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 24 章:与镇干部的博弈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她上岸提分手,我转身成市府秘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W26Z/ 章节无错乱精修!
 

柳溪镇政府的小会议室里,下午两点的阳光透过老式木窗,在长条会议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桌上摆着几个搪瓷杯,泡着浓茶,热气袅袅升起,混着村干部们身上淡淡的泥土气息 —— 王磊召集了周家村、红星村的五位村干部,专门讨论文创工坊的选址细节,沈知予和周明远坐在主位旁,手里拿着之前画的工坊改造草图。

“各位叔伯,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定下文创工坊的改造方案。” 王磊敲了敲桌子,指着草图上的老厂房,“上周我们跟周主任、沈秘书看过现场,基本确定用废弃的竹编老厂房,但具体怎么改,还得听听大家的意见。”

话音刚落,周家村的村支书张建国就举起了手,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衬衫,手里捏着烟卷(没点燃):“王镇长,我觉得老厂房太破了,墙皮掉得厉害,机器也锈得不能用,不如干脆拆了建新的!新厂房又气派又宽敞,上级领导来检查时也有面子,农户干活也舒心。”

这话一出,红星村的村支书李保国立刻附和:“是啊,老厂房都荒废五年了,看着就寒酸。拆了重建,也就多花 20 万,从民生资金里挪点出来就行,不算啥大事。”

其他几位村干部也纷纷点头,有的说 “新厂房安全”,有的说 “能体现咱们镇的重视程度”,会议室里瞬间都是 “拆旧建新” 的声音。

沈知予坐在旁边,手指轻轻敲着草图边缘,等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才缓缓开口:“各位叔伯,我想跟大家算两笔账。”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沈知予拿起笔,在草图空白处写了两个数字:“第一,拆老厂房建新厂房,不仅要花 20 万建设费,还得花 3 万拆迁费,总共 23 万;而保留老厂房改造,清理废机器、刷墙、装灯,最多花 3 万,能省 20 万。”

他顿了顿,看向张建国:“张支书,您村里的张大爷说,老厂房的梁是当年的老松木,结实得很,只是外面看着破,内部不用大动。这 20 万省下来,能请电商讲师做 10 期培训,或者给 50 个农户发两个月的误工补贴,比建个‘气派’的新厂房实用多了 —— 农户要的是能赚钱,不是看厂房好不好看。”

张建国愣了愣,刚要反驳,沈知予又拿出手机,点开之前存的照片:“第二,我给大家看几个案例。这是邻市清溪乡的文创工坊,以前也是废弃的老粮站,没拆,就刷了墙、换了窗,保留了老粮站的木梁和砖墙,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游客去了都愿意拍照买产品,上个月光竹编书签就卖了 8 万多。”

他把手机递给村干部们传阅,照片里的老粮站外墙刷着浅灰色的漆,木梁露在外面,挂着红灯笼,门口摆着农户编的竹编摆件,看着既复古又有特色。“还有这个,是咱们市青岚县的老油坊改造的,现在卖手工香油和竹编包装,比新厂房的销量高 30%—— 游客就认这种有年代感的地方,觉得‘地道’。”

李保国拿着手机,反复看着照片,眉头慢慢皱了起来:“可…… 新厂房看着确实气派,上级来检查,看到破破烂烂的老厂房,会不会觉得咱们不重视?”

“基层工作,重实效不重面子。” 周明远这时开口了,语气沉稳,“上级检查看的是你有没有帮农户解决问题,是不是真的带动了就业增收,不是看厂房新不新。要是为了‘气派’多花 20 万,最后文创产品卖不出去,农户没赚到钱,再新的厂房也没用。”

他看向几位村干部,继续说:“小沈说得对,老厂房有年代感,改造后能打‘怀旧文创’的牌,跟柳溪镇的竹编老手艺正好契合。省下的 20 万,用在培训农户、对接电商上,让大家能学会手艺、卖得出产品,这才是办实事。”

会议室里静了下来,村干部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人再提 “拆旧建新”。张建国把烟卷揣回兜里,叹了口气:“周主任、沈秘书,你们说得在理。我们就是老想着‘面子’,忘了办实事才重要。老厂房改造确实省钱,还能当‘打卡点’,是我们想岔了。”

“是啊,” 李保国也点头,“上次去清溪乡考察,就觉得人家的老粮站好看,怎么到自己这儿就没想到呢?还是沈秘书考虑得周到,不然这 20 万就浪费了。”

其他村干部也纷纷表示同意,有的说 “老厂房有感情,拆了可惜”,有的说 “省下的钱给农户发补贴,大家肯定更愿意来”。

王磊见大家达成共识,笑着说:“既然大家都同意保留老厂房改造,那接下来就按这个方案推进 —— 张支书,你负责找村里的木工,检修老厂房的梁和门窗;李支书,你联系镇里的施工队,下周一开始清理废机器、刷墙;沈秘书,后续的培训和电商对接,还得麻烦你多费心。”

“没问题。” 沈知予点点头,把村干部们的分工记在笔记本上,“我明天就联系电商平台,争取这周内敲定合作细节;培训方面,张大爷己经同意当技术指导,等厂房清理完,就能开始第一期培训。”

散会后,村干部们陆续离开,张建国路过沈知予身边时,特意拍了拍他的肩膀:“沈秘书,谢谢你啊,要不是你拦着,我们真就干了‘面子工程’。以后有啥不懂的,还得向你请教。”

“张支书客气了,我也是跟大家一起商量。” 沈知予笑着说。

等村干部们走光,王磊对沈知予说:“今天多亏了你,要是按我们一开始的想法,不仅浪费钱,还可能耽误文创产业的进度。你这‘接地气、重实效’的劲儿,比我们这些在基层待了多年的人还到位。”

周明远看着沈知予,眼里满是认可:“基层工作,最容易犯‘重形式轻内容’的错,你能坚持务实,还能用案例说服大家,这‘协调博弈’的能力,比写几份建议稿更重要。以后柳溪镇的文创项目,你就多牵头,有问题随时跟我汇报。”

沈知予心里一暖,低头看了看笔记本上 “保留老厂房,省 20 万用于培训电商” 的记录,突然觉得 —— 所谓 “博弈”,不是争输赢,而是用更合理的方案,帮大家找到 “办实事” 的方向。

离开柳溪镇政府时,夕阳己经西斜,金色的光洒在老厂房的屋顶上,原本破败的墙面仿佛也有了温度。沈知予看着那座老厂房,想起刚才村干部们从 “坚持拆旧” 到 “认可改造” 的转变,心里满是踏实 —— 他知道,这一次的 “博弈”,赢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柳溪镇即将靠文创手艺增收的农户,是那些可能因为这个工坊留在村里的年轻人。

他掏出手机,给苏清然发了条消息:“苏科长,柳溪镇文创工坊确定保留老厂房改造,省下的钱计划增加电商培训,需要您帮忙找些电商运营的案例资料,方便吗?”

很快,苏清然回复:“没问题,我明天整理好发给你。老厂房改造是好主意,既有特色又省钱,你做得很好。”

沈知予看着消息,笑了笑。晚风拂过,带着田野的清香,他知道,柳溪镇文创产业的第一步,算是稳稳地迈出去了 —— 而他的职场路,也在一次次 “办实事” 的过程中,走得越来越稳、越来越宽。

袁老头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W26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她上岸提分手,我转身成市府秘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W26Z/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