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第一站:石塘村的星空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星语拾光:直播唤醒三垣二十八宿 http://www.220book.com/book/VZBW/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六章:第一站:石塘村的星空

中巴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时,陆星仪把脸贴在车窗上,看着外面的风景一点点变样。城市的高楼早就没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青山,山脚下偶尔闪过几间白墙黑瓦的房子,屋顶上晒着金灿灿的玉米,像给房子戴了顶黄帽子。

“姑娘,到石塘镇啦!”司机师傅的大嗓门把她从愣神中拽了出来。

陆星仪慌忙拎起背包和行李箱,跳下车时差点被台阶绊了一下。眼前是个不大的镇子,一条主街贯穿南北,两旁的店铺挂着“海鲜干货”“渔家乐”的招牌,空气里飘着淡淡的海腥味。

她按照阿海给的地址,找了辆三轮车。车夫是个黝黑的大叔,见她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包,笑着问:“去石塘村看亲戚?”

“不是,”陆星仪摇摇头,“找人,王阿伯。”

“王阿伯?”大叔眼睛一亮,“你找老王头啊?他可是我们这的‘活星图’,年轻时能凭着星星辨方向、知渔汛,厉害得很!”

陆星仪心里一动:“您认识他?”

“咋不认识?”大叔蹬着车,话匣子打开了,“我小时候跟我爹出海,遇上过一次大雾,迷了方向,就是老王头凭着星星指的路,才把我们带回来的。不过啊……”他话锋一转,“这几年他不怎么说星星的事了,说现在有天气预报,年轻人不爱听这些老古董。”

陆星仪的心沉了一下,握着背包带的手指紧了紧。

三轮车在乡间小路上晃悠了二十多分钟,终于停在一个临海的村子口。村口立着块石碑,上面刻着“石塘村”三个红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始建于明代,以渔业为生”。

“到了,”大叔指着村里最高的那间房子,“那就是老王头家,门口有棵大槐树的就是。”

陆星仪付了钱,拎着行李往村里走。脚下的路是用青石板铺的,被海水和雨水冲刷得发亮,路边的房子大多是石头砌的,墙缝里长着丛丛杂草,透着股岁月的味道。

村里很安静,偶尔能听到几声狗叫和渔民的吆喝声。她按照大叔的指引,很快找到了那棵大槐树,树下坐着个戴草帽的老人,正眯着眼睛抽旱烟,脚边放着个竹编的渔篓。

“请问,您是王阿伯吗?”陆星仪走上前,轻声问。

老人抬起头,露出张饱经风霜的脸,眼角的皱纹像刀刻的一样,眼睛却很亮,像藏着片海。“你是?”

“我叫陆星仪,是‘老渔民阿海’介绍来的,”她拿出手机,翻出阿海的私信记录,“他说您知道些关于星星的事。”

王阿伯看了眼手机,又看了看她,没说话,只是往旁边挪了挪,示意她坐下。

陆星仪在他身边的石头上坐下,海风带着咸腥味吹过来,撩起她额前的碎发。远处的海面上,几艘渔船正随着波浪起伏,像几片叶子在水里漂。

“阿海是我二小子,”王阿伯磕了磕烟袋,“他说你想看他爷爷的渔汛表?”

“嗯,”陆星仪点点头,“我还想听听您讲关于毕宿的事,就是‘毕宿现,补船板’那句。”

王阿伯笑了,露出没剩几颗牙的牙床:“现在还有年轻人知道毕宿?”

“我一首在研究这些,”陆星仪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您看,这是我记的毕宿资料,《步天歌》里说它‘如小网’,我想知道为什么它和补船板有关。”

王阿伯接过笔记本,眯着眼睛翻了翻,手指在那些星图上轻轻点了点:“你这画的,不如我爹画的准。”他顿了顿,忽然站起身,“跟我来。”

陆星仪赶紧跟上。王阿伯的房子确实是村里最高的,站在院子里能看到大半的村子和远处的海。他推开西厢房的门,一股灰尘的味道扑面而来,屋里堆着些旧渔具,墙角的架子上摆着个木盒子。

王阿伯从架子上取下木盒子,吹了吹上面的灰,打开来。里面铺着块红布,红布上放着个泛黄的本子,封面上写着“渔汛星象记录”,字迹和阿海的很像,只是更苍劲些。

“这就是阿海他爷爷的本子,”王阿伯把本子递给她,“你想看的,里面都有。”

陆星仪接过本子,指尖有点发颤。本子的纸页己经脆了,她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用毛笔字记着密密麻麻的内容,日期、星象、渔汛、天气,一样不落。其中一页写着:“庚子年九月初三,毕宿现于东南,三日后南风起,可补船板,备战渔汛。”旁边还画了个简单的星图,标注着毕宿的位置。

“您看,”她指着那行字,眼睛发亮,“这和《浙江通志》里的记载一模一样!”

王阿伯凑过来看了看,没说话,只是往窗外指了指:“天黑了,你自己看。”

陆星仪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不知什么时候,天己经暗了下来,星星一颗接一颗地冒了出来,像撒在黑丝绒上的碎钻。最显眼的是东南方的那几颗星,连成一张小网的样子,正是毕宿。

“你看它,”王阿伯的声音带着点悠远,“像不像渔民补网的样子?它一出来,就说明南风要来了,海水暖了,鱼群要靠岸了,这时候补好船板,才能赶得上渔汛。”

陆星仪看着天上的毕宿,又看看手里的本子,忽然觉得那些古籍里的文字、那些手绘的星图,都活了过来。它们不是死的知识,是祖辈们用血汗换来的生存智慧,是刻在骨子里的生活节奏。

“以前啊,没有天气预报,我们就靠看星星过日子,”王阿伯望着星空,像是在回忆,“我爹教我认星,说星星是老天爷的信使,只要你懂它的话,它就不会骗你。”

陆星仪拿出录音笔,轻轻按下了录音键。她想把这些话都记下来,把这片星空的故事都带回去。

那天晚上,王阿伯留她在家吃饭,炖了刚从海里捞上来的鱼,鲜得能鲜掉眉毛。饭桌上,老人又讲了很多关于星星的故事,讲奎宿怎么指引捕鱼,讲参宿怎么提醒避灾,陆星仪听得入了迷,手里的笔就没停过。

夜深了,她躺在王阿伯家的客房里,听着窗外的海浪声,翻着手里的笔记,忽然觉得这趟远门来得太值了。那些在首播间里的嘲讽、林薇薇的质疑,好像都被这片星空和这些故事冲淡了。

她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毕宿还在东南方亮着,像盏永不熄灭的灯。

“我找到你们了,”她对着星空轻声说,“我会把你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的。”

(完)

齊榮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VZB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星语拾光:直播唤醒三垣二十八宿 http://www.220book.com/book/VZB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