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雨夜毒策,贾文和巧设刮骨刀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的系统逼我在汉末搞科教兴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VV3O/ 章节无错乱精修!
 

“陛下,臣有密报。”

刘协头也没抬“讲。”

“近日,帝听耳目探得,长安城内及三辅部分世家,暗流涌动。”贾诩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其议论焦点,在于陛下于羽林新军大营,强令都伯、什长乃至部分士卒……识字。”

刘协敲击令牌的手指微微一顿,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哦?识字?碍着他们什么了?朕的兵,朕还不能教他们认几个字,看懂军令?”

贾诩的头垂得更低了些:“陛下息怒。据臣所探,世家之议,分作两层。其一,表面之议。彼等言道:陛下令军汉习字,不过粗识《常用令条》、《千字文》节选,最多再认得些兵器甲胄之名,所费有限,所学亦浅,不过是些皮毛兵法、粗浅文墨,难成大器,于军伍之道增益有限,反有‘不务正业,荒废操练’之嫌。此等言论,多出自些自诩清流、不通实务的腐儒或二三流家族之口,意在试探。”

刘协嗤笑一声:“其二是什么?”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精光:“其二,便是其心腹之患,亦是真正惊惧所在!彼等虽言所学粗浅,然陛下于军营之中,反复灌输‘保家护田’、‘功名马上’、‘尔等为黎民子弟兵,当护黎民之田’之念!此‘子弟兵’之说,如利刃悬颈,令彼等……寝食难安!”

他微微抬眼,目光飞快地掠过天子年轻却己显峥嵘的面庞,随即又垂下,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

“陛下,在他们眼中,兵,向来是‘丘八’,是‘鹰犬’,是‘爪牙’,是维持其庄园田亩、世代富贵的工具与屏障。兵只需听令厮杀,只需认得主将旗号、听懂金鼓号令即可。其效忠对象,或为将主,或为……能给予他们富贵前程之人。然陛下如今,却要将这支‘爪牙’,塑造成‘黎民子弟兵’!要他们明白,所食之粮来自屯田之民,所护之国即为黎民之国!此念若真深入人心,彼等世家豪强,在兵士眼中,将置于何地?”

贾诩的话语如同冰冷的毒蛇,缓缓爬过殿内凝重的空气。他顿了顿,似乎在整理更刺耳的信息,然后以一种近乎复刻的平淡口吻,转述着帝听监听到的、长安城内某座深宅大院密室中的一段对话:

(帝听密录:王氏别院,三日前,夜)

烛光摇曳,映照着几张保养得宜却神色阴沉的脸。主位上是身着锦袍、须发花白的王允,下首分别是侍御史崔烈(代表清河崔氏关中分支)和一位来自荥阳郑氏的族老郑泰。

“……诸位,天子此举,意欲何为?”王允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不安,手指烦躁地捻着胡须,“令行伍贱卒识字,己是荒谬!更以‘子弟兵’蛊惑人心,言必称‘护黎民之田’!黎民?黎民是谁?那些佃户、流民?那我等世家算什么?我等世代簪缨,诗礼传家,田连阡陌,难道就不是这大汉的根基了吗?”

崔烈冷笑一声,带着文人的刻薄:“根基?王公,在那些被蛊惑的泥腿子丘八眼里,我等怕是成了趴在‘黎民’身上吸血的蠹虫了!子弟兵?哼!这分明是在挖我等千年世家的根!今日他们护‘黎民之田’,明日是不是就要‘打土豪’了?陛下年少,身边恐有奸佞小人进此谗言,离间君臣,动摇国本!”

郑泰年岁最长,语气也最是阴冷:“崔御史所言甚是。此风断不可长!那些军汉,只需认得‘忠君’二字,听将令行事即可。什么子弟兵,什么护黎民田?荒谬绝伦!我等世家,才是真正的‘民之父母’!供养朝廷,教化万民,维系纲常!岂能与那些目不识丁的黔首混为一谈?天子如此混淆贵贱尊卑,长此以往,纲常何在?礼法何存?难道要重现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祸乱之言吗?”

王允重重一拍桌案:“不错!此乃取乱之道!必须让陛下明白,治国需依仗士林清议,需倚重我等世家门阀!那些泥腿子,只配耕田纳粮,当兵卖命!让他们识字明理?哼,懂得多了,心思就野了!就不好管了!陛下这是……在玩火啊!”

密室中陷入短暂的沉默,只有烛火噼啪作响,映照着几张写满忧虑与傲慢的脸。

贾诩的声音恢复了那惯有的、毫无波澜的语调:“陛下,这便是彼等心声。彼等非惧军卒识字粗浅,实惧陛下以‘子弟兵’之名,将‘兵心’从依附世家将主,转向依附……黎民与陛下所代表的‘国家’。此乃釜底抽薪,动摇其世代掌控兵权、以军护产之根基。故其惊惧,其不满,其……己生怨怼之心。”

“啪!”

刘协手中的那枚冰冷玄铁令牌被他重重拍在御案之上,发出刺耳的声响!

“好!好一个‘泥腿子丘八’!好一个‘只配耕田纳粮,当兵卖命’!好一个‘我等才是民之父母’!真是煌煌大言,无耻之尤!”

“董卓在时,纵兵劫掠,强占民田,强索‘助军钱’,甚至强迁富户,抄家灭门!那时候,这些‘民之父母’、‘世代簪缨’在哪里?!他们敢放一个屁吗?!一个个缩在乌龟壳里,瑟瑟发抖,献金献女,摇尾乞怜!生怕董贼的屠刀落到自己头上!屁都不敢放一个!怎么?董贼的刀刚凉透,朕的刀还没举起来呢,他们就觉得脖子硬了,敢跳出来指手画脚了?!觉得朕年少可欺,比董卓好说话了?!”

刘协猛地转身:“贾文和!你告诉朕!这帮记吃不记打、给脸不要脸的蠹虫!该怎么收拾?!朕现在没空跟他们磨嘴皮子搞什么平衡制衡!朕要他们肉疼!要他们乖乖把嘴闭上!”

“陛下息雷霆之怒。”贾诩的声音依旧平稳“世家重利,尤重其商路货殖之利。彼等之所以敢聒噪,一则是欺陛下初掌权柄,根基未稳,需倚重其名望钱粮;二则是……陛下自掌权以来,除董卓、收兵权、兴屯田,虽手段霹雳,然对其家财田产,尚未有实质触动,故其心存侥幸,以为陛下……。”

他微微一顿,仿佛在斟酌词句,实则己将毒计酝酿成熟:“彼等既以‘商’为胆气,陛下何不……断其商路,夺其胆气?”

刘协眼中的怒火稍敛:“断其商路?说具体点!如何断?”

贾诩嘴角极其细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那几乎不能称之为笑:“陛下圣明,然,长安通往关东、通往巴蜀、通往凉州之商路,自古便不太平。董卓虽死,其西凉溃兵、并州悍卒,散落山林为寇者,不知凡几。更有黄巾余孽、各地流寇,啸聚山林,打家劫舍……此乃实情,诸位世家行商之时,偶尔遇到也属正常。”

“妙!”刘协猛地一拍大腿,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如此一来,这几家损失惨重,待到他们肉疼,商路断绝,损失难以承受之时……” 他看向贾诩,两人眼中是如出一辙的冰冷算计。

贾诩接口,声音平淡却字字诛心:“彼时,这几家必定联名上书,或求见陛下,痛哭流涕,恳请朝廷出兵剿匪,保其商路平安!届时朝廷府库空虚,羽林新军耗资甚巨,西征凉州在即,粮饷军械筹措艰难……剿匪,有心无力啊!”

除非……嗯,除非诸位卿家,能体谅朝廷难处,慷慨解囊,筹措一笔‘剿匪安商’的专项钱粮?待匪患平息,商路畅通,此等资助,朝廷必不会忘!”

贾诩深深一揖:“此‘专项钱粮’,名目可定为‘三辅官道安靖捐’。至于额度么……臣以为,课以商货价值两成之‘捐输’。并言明,此乃长期之制,商队通行,皆需按此例缴纳,以资朝廷长久维护官道、清剿匪患之需。彼等为保家财,纵使心头滴血,亦不得不从!且此例一开,其他观望之家,为求平安,亦会主动献‘捐’。”

“两成保护费?”刘协抚掌,眼中闪烁着攫取的光芒,“好!贾文和,朕喜欢!”他拿起那枚冰冷的玄铁令牌,在手中掂量着,“此事,就交由你的‘帝听’全权督办!李“臣,明白。”贾诩躬身,语气毫无波澜。

刘协踱了两步,忽然停下,看着贾诩,眼中闪过一丝恶趣味的光芒:“光有帝听暗地里操持还不够。这帮世家不是喜欢告状吗?朕也没时间跟他们绕弯弯,出征在即,朕给他们一个能告状、能‘主持公道’的地方!贾诩听旨!”

贾诩立刻撩袍跪倒:“臣在!”

“擢升尔为——‘三辅靖安督办使’!总揽长安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辅之地一切剿匪、安民、缉盗、肃清道路事宜!秩比二千石!有专断之权!遇紧急事态,可先斩后奏!”

“三辅靖安督办使……臣贾诩,领旨谢恩!必不负陛下重托!定让那‘安靖捐’,一文不少,源源不断,充盈内库,壮我帝听!”

“去吧!”刘协挥挥手,目光重新投向窗外狂暴的雨幕,眼神锐利如刀,“让那些觉得脖子痒痒的‘民之父母’们,好好尝尝……什么叫真正的‘刮骨疗毒’!”

贾诩悄无声息地退出了宣室殿。

殿外,雷声隆隆,暴雨如注。而在长安城某些不为人知的阴暗角落,几双贪婪而凶戾的眼睛,正透过雨帘,死死盯住了城外几条重要的商道。李傕、郭汜、牛辅的心腹死士们,着手中冰冷的、刻意做旧的西凉军制式箭镞和并州兵残破号衣碎片,脸上露出了豺狼般的狞笑。帝听的指令,如同无形的丝线,操纵着这些即将出笼的恶犬。

作者“枕戈客”推荐阅读《我的系统逼我在汉末搞科教兴国》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VV3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的系统逼我在汉末搞科教兴国 http://www.220book.com/book/VV3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