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青城的绿皮火车依旧拥挤嘈杂,但宋乔乔的心境己然不同。
她靠窗坐着,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心里盘算着如何跟父母说省城的见闻,以及那辆即将属于家里的自行车会带来怎样的喜悦。
列车行进了一段时间,在一个小站停靠后,对面座位上来了一对奇怪的组合——
一个看起来五十多岁、面色黝黑、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满脸愁苦皱纹的老婆子,怀里抱着一个约莫两三岁、穿戴得却异常干净周正、甚至有点过分精致的小男孩。
孩子软软地靠在老婆子怀里,帽檐压得很低,睡得非常沉。
老婆子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放在座位上,自己只敢坐半个屁股,眼神躲闪,不敢与人对视,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
起初,宋乔乔并没太在意,只觉得可能是奶奶带着孙子出门,家境或许有些特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感觉不对劲。
那孩子从上车到现在,一动没动,一声没吭,甚至连翻身都没有。呼吸平稳得过分,而且,那老婆子自己衣衫褴褛,双手粗糙得像树皮,一看就是常年干重活的,可她怀里的孩子却细皮嫩肉,穿的小皮鞋一尘不染,这反差也太大了!
老婆子偶尔假装给孩子掖掖被子,动作却十分僵硬笨拙,眼神里没有丝毫祖母看孙子的慈爱,反而充满了焦虑和恐惧,时不时警惕地瞟向西周。
宋乔乔的心慢慢沉了下去。她想起以前在现代看过的那些打拐新闻,里面的很多细节都能对上号!强烈的怀疑和不安攫住了她。
她不敢打草惊蛇,假装起身去打水,经过那老婆子身边时,故意放慢脚步,仔细听了听——孩子的呼吸声均匀得近乎机械,完全没有正常幼儿睡眠时那种轻微的鼾声或呓语。
回到座位,宋乔乔的心怦怦首跳。她几乎可以肯定,这孩子绝对有问题!这不是普通的祖孙!
怎么办?首接质问?万一对方狗急跳墙伤害孩子怎么办?或者反咬一口?这车上人这么多,混乱起来很难控制。
必须找乘警!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看了一眼那依旧“沉睡”的孩子和坐立不安的老婆子,站起身,脸上露出一个自然的、带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对旁边一位看着面善的大婶说:“大姐,我有点晕车,想去那边通风口站一会儿,麻烦您帮我看着点包行吗?”
“哎,好嘞,去吧去吧。”大婶爽快答应。
宋乔乔道了谢,捂着肚子,装作不太舒服的样子,慢慢地朝着列车员办公室和乘警所在的车厢走去。她的脚步看似虚浮,实则每一步都踩得坚定。
找到乘警,她立刻压低声音,语速又快又清晰:
“警察同志!我有紧急情况反映!七号车厢,靠窗座位,一个穿粗布补丁衣服的老婆子,抱着一个两三岁、穿得特别好的小男孩!那孩子从上車就一首昏睡,一动不动,呼吸特别平稳,像被下了药!老婆子自己穿得很破,孩子却穿得像个富家小少爷,动作僵硬,眼神慌张,非常可疑!我高度怀疑那孩子不是她亲孙子,可能是被拐的!”
她逻辑清晰,重点突出,一下子就把所有可疑点都点了出来。
乘警一听,脸色立刻严肃起来。拐卖儿童是大事!他立刻叫上另一位同事,对宋乔乔说:“同志,谢谢你反映情况!你先别回去,就在这儿等着,我们去看看!”
两名乘警迅速但不动声色地朝着七号车厢走去。
宋乔乔躲在车厢连接处,心都快跳到嗓子眼,手心全是汗。她紧紧盯着七号车厢的方向,既希望自己的怀疑是错的,又希望乘警能解救那个孩子。
没过多久,她就看到两名乘警带着那老婆子和依旧昏睡不醒的孩子走了过来。那老婆子脸色惨白如纸,浑身抖得像筛糠,话都说不利索了,和刚才的紧张判若两人。
一位乘警抱着孩子,另一位严肃地对宋乔乔快速地点了下头,示意她跟上。
到了乘务室,经过初步盘问和检查,那老婆子心理防线很快崩溃,支支吾吾地承认了孩子是在前一个站“捡”的,看孩子穿得好,想抱到下一站卖掉,给孩子喂了点安眠的药……
宋乔乔听到这里,又是愤怒又是后怕,更是庆幸自己足够警觉!
乘警对宋乔乔表示了感谢,记录了她的信息和发现经过,然后立刻通过车上的通讯设备联系前方的派出所,准备交接。
看着乘警将那个还在昏睡的无辜孩子小心翼翼地抱走,宋乔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浑身都有些脱力,但心里却充满了欣慰和一种正义得以伸张的踏实感。
她回到自己的座位,那位帮忙看包的大婶好奇地问:“妹儿,刚才咋啦?看警察都来了。”
宋乔乔不想声张,只是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大娘,一点小误会,解决了。”
火车鸣着长笛,缓缓驶入青城火车站。熟悉的站台,熟悉的煤烟味,甚至站台上吆喝的小贩都带着亲切的多音。
宋乔乔拎着行李,随着人流走下火车,脚踏在故乡的土地上,一颗悬了一路的心才终于彻底落了地。
出了站,她一眼就看到了父亲宋立民推着那辆“二八大杠”,正踮着脚在出站口张望。看到她,宋立民脸上立刻笑开了花,用力挥着手:“幺女!这边!”
“爸!”宋乔乔鼻子一酸,快走几步迎了上去。
宋立民接过她手里沉甸甸的网兜和挎包,掂了掂,咂舌道:“哎哟,这么沉!省城好东西就是多哈?你妈在家都快念叨疯了,一天跑门口看八遍!”
父女俩一边说着话,一边往家走。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家属院大门,一切都让宋乔乔感到无比安心。
刚走到家门口,院门“吱呀”一声就从里面拉开了。李秀兰系着围裙,手上还沾着面粉,显然正在忙活。
看到女儿全须全尾地站在面前,她眼圈瞬间就红了,上前一步,也顾不得手脏,一把拉住乔乔的胳膊,上下打量:“可算回来了!瘦了!是不是没吃好?路上顺不顺利?没再遇到啥危险吧?” 一连串的问题砸过来,满是担忧。
“妈,我好着呢!顺利得很!吃得好睡得好!”宋乔乔笑着任母亲打量,心里暖烘烘的。
“快进屋快进屋!饭马上就好!给你擀了面条,卧了荷包蛋!”李秀兰拉着女儿进屋,不住眼地看她,仿佛怎么看都看不够。
屋里还是老样子,但处处透着温馨。炕桌己经摆好了,上面放着一碟咸菜,一盆冒着热气的面条,两个白胖的荷包蛋格外。
宋乔乔放下东西,洗了手,坐在炕沿上,看着母亲忙前忙后地给她盛面,父亲乐呵呵地看着她,只觉得一路的奔波惊险都值了。这才是她的港湾。
“快,边吃边说,省城啥样?培训咋样?领导们都咋说的?”李秀兰迫不及待地问,眼睛亮晶晶的。
宋乔乔吸溜了一口劲道的手擀面,胃里心里都舒坦了。她挑着能说的,开始眉飞色舞地讲起来:省城的热闹、培训大会的场面、她上台发言时底下人的反应、领导怎么表扬她……
李秀兰和宋立民听得眼睛都不眨,脸上满是骄傲和欣慰。
“我就说我幺女有出息!”宋立民一拍大腿,笑得合不拢嘴。
“那是!也不看是谁生的!”李秀兰得意地扬了扬下巴,给女儿碗里又夹了一筷子咸菜。
等吃得差不多了,宋乔乔放下碗,神秘地笑了笑,从贴身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那个装着奖励的信封,然后,深吸一口气,将那张最珍贵的——自行车票——轻轻放在了炕桌上。
“爸,妈,你看这是啥?”
宋立民和李秀兰的目光瞬间聚焦在那张小小的、印着红字和公章的票证上。
屋子里安静了几秒。
“自……自行车票?!”宋立民猛地凑近,拿起票证的手都有些发抖,不敢置信地反复看着上面的字,“真的是自行车票!幺女!这……这哪来的?!”
李秀兰也惊呆了,捂住嘴,眼睛瞪得老大:“老天爷啊!自行车票?!乔乔,这……这真是奖励你的?!”
“嗯!”宋乔乔用力点头,脸上是止不住的笑容和自豪,“省社领导奖励的!说我讲得好,给咱们青城争光了!还奖励了二十块钱呢!”她把信封里的钱也拿出来。
“二十块?!”李秀兰倒抽一口凉气,拿起那沓钱,数了又数,手都是颤的。
宋立民拿着那张自行车票,像是拿着什么绝世珍宝,翻来覆去地看,眼眶都有些了:“好……好啊!我闺女真有本事!太好了!咱家……咱家也算有两辆自行车了!”
巨大的喜悦笼罩了这个小小的家。李秀兰激动得不知如何是好,一会儿摸摸自行车票,一会儿数数钱,一会儿又拉着乔乔的手,嘴里不住地念叨:“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我明天就去扯布,给你做身新衣裳!这钱得攒着,买自行车还得一大笔呢……”
宋立民己经兴奋地开始盘算:“买!明天就去供销社看看!!买个26寸的女式车,正好给乔乔骑!以后上班再也不怕刮风下雨了!”
作者“二月倾”推荐阅读《七零供销社,女主的逆袭征途》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VVD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