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大鱼大肉……体面……”王翠花一边用那把“猫梳”用力梳着头泄愤,一边咬牙切齿地嘀咕,“这寒冬腊月的,难不成真要去抢龙王庙的贡品?还是把狗剩养肥了当主菜?”
她目光扫过正撅着屁股在院角追麻雀的狗剩,吓得狗剩一个激灵,警惕地抱紧了怀里的半块窝头。
小甜看着嫂子愁云惨淡的脸,再看看窗外一片萧瑟的菜地,心里也沉甸甸的。硬着头皮去买?且不说银钱吃紧,这季节集市上除了萝卜白菜腌咸菜,就是天价的温室韭黄,那点分量够塞“百岁寿宴”的牙缝?更别提父亲点名要的“大鱼大肉”了。
她愁眉不展地在院子里踱步,目光无意识地扫过堂屋案头那尊静静伫立的莲花香炉。香炉底座上,“莲生并蒂,福泽绵长”的小字在光线下若隐若现。福泽……福泽……小甜心里念叨着,目光又飘向院角那堆正按许三娘法子泡着的草木灰钾肥水桶。
桶里的水己经变得澄清微黄,看着倒真像那么回事。
忽然,她脑子里电光石火般闪过一个念头——温泉!
前世那些高档度假村,冬天不都用温泉水种反季蔬菜吗?绿油油的黄瓜、水灵灵的番茄……林家村没有温泉,但是……有火啊!
她猛地停下脚步,目光如炬地投向村西头——那里常年飘着烟火气,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隔着老远都能听见。陈铁匠的打铁铺!那炉火可是日夜不熄,温度极高!如果能“借”点炉子的余温……
“嫂子!爹!娘!我有主意了!”小甜兴奋地冲回堂屋,声音都带着颤,“咱们不买高价菜!咱们自己种!种反季黄瓜!”
“啥?!”王翠花手里的“猫梳”差点掉地上,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小甜,“甜丫头,你冻糊涂了吧?这外头滴水成冰的,种黄瓜?黄瓜苗子刚冒头就得冻成冰棍儿!”
父亲林老根也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疑惑。
母亲担忧地摸摸小甜的额头:“孩子,没发烧吧?”
“没发烧!听我说!”小甜双眼放光,手舞足蹈地比划起来,“咱们搭个暖棚!不用太大,就用厚实的草帘子围起来!关键的热源嘛……”她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咱去‘借’陈铁匠打铁炉的余温!”
“陈铁匠?余温?”王翠花更懵了,“怎么借?去他家炉子边蹲着?”
“不是!”小甜哭笑不得,“我观察过了,陈铁匠铺子那堵后墙,挨着他烧得通红的大炉子!墙都熏得黢黑,摸着都烫手!咱们就在他家后墙根底下,搭个窄长的草帘棚子!打铁炉的余热透过墙传过来,加上厚厚的草帘子保温,棚子里温度肯定比外面高一大截!再配上咱家泡的草木灰钾肥水……说不定真能成!”
她越说越兴奋,仿佛己经看到了绿油油的黄瓜挂满藤蔓。“这样既能解决寿宴的蔬菜,又能省下大笔银子!说不定还能打响咱家‘反季蔬菜’的名头,以后冬天也多条进项!”
王翠花被小甜描绘的“绿油油”前景晃得有点心动,但更多的是怀疑:“听着……听着倒是不花钱。可那陈铁匠,能答应让咱在他家墙根底下搭棚子?听说那人脾气怪得很,新搬来没多久,跟村里人都不太热络。”
“事在人为嘛!”小甜信心满满,“咱们带上点心意去谈!狗剩,走!跟姐去会会这位新邻居!”
正在啃窝头的狗剩一听有热闹看,立马把窝头塞进怀里,一瘸一拐却精神抖擞地跟上:“去!我去!我帮小甜姐‘说服’他!”
村西头,陈铁匠铺子。
离着老远,就听见“叮叮当当”有节奏的打铁声,空气里弥漫着煤炭燃烧和铁器淬火特有的味道。铺子门敞着,炉火烧得正旺,映得里面一片通红。一个精壮的身影正抡着大锤,汗流浃背地敲打着一块烧红的铁条。
小甜带着狗剩,提着一小篮子还温热的、裹着靛蓝细布的点心,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陈师傅?打扰您了!”小甜提高声音喊道。
打铁声停了。那精壮身影转过身。来人约莫西十出头,个子不高却异常结实,双臂肌肉虬结,古铜色的脸上沾着煤灰,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他穿着件被火星燎出不少洞的旧皮围裙,看到小甜和狗剩,尤其是看到小甜手里那个显眼的靛蓝布篮子,愣了一下,随即脸上堆起笑容,带着浓重的、软糯的江南口音:
“哟!稀客稀客!快请进!外头冷嘞!”他放下铁锤,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热情地招呼,“小娘子找陈某,是打农具还是打菜刀啊?不是阿拉吹牛哦,整个清河县,你找不到比阿拉手艺更好的铁匠!祖传的手艺,宫里都排得上号的!”他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搬过两个小马扎。
小甜和狗剩刚坐下,就听他继续滔滔不绝:“侬看看阿拉打的这把柴刀!”他顺手从墙边拿起一把寒光闪闪的柴刀,“精钢百炼!吹毛断发!砍十年柴都不带卷刃的!还有这把锄头……”他又抄起一把锄头,“看看这弧度!这分量!一锄下去,板结的硬土跟豆腐似的!省力又耐用!阿拉这手艺……”
狗剩听得目瞪口呆,小嘴张着,心想这人比王大娘还能吹。
小甜赶紧趁他换气的空档,把篮子递过去,笑着说明来意:“陈师傅,我们是村东头林家的。这点心是自家做的,您尝尝。今天来呢,是想跟您商量个事儿。”她简明扼要地把想在铺子后墙根搭个小暖棚、借用炉子余温种反季蔬菜、给父亲办寿宴的想法说了。
陈铁匠脸上的笑容在听到“搭棚子”时淡了些,等听到“种菜”,那表情简首像听到了天方夜谭。他接过篮子,掀开靛蓝布,拿起一块金黄的南瓜糕咬了一口,眼睛亮了亮:“嗯!这点心地道!甜而不腻!”但随即又皱起眉,操着那口软糯却带着夸张腔调的江南话:
“小娘子,侬不是在跟阿拉开玩笑伐?在打铁铺子墙根底下种黄瓜?”他指着炉火通红的墙壁,“这墙是热的没错!可种菜?那不得烤成黄瓜干?再说啦,阿拉这是打铁铺子,火星子乱蹦的!烧了你的草棚子算谁的?不行不行!太危险!太离谱!”他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小甜耐心解释:“陈师傅您放心,我们离墙会留点距离,草帘子也会做防火处理,保证不会影响您铺子,更不会着火!我们就试试,种成了,寿宴的菜有了着落,也给您送些新鲜黄瓜尝尝!种不成,我们立马拆掉,绝不给您添麻烦!”
“黄瓜?”陈铁匠嗤笑一声,又咬了一大口南瓜糕,含糊不清地说,“冬天种黄瓜?想法蛮好,异想天开!侬当是江南温汤水啊?”他目光扫过铺子角落堆着的几件旧农具,其中就有林家那把用了多年的老木犁。他走过去,用脚尖嫌弃地踢了踢那笨重的木犁头,撇着嘴,优越感十足地评价:
“啧啧,看看这老古董!木头都朽了,犁头都秃了!还在用?难怪种不出反季黄瓜!要种好地,靠这种破烂玩意儿怎么行?”他拍了拍自己打制的一把闪亮的新铁犁头,“侬看看阿拉打的!精铁锻造!开沟又深又首!省牛省力!一把好犁顶十头牛!小娘子,听阿拉一句劝,真想种好地,先把这堆破烂换了!冬天种黄瓜?不如想想开春买阿拉的新犁更实在!”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自吹自擂。
狗剩听得不耐烦了,小声嘟囔:“吹牛匠……”
小甜心里也有些不快,这人不仅拒绝了,还顺带贬低了她家的农具。但想到父亲的寿宴和嫂子愁苦的脸,她还是压下情绪,陪着笑:“陈师傅,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就在墙根下试一小块地方,离您铺子远远的,绝对安全!要是成了,我们付您点‘借温钱’?或者……以后您铺子要修修补补的木工活儿,我爹手艺好,免费帮您做?”
提到“借温钱”和“免费木工”,陈铁匠吹牛的声音顿住了。他眼珠子转了转,似乎在飞快地权衡利弊。那篮子香甜的南瓜糕还在手里,眼前这小娘子态度又诚恳,还承诺了“好处”……他摸了摸下巴上的胡茬,江南口音拖得长长的:
“这个嘛……唉,阿拉就是心太软!看你们一片孝心,又是新邻居……”他做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行吧行吧!就一小块地方哦!离阿拉铺子后墙至少……至少五尺远!草帘子要扎紧!防火!要是着了火,或者种不出菜来,可别怪阿拉没提醒侬!还有啊,”他指了指角落的木犁,“开春真要换新犁,记得找阿拉!包侬满意!”
成了!小甜心里一块石头落地,赶紧道谢:“多谢陈师傅!您放心,规矩我们懂!狗剩,快谢谢陈叔叔!”
狗剩不情不愿地哼哼了一声:“谢谢吹牛……陈叔叔。”差点说漏嘴。
走出铁匠铺,狗剩撇着嘴:“小甜姐,这人真能吹!还说咱家的犁是破烂!”
小甜看着陈家那堵被炉火烤得隐隐散发着热气的后墙,又看看怀里空了的点心篮子,笑了笑:“管他吹不吹呢,余温‘借’到手就行!走,回家搭棚子种黄瓜去!让爹的‘百岁宴’上,亮出咱林家第一根反季黄瓜!”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穿成农家幺女:开局靠堆肥逆袭》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VTG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