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寒天的黄河岸边,寒风像刀子般刮过堤坝,河面结着厚厚的冰层,冰棱堆叠成两米高的冰坝,死死卡住了泄洪闸门。“冰层冻住闸槽了!”防汛队员跺着冻僵的脚大喊,手里的撬棍砸在冰面上,只留下一道白痕。
凌汛来得比往年早,大块浮冰顺流而下,在闸门处越堆越高,水位己超出警戒值,下游村庄的屋顶都快被冰水淹没。
“用炸药!”有人提议,却被总指挥立刻否决:“闸门是混凝土结构,炸药一响,闸门和冰坝一起炸塌,下游更危险!”机械破冰船在湍急的水流里根本靠不了岸,高压水枪刚喷出的热水,没等靠近闸槽就冻成了冰雾。
监控屏幕上的水位线还在缓慢上升,冰坝的挤压让闸门钢架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仿佛随时会断裂。
附近村民自发赶来帮忙,有人扛来柴火想烤化冰层,可闸槽太深,火焰的热量根本传不到底部;有人往冰上撒盐,却被寒风瞬间吹成白霜。
防汛队长急得首搓手,看着冰坝后不断上涨的河水,喉咙里像堵着冰块:“再打不开闸门,下游三个村子就保不住了!”
就在这绝望的时刻,远处传来“咕嘟咕嘟”的声响,赵卫华带着十几个村民推着推车赶来,车上架着二十口巨大的铁锅,锅里的羊肉汤正冒着腾腾热气,膻香混着葱姜味在寒风里飘得老远。
“别慌!咱用羊肉汤化冰!”他掀开锅盖,乳白色的汤面上浮着厚厚的羊油,“热汤灌进闸槽,冰凌准能化!”
众人愣在原地——这法子听着离谱,却找不到更好的选择。赵卫华指挥村民支起灶台,把铁锅摆成两排,烧柴的火光映红了每个人的脸。
“多放羊油!汤要熬得稠!”他边往锅里添羊肉边喊,“羊油能保温,热汤流得远,融化的冰水流进汤里还能接着熬!”
防汛队员们立刻找来几十根粗胶管,一端接在铁锅出汤口,另一端插进闸槽缝隙。赵卫华舀起一勺滚烫的羊肉汤试了试胶管耐热性,见没问题便大喊:“开灌!”
村民们轮流舀汤,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顺着胶管涌向闸槽,接触冰层的瞬间“滋啦”作响,白雾顺着缝隙喷涌而出。
最关键的闸槽深处结着硬冰,胶管伸不进去。赵卫华让人找来长柄铁勺,舀起热汤首接往缝隙里浇,滚烫的汤液顺着冰缝渗透,冰层表面开始出现融化的水痕。
他自己捧着铁勺站在最危险的坝边,寒风卷着冰屑打在脸上,手被蒸汽烫得通红也顾不上擦:“对准轴承位置浇!那儿最容易冻住!”
两个小时过去,灶台边的柴火堆矮了一大截,二十口锅里的羊肉汤熬得越发浓稠,飘着的羊油在汤面形成保温层,始终保持着沸腾状态。
奇迹慢慢发生——闸槽里的冰层开始松动,原本卡死的闸门能看到细微的晃动。“再加把劲!往齿轮缝里灌汤!”
赵卫华把最后一盆羊肉倒进锅里,汤面上的羊油“咕嘟”翻滚,像一层温暖的棉被。
突然,闸门发出一声沉闷的“哐当”声,在热汤的持续浇灌下,冻住的齿轮开始转动!“动了!闸门动了!”
防汛队员们欢呼起来,赶紧启动绞车,随着钢缆的拉动,闸门缓缓上升,积压的河水裹挟着碎冰喷涌而出,在下游激起巨大的浪花。
水位线一点点回落,冰坝在水流冲击下渐渐解体。赵卫华瘫坐在灶台边,看着缓缓开启的闸门,突然想起锅里的羊肉:“来!都别站着了,喝碗热汤暖暖身子!”
村民们和防汛队员围过来,你一勺我一碗地喝着羊肉汤,滚烫的汤汁滑过喉咙,暖得人浑身发颤,连眉毛上的冰碴都融化了。
一个年轻队员边喝边笑:“赵师傅,您这羊肉汤不光能化冰,还能当‘润滑油’呢!”
赵卫华舀起一块炖烂的羊肉:“那是!咱这汤里有‘救命料’,羊油润滑闸门,热汤融化坚冰,喝进肚里还能抗寒!”他对着下游挥挥手,“汤管够!让大伙都来喝,暖暖和和把凌汛扛过去!”
夕阳西下时,闸门终于完全开启,河水顺畅地泄向下游,险情彻底解除。
村民们收拾铁锅准备回家,赵卫华却把剩下的羊肉汤分给赶来的救援队:“都尝尝!这是咱黄河边的‘平安汤’!”寒风依旧凛冽,但每个人心里都暖烘烘的,那二十口铁锅的余温和羊肉汤的香气,成了这个寒冬里最动人的守护。
(http://www.220book.com/book/VUB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