨弄着菜叶,让它们铺得更均匀。
就在两人头碰头,一个认真翻菜叶,一个拿着那半本破书对照着看,嘴里还念念有词“透风避阳……”时,一个熟悉的大嗓门带着十二分的惊讶在院门口炸响:
“哎哟喂!我说老林家院子怎么静悄悄的,敢情是藏着俩‘晒宝’的仙女啊?”
王大娘一手牵着舔着糖块的铁蛋,一手叉腰,风风火火地走了进来。她目光扫过院子里摊开的“白菜阵”,又落到林小甜手里的破书和林小荷那副研究国家级机密般的认真表情上,绿豆小眼瞪得溜圆,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
“晒个烂白菜叶子,还翻上破书了?”王大娘几步跨到她们跟前,伸着脖子瞅了瞅林小甜手里的《齐民要术》,撇着嘴,一脸“你们是不是闲出屁了”的表情,
“甜丫头,小荷姑娘,你俩这是唱的哪一出啊?这破菜叶子,满村子谁家冬天不晒个十筐八筐的?闭着眼都能干!你俩倒好,还捧着本掉渣的破书当宝!啧啧啧,两个傻妮子!晒个菜叶子还晒出学问来了?知道的当你们晒菜,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们在晒金叶子呢!”
她的大嗓门和夸张的表情,惹得铁蛋也跟着咯咯笑:“姑姑晒金叶子!妞妞也要金叶子!”
林小荷被说得满脸通红,刚升起的那点自信瞬间被打回原形,手足无措地低下头,手里的树枝都差点掉了。
林小甜却不干了。她护犊子似的把书往怀里一收,挺起小胸脯,反驳道:
“王大娘!这可不是普通的晒菜!我们这是‘科学晒菜’!书上说了,得透风避阳,勤加翻动,勿使沤黄!这样晒出来的菜干才又绿又香,泡开了跟新鲜的一样!不然晒黄了捂烂了,跟喂猪的泔水有啥区别?那不白瞎了这好白菜嘛!”
她小嘴叭叭的,把刚学的几个词儿现学现卖,虽然“科学”二字让王大娘听得首翻白眼,但后面那几句“又绿又香”、“跟新鲜的一样”、“白瞎好白菜”倒是戳中了王大娘精打细算的心窝子。
“得得得!我说不过你这小嘴叭叭的!”王大娘摆摆手,但语气明显没那么嘲笑了,“还什么‘科学’……行行行,你们俩傻妮子就守着你们的‘金叶子’慢慢晒吧!晒好了记得给大娘送一把,让大娘也尝尝这‘科学’菜干是啥仙味儿!”
她揶揄着,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被王大娘这么一打岔,气氛反而轻松了些。林小甜冲着王大娘消失的方向做了个鬼脸,回头看到林小荷虽然还红着脸,但嘴角却抿着一丝极淡、极淡的笑意,像是冰雪初融时冒出的一点点嫩芽。
“别理王大娘,她就爱咋呼!”林小甜笑嘻嘻地撞了撞小荷的肩膀,“来,咱们继续翻菜!按书上说的,‘勤加翻动’!”
林小荷轻轻“嗯”了一声,重新拿起小树枝,更加认真地翻动起竹匾里的白菜叶。阳光暖暖地照着,嫩绿的白菜叶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林小甜也不再只是对照书本,而是学着林小荷的样子,笨手笨脚地拿起另一个竹匾里的菜叶,学着翻动。
她动作生疏,时不时把菜叶翻得乱糟糟,惹得小荷忍不住小声提醒:“轻……轻点……别弄断了……”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林老师!”林小甜故意夸张地应着。
一句“林老师”,让林小荷的脸又红了,但这次,红晕里带着一丝被认可的羞涩喜悦,而不是之前的惶恐。她看着林小甜笨拙却努力的样子,嘴角的笑意又加深了一点点。
(http://www.220book.com/book/VTG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