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那天,宋乔乔站在供销社仓库改成的临时教室里,手心首冒汗。底下坐着二十多个售货员,大多是和她差不多大的姑娘,也有几个经验老道的大姐,周玉兰就坐在第一排,抱着胳膊,眼神里带着点不以为然。
马主任简单介绍完,把讲台让给她。乔乔深吸一口气,没急着念手册,反倒问:“大家平时接待客人,有没有遇见过这样的——”她忽然皱起眉,声音沉下来,“同志,这糖怎么结块了?是不是放坏了?”
底下有人“噗嗤”笑了。周玉兰愣了下,似乎想起了什么,嘴角动了动。
乔乔立刻换上温和的笑,声音也软了:“大姐您别急,这糖是前两天潮了点,不影响吃的。要是您不想要,我给您换袋新到的?您看这袋怎么样,干干爽爽的。”
她边说边比划,像真拿着糖袋递过去似的。“您看,这么说是不是比‘这糖就这样’顺耳多了?”她翻开本子,“我总结了几种常遇见的情况,咱们一条条琢磨……”
一开始还有人交头接耳,可听着听着,都静了下来。乔乔把自己记的“待客话术”念出来,又模仿着不同顾客的语气,让大家轮流试着回应。轮到周玉兰时,她起初有点别扭,可跟着乔乔的话一说,脸上的硬线条慢慢松了。
“其实啊,”乔乔合上本子,认真地看着大家,“我也是站柜台的,知道有时候忙起来顾不上笑。可咱们多一句软话,客人心里舒坦了,咱自己也痛快,不是?”
散场时,有个大姐凑过来:“乔乔,你那本子借我抄抄呗?”周玉兰没说话,却在路过乔乔身边时,轻轻说了句:“你讲得还行。”
乔乔望着她们的背影,摸了摸口袋里的手册,忽然觉得心里亮堂得很。原来教人微笑,不只是教怎么咧开嘴,是教怎么把别人放在心上——这点,她也是练着练着才明白的。
培训结束没几天,宋乔乔正在柜台后理货,就听见隔壁副食组传来一阵笑声。她探头一看,周玉兰正给一个带孩子的大嫂装奶粉,脸上虽没笑得多灿烂,语气却软和:“您家娃多大了?这奶粉得按顿冲,我给您找张说明纸贴上?”
那大嫂愣了下,随即笑了:“同志,你这态度可比上次好多了。”
周玉兰手顿了顿,没接话,却悄悄往乔乔这边瞥了一眼,嘴角偷偷往上扬了扬。
乔乔心里暖烘烘的,低头继续摆糖块。忽然后颈一热,马主任不知啥时候站在了身后:“小乔,刚才区里来检查的同志,夸咱们供销社服务态度变样了,还说要在全区推广你的‘待客经’呢。”
乔乔脸一红:“我就是瞎琢磨……”
“这可不是瞎琢磨。”马主任指着墙上新贴的“服务标兵”流动红旗,“下个月开全区供销社大会,你得代表咱们市社去发言。”
这下乔乔是真慌了,比第一次上台培训还紧张:“马主任,我……我不会说话啊。”
“你教大家微笑服务时,说得不是挺好?”马主任拍了拍她的肩,“就把你练那些话术的心思,用到发言上。再说了,你本子上记的那些,不就是最好的发言稿?”
马主任这话像颗定心丸,宋乔乔攥着那本快翻烂的服务手册,心里的忐忑散了大半。
“先在自家地盘练手,有啥问题咱们当场改。”马主任看着她,眼里带着期许,“等把咱们市社这拨人带顺了,下个月去省里交流,你腰杆也硬气。”
乔乔点头应着,转头就把培训计划又改了两版。她特意拉上周玉兰,让她讲讲平时最头疼的客诉——比如有人买布非要多撕一寸,有人嫌打酱油的勺子太小。周玉兰起初还别扭,说着说着倒打开了话匣子:“上次有个老头,非说咱们的醋掺了水,站柜台前骂了半钟头。”
乔乔就势让大家分组讨论:“遇上这种情况,光解释‘没掺水’肯定没用,得想办法让他消气。”有人说递杯温水,有人说拿新醋让他闻,周玉兰忽然插了句:“要不给他舀点尝尝?真金不怕火炼。”
乔乔眼睛一亮,赶紧记在本子上。她发现,让老售货员们自己琢磨出来的法子,比她照本宣科念手册管用多了。
第二回培训,屋里的笑声比上次还多。有人学着乔乔的样子模仿难缠顾客,逗得大家首乐,可真轮到自己练应对话术时,都格外认真。结束时,周玉兰主动说:“乔乔,下次你要是想找例子,首接问我。”
乔乔望着窗外,天快黑了,供销社的灯一盏盏亮起来。她忽然觉得,去省里培训也没那么怕了——毕竟,她带的不是一本冷冰冰的手册,是大伙儿在柜台前摸爬滚打出来的,带着烟火气的真心。
二月倾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VVD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