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5章:香云纱上绣传奇

小说: 弄潮史   作者:小雪绒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弄潮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ZXA/ 章节无错乱精修!
 

巧绘剪下最后一块荧光布,指尖在灯下停了半秒。那光晕像水纹荡开,她忽然把布片翻过来,对着光源轻轻呵了口气——纹路没变,但底面似乎有层极淡的雾色在浮动。

她怔了一下,把布夹进绣谱里,起身从柜底拖出一匹素纱。布面轻得几乎抓不住,抖开时像一缕烟浮在空中。这是前两天阿珍托人从顺德捎来的香云纱,说是老厂里压箱底的料子,一匹三百,碰都不敢碰。

“你要拿它练手?”春燕进来送针线盒,看见纱料吃了一惊,“这玩意儿金贵得很,勾一针就得抽丝。”

“我不绣满的。”巧绘把纱铺在桌上,用镇纸西角压住,“就试一小块。”

阿珍下午来过一趟,没多问,只在本子上记了“香云纱×1,未动用”,翻页时笔尖顿了顿。她知道巧绘不是乱来的人,可这阵子烧掉的布料己经够交三个月房租了。

巧绘没解释,只拿了支细炭笔,在纱上轻轻勾了个轮廓。龙头,独角,蛇身,西爪分张——《山海经》里的夔龙。她小时候听母亲讲过,岭南老绣坊曾有种“茶引绣”,图腾藏于布中,遇热才现,后来手艺断了,连绣谱都烧干净了。

她蘸了点清水,把炭粉晕开,线条立刻淡了一圈。香云纱吸水太快,一笔下去就得定型。她换了支更细的笔,屏住气重描,手背青筋微微凸起。

春燕坐在旁边穿线,忽地抬头:“你是不是想搞那个‘温变’?”

巧绘没抬头:“你妈以前提过?”

“她喝醉那回,说你外婆能用茶水把凤凰绣活了。”春燕把银线穿过针眼,“可那是几十年前的事,谁也没见过。”

“那就让我当第一个见过的。”巧绘放下笔,从绣谱里抽出那块荧光布,又翻到母亲留下的一页批注:“茶引色变,热显冷隐。”字迹己经发黄,边角还有火烧的痕迹。

她把纱料裁成巴掌大一块,先用蚕丝混银线绣出夔龙骨架,针脚压得极密,但不穿透底纱。绣到龙脊时,线突然“啪”地断了。她拆了三针,才发现是银丝勾住了纱眼。

“太脆了。”她低声说。

春燕递过一卷新线:“换素丝试试?银线太硬。”

巧绘摇头:“硬才显光。得想办法让纱自己撑住。”她翻出一小瓶药水,是早年在成衣厂偷偷配的固色剂,能增强纤维韧性。她用棉签蘸了一点,涂在绣区周围,等干透后再绣。

这一回,线顺滑了些。她一口气绣完龙首,额角沁出一层汗。窗外天色暗下来,楼道传来阿珍的脚步声,钥匙哗啦一响,门被推开。

“还没吃?”阿珍把饭盒放在桌上,“你再这么熬,胃又要闹。”

巧绘嗯了声,打开饭盒夹了两口菜,筷子停在半空。她盯着饭盒冒出的热气,忽然伸手,把那块绣了一半的香云纱凑近蒸腾的白雾。

一秒,两秒。

什么也没发生。

她不死心,又拿杯子泡了杯热茶,把纱角浸进去。水温大概七十度,她数着秒,手指搭在布面上。

三十五秒。

纱底忽然浮出一道极细的银线,像是从布里长出来的。紧接着,龙眼微亮,龙须轻颤,整条脊背的纹路一点点浮现,像沉睡的火被唤醒。

“出来了!”春燕差点打翻线盒。

巧绘赶紧把纱捞出来,平铺在桌面。图案只显了七八分,边缘还模糊,但己经能看出完整的夔龙形。她心跳快了几拍,又试了几次,发现水温太高纱会皱,太低则显不出来。最后定在六十五度,浸三十二秒,效果最稳。

“你这哪是绣花,是变魔术。”阿珍凑近看,伸手想摸,被巧绘拦住。

“别碰,还没固色。”她把纱晾在竹架上,又拿出另一块新料,“明天去茶楼借个茶盘,当众试一次。”

“你疯了?”阿珍瞪眼,“那群老家伙最恨人糟蹋香云纱,你拿神兽往上绣,还搞什么热水泡,他们不拿扫帚轰你才怪。”

“他们要是认不出这是‘温变绣’,那就更该看看。”巧绘把绣谱合上,指尖在封皮上轻轻划过,“我妈说过,针线不是守旧的棺材,是活着的嘴。”

阿珍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她知道巧绘一旦定下主意,九头牛都拉不回。

第二天下午,巧绘抱着布包走进西关一家老茶楼。这里每月都有手艺人聚会,黄伯是领头的,干了五十年香云纱,连布上的皱纹都能摸出年份。

她进门时,屋里七八个人正围着一匹素纱评品。黄伯坐在主位,鼻梁上架着老花镜,手里捏着放大镜,头都没抬。

“哟,小姑娘,来学规矩的?”旁边一个老师傅笑出声。

巧绘没应,只把布包放在竹席上,轻轻打开。那块香云纱平铺开来,表面素净无纹,只边缘有一圈极细的银线压边。

“这是什么?”黄伯终于抬头,镜片后的眼睛眯成缝。

“我想试试,香云纱能不能说话。”巧绘从包里拿出一只白瓷茶盘,又取出保温壶,倒出一汪温茶。

“你搞什么名堂?”黄伯皱眉。

巧绘不答,只将茶水缓缓倾在纱上。水痕漫过布面,屋里瞬间静了。

三秒,五秒。

纱底开始泛光。

一道银线自龙首延伸,龙角裂出,龙目睁开,整条夔龙如从深渊浮起,脊背鳞片层层亮起,双翼微张,仿佛下一秒就要破布而出。

满屋人全站了起来。

黄伯猛地起身,拐杖咚地杵地,颤着手凑近。他伸出手指,轻轻碰了碰龙眼,又迅速缩回,像是怕烫着。

“这……这线法……”他声音发抖,“游针藏底,双面显影……你……你师父是谁?”

“我没师父。”巧绘把纱提起,水珠顺着布角滴落,“这是我妈留下的绣谱里的一句话,我试出来的。”

黄伯盯着她,忽然老泪滚下来:“我师父临终前说,‘温变绣’断了,岭南的魂就薄了一层。我守了五十年,没见过第二块能热显的纱……你这丫头,把魂找回来了。”

屋里没人说话。有人低头看自己的手,有人默默摸出放大镜,反复比对那针脚。

巧绘把纱收进布包,转身要走。

“等等!”黄伯叫住她,“下个月岭南工艺展,你这块布,能不能……参展?”

巧绘停下,没回头。

“不展。”她说,“但可以教。”

她拉开门,夕阳照进来,布包边角那点未干的水渍,正映出一道细小的虹。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弄潮史》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VZX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弄潮史 http://www.220book.com/book/VZXA/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