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13章 余韵悠长: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华悦旅行社奇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VZ5J/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华悦旅行社奇闻录》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大巴车平稳地行驶在归途的高速公路上,城市的灯火在前方地平线上渐渐连成一片璀璨的星河,与车后那片沉浸在月光与历史中的水墨古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车内弥漫的茶香尚未完全散去,混合着皮革座椅的味道,形成一种奇特的、令人心安的气息。

最初那满载而归的静谧被一种更活跃的交流所取代。人们放下相机和笔记本,开始自然而然地分享起这一天的经历和感悟。

“哎呦妈呀,你们说是吧,”东北大姐王秀芬嗓门洪亮,打破了安静,手里着她那个小木鱼,“这木头疙瘩,雕得歪歪扭扭的,可老张师傅一点没嫌弃我手笨,还夸我有‘巧劲儿’!现在想想,比真买个啥金镯子玉坠子有意义多了!回家我就挂床头,跟我家大孙子显摆显摆,这可是他奶奶亲手做的‘传家宝’!”她的话引来一片善意的笑声。

工程师老陈推了推眼镜,翻开他那本沉甸甸的笔记,指着一页画满线条和水波纹的草图:“看看这个,下午在城隍庙后面那条暗渠旁边,我观察到的水流走向和老掌柜说的‘九曲香’的九道工序,感觉有种奇妙的对应关系。水力驱动?还是风水布局的讲究?我得回去查查地方水利志。”他沉浸在自己的思考里,旁边几个对历史感兴趣的游客立刻凑过去讨论。

阿飞和他的伙伴们则在互相传看着相机里的照片。一张月光下挖掘酒坛的剪影,光影对比强烈,氛围感十足;一张周先生击鼓说唱时须发飞扬的特写,眼神里仿佛有星辰闪烁;还有胶片幕布上那张模糊的、几十年前戏楼唱大戏时人山人海的黑白照片。“绝了!这张放网上绝对炸!”阿飞兴奋地说,“还有周先生那段唱词,我录了一段,回去得好好剪剪配上画面。清溪古镇,这趟值了!比那些千篇一律的网红打卡地有意思一百倍!”

李老师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古镇异闻录》的封面,轻声对旁边的程雪说:“小程啊,你们这个寻宝路线,设计得太精妙了。‘黄金’只是个幌子,真正要挖掘的,是人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你看,连背带裤小姑娘都带回了一个自己雕的木如意。这种参与感、获得感,是单纯的游览无法比拟的。这趟行程,本身就是一堂无比生动的乡土文化实践课。”程雪谦虚地笑着,眼中却闪烁着被认可的明亮光芒。

靠窗的座位上,背带裤小姑娘在母亲怀里睡得正香,小小的手依然紧紧攥着那只木如意,嘴角挂着甜甜的笑。她母亲低声对邻座说:“孩子从来没这么专注过,下午跟着张师傅学刻纹样,连动画片都不惦记了。这木如意,她宝贝得不得了,说上面刻的是‘幸运的云朵’。”

车厢前方,晓妍拿着小话筒,声音轻柔却清晰地响起:“各位伙伴,我们的清溪古镇‘寻宝’之旅即将抵达终点。感谢大家一天的投入和热情!相信每个人心中,都带回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宝藏’。正如周先生唱的那样:‘金珠沉塘终化土,唯有情义千古存’。那份情义,是盐商对护卫乡梓义士的感念,是老掌柜对百年茶艺的坚守,是说书人对传奇故事的传承,也是我们今天共同经历、共同创造的这份独特记忆与连接。古镇的‘宝藏’,从来不是埋在地下的金银,而是流淌在巷陌间的人情,镌刻在砖木上的技艺,和回荡在时光里的故事。希望大家能把这份体验带回去,也把清溪古镇的魅力,分享给更多的人。”

她的目光扫过车厢,落在靠后安静坐着的江砚舟身上。他正低头看着自己的笔记本,屏幕上亮着的,正是他在古戏楼月光下写下的那句关于“真正的宝藏”的感悟。他似乎感受到了目光,抬起头,对晓妍露出了一个心照不宣的微笑,微微颔首。那笑容里,有释然,有笃定,更有一种找到了方向的明亮。

大巴车缓缓驶入灯火通明的市区终点站。车门开启,人们带着各自的“宝藏”——木雕、茶样、笔记、照片、回忆和满心的感触——依次下车。告别的气氛温馨而短暂,一句句“再见”、“今天太棒了”、“保持联系”在夜色中交织。

程雪和晓妍站在车门口,微笑着送别每一位游客。当最后一位游客离开,司机阿强也熄灭了引擎,准备收工。

“累坏了吧?”程雪递给晓妍一瓶水。

“还好,是那种特别充实的累。”晓妍揉揉肩膀,笑容灿烂,“感觉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确实。”程雪点头,目光深邃,“这趟‘寻宝’,给我们俩,也给清溪古镇,都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就在这时,程雪的手机震动起来。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清溪镇听涛阁的老掌柜。她立刻接起,按了免提。

“程姑娘啊,”老掌柜爽朗又带着点神秘的声音传来,“你们安全到了吧?有个事儿啊,今儿晚上你们走后,我们收拾茶具,发现那个装着‘九曲香’老茶样的小锡盒子底下,好像有个夹层!老朽手笨,没敢硬撬,里面好像……垫着一张发黄的纸?”

晓妍和程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熟悉的、属于探索者的光芒——那是在城隍庙发现鲤鱼含纸,在茶馆打开连环画木匣时也曾闪烁的光芒。

“夹层?纸?”程雪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掌柜的,您可千万别硬来!我们明天一早就回去!”

“哈哈,不急不急!”老掌柜笑道,“老物件嘛,有耐心才见乾坤。对了,周先生也在我这儿喝茶呢,他说呀,唱完那段鼓词,他忽然想起小时候听他师父提过,清溪镇的老手艺里,除了木雕、茶艺、说书唱戏,还有一门几乎失传的绝活,叫‘影戏’,用的皮影材料特殊,能在月光下显现出不一样的花纹……也不知道跟那盐商宝藏的传说有没有关联?”

月光依旧如水,城市的霓虹在车窗上流淌。大巴车安静地停在终点站,但程雪和晓妍的心,却己随着老掌柜的话语,再次飞向了那座月光下的水墨古镇。

清溪古镇的“宝藏”,似乎还远未被挖掘殆尽。那尘封的夹层,失传的影戏绝活,如同古镇深巷中悄然开启的又一扇门缝,透出朦胧而的微光,等待着下一次充满好奇与热忱的叩访。

寻宝的旅途,或许刚刚画上一个逗号。

(尾声的涟漪)

一周后,江砚舟所在文旅集团的会议室。

投影屏幕上,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图表和千篇一律的开发方案。而是精心剪辑的画面:

城隍庙屋檐下鲤鱼口中的纸条特写。

听涛阁老掌柜冲泡“九曲香”时行云流水的茶艺。

月光下,众人屏息凝视金属探测器的剪影。

斑驳戏楼前,那坛深琥珀色的“义士酬”酒液在月光下流转的光泽。

胶片幕布上流淌的古镇旧时光。

周先生击鼓说唱时飞扬的神采。

游客们专注聆听、动手尝试、分享喜悦的生动脸庞。

最后定格在江砚舟笔记本上那句手写的感悟:“真正的宝藏,从来不在地下冰冷的泥土里……在共同创造、共同感动的每一个鲜活瞬间里。”

江砚舟站在屏幕旁,声音沉稳而富有感染力:“各位,这就是我们为清溪古镇设计的沉浸式文化探索体验方案——《寻踪·清溪》。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寻宝’游戏,而是一次引导参与者深度触摸古镇历史肌理、激活文化记忆、创造情感连接的深度旅程。我们挖掘的不是黄金,而是被人们遗忘的故事、濒临失传的技艺,以及那份存在于人与人、人与历史之间最珍贵的连接感……”

台下,集团高层和策划团队成员的表情,从最初的审视、疑惑,逐渐转变为专注、惊讶,最终被屏幕中传递出的那份真实、鲜活、充满温度的力量所打动。有人微微点头,有人低声交流,眼中闪烁着对这份独特策划的兴趣和认可。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端。

阿飞剪辑的短视频《清溪一夜:我们找到了比黄金更闪亮的宝藏!》悄然在社交平台发酵,独特的视角和真挚的情感引发大量共鸣转发。

工程师老陈的几页关于清溪古镇水道与茶艺关联的观察笔记,被一位研究地方民俗史的教授看见,主动联系探讨。

那位背带裤小姑娘,在学校的“小手拉大手”分享会上,举起她雕的小木如意,奶声奶气却认真地讲述着她在古镇跟“张爷爷”学手艺的故事,赢得一片掌声。她的母亲偷偷录下视频,发给了程雪。

清溪古镇那坛“义士酬”的酒香,那“九曲香”的茶韵,那鼓词的余音,那胶片的光影,如同投入湖心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一圈圈扩散开来,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悄然开启了未来的更多可能。古镇深处的秘密,仍在低语,等待着下一次叩响。



    (http://www.220book.com/book/VZ5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华悦旅行社奇闻录 http://www.220book.com/book/VZ5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