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8章 统筹卖粮与邻里暖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七零年代:糙汉男主的养家奋斗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X7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七零年代:糙汉男主的养家奋斗史》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晨光刚漫过村头的老槐树,林建国就揣着纸笔出了门。按照昨天和街坊们的约定,他要挨家统计玉米产量,好跟粮站的老周敲定送粮时间。路过李叔家时,院门敞着,李叔正蹲在粮仓前,用木瓢把玉米棒舀进麻袋,脸上满是仔细。

“李叔,我来记个数。”林建国走进院,掏出纸笔。李叔首起腰,指着堆得齐腰高的玉米:“我数过了,一共一百二十袋,每袋估摸着有五十斤,都是实打实的好粮。”林建国一边记一边点头,又伸手抓起一把玉米,玉米粒光滑,确实是上等的收成。

从李叔家出来,林建国又去了张婶、王婶家。每到一户,街坊们都热情地迎出来,有的还拉着他看自家晾晒的玉米,说着今年的好收成。赵小虎家的院子里,晒谷场上铺着金黄的玉米,小虎正拿着木耙翻晒,见林建国来,赶紧跑过来:“建国哥,我家玉米晒得差不多了,能装三十多袋,随时能送!”

一上午下来,林建国把村里十五户人家的玉米产量都统计好了,总共一千八百多斤。他揣着统计单,快步往村头的小卖部走——那里有村里唯一的公用电话,得赶紧把数报给老周。

电话接通时,老周正在粮站忙活着。听说村里能凑一千八百多斤玉米,老周笑着说:“太好了!我后天就派车过去,你们提前把玉米装袋,再找几个人帮忙搬,争取一天就卸完。”林建国赶紧应下,又特意叮嘱:“周叔,您可得按之前说的价算,这都是街坊们辛苦种的粮。”老周爽快答应:“放心!一分都不会少!”

挂了电话,林建国心里踏实不少,转身往家走。路过苏晓兰家时,就见她正坐在院里缝衣裳,蓝底碎花的布面上,细密的针脚整齐排列。“统计完了?”苏晓兰抬头看见他,笑着问。林建国点点头,把统计单递过去:“后天粮站来车,咱们得提前跟街坊们说,让大家把玉米都装袋备好。”

苏晓兰放下针线,接过统计单看了看:“我下午去跟张婶、王婶说,让她们再帮着通知下其他人家。对了,我娘蒸了红薯,你要不要进来吃两块?”林建国没客气,走进院坐在石凳上。苏晓兰端来一盘热气腾腾的红薯,甜香扑鼻,咬一口软糯香甜,瞬间驱散了一上午的奔波。

下午,街坊们就开始忙着装玉米。张婶家的院子里,几个妇女围坐在麻袋旁,把晒好的玉米捧进袋里,装满一袋就用绳子扎紧;男人们则把装好的麻袋搬到院角,堆得整整齐齐。赵小虎力气大,一次能扛两袋,来回跑着也不喊累,嘴里还哼着村里的小调。

林建国和苏晓兰也没闲着,帮着腿脚不便的刘大爷装玉米。刘大爷无儿无女,种了半亩玉米,收得不多,却看得格外重。“多亏了你们帮忙,不然我这老头子,不知要装到啥时候。”刘大爷拉着林建国的手,眼里满是感激。林建国笑着说:“刘大爷,您别客气,咱们都是街坊,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傍晚时分,大部分人家都把玉米装好了。林建国挨家检查了一遍,确保每袋玉米都扎紧了口,才放心回家。路过村口时,就见李师傅正帮着检修马车,说是后天要帮着把玉米运到村头的空地上,方便粮站的车装卸。

回到家,母亲己经做好了晚饭。饭桌上,林建国说起后天卖粮的事,母亲笑着说:“我明天蒸些白面馒头,让大家搬粮时吃,别饿着肚子干活。”林建国心里一暖,点点头:“娘,您想得真周到。”

夜里,村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林建国躺在床上,想着后天卖粮的场景,又想着卖了粮后,街坊们能拿着钱买新衣裳、给孩子交学费,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这踏实的日子,都是靠大家一起干出来的,而这样的日子,只会越过越红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VX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七零年代:糙汉男主的养家奋斗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X7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