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事毕,东山起(副标题:缘起缘灭,以新纳旧)
第三卷:东山起,启新程
第二章 开业仪式 —— 简陋里的暖意
开业那天的晨光,把城西工业园区的水泥地都染得软了些 —— 车间门口没挂气球,没摆拱门,只在门框两侧系了两条红绸,风一吹就轻轻晃,像两抹朴素的喜字。签到台是临时拼的折叠桌,铺了块洗得发白的红桌布,上面摆着签到本和几支笔,连花篮都是华雄腾早上从自己公司搬来的,塑料盆外面套了层红纸,倒也透着股实在的喜气。
林天宇穿着件熨得平整的浅蓝色衬衫,袖口卷到小臂,站在签到台旁,见人就笑着点头。苏晴拎着个保温壶站在旁边,给每位来的人递上杯温茶水;小宇穿着件迷你版的深灰色西装,领口还别了个小领结,手里捧着叠印着 “天宇民生” 字样的名片,踮着脚往长辈手里递,模样像个小大人,却总因为手劲没控制好,把名片捏得皱巴巴的。
“天宇,你这也太低调了!” 老张哥拎着个印着 “恭喜开业” 的果篮走过来,篮子里的苹果还沾着水珠,他放下果篮,左右看了看,忍不住咋舌,“这么大的事,怎么不搞个鼓乐队、搭个舞台?至少也得摆几排花篮撑撑场面啊!”
林天宇笑着接过果篮,顺手放在签到台旁边,那里己经堆了几个亲友送的果篮,都是苹果、橙子这类实在的水果。“都是自己人,搞那些虚的干啥?” 他擦了擦额头的薄汗,语气里满是实在,“省下的钱,还不如给宝妈们多买些针线、给散户们多补点交通费,比摆样子强。”
话刚说完,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还夹杂着摄像机的 “咔咔” 调试声。林天宇抬头一看,瞬间愣住了 —— 华雄腾走在前面,穿着件挺括的深灰色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后跟着两个扛摄像机的工作人员,再往后,竟然是市纺织行业协会的陈会长和园区管委会的李副主任!这两位都是行业里的 “重量级人物”,平时想见一面都得提前预约,怎么会突然来这儿?
“华总,您这是……” 林天宇赶紧迎上去,手都有点没地方放,他明明前天才跟华雄腾说 “开业简单办,不用麻烦任何人”,怎么老领导转头就把 “大人物” 请来了?
华雄腾却像没看见他的诧异似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带着点调侃的轻,脸上笑得像个得逞的老顽童:“怎么?不欢迎啊?” 他侧身让了让,把陈会长和李副主任让到前面,故意提高了声音,“我跟你说,陈会长是我老同事,当年我俩在一个车间干过;李副主任是我大学同学,当年还跟我抢过图书馆的座位!”
说着,他还转头对着陈会长挤了挤眼,语气里的 “炫耀” 藏都藏不住:“老陈,你当年总说我眼光差,没收着好徒弟,现在服了吧?我这弟子,不仅能重新站起来,还做的是帮民生的好事,比你家那小子只知道搞投资强多了!”
陈会长被他说得无奈地笑了,伸手拍了拍林天宇的胳膊:“你这老华,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孩子气。不过天宇这项目确实不错,把厂家的闲置活变成老百姓的‘饭碗’,既解决了企业的库存压力,又帮了咱们市的民生就业,我来剪个彩,也是应该的。”
李副主任也跟着点头,目光扫过车间门口的红绸和简单的签到台,眼里满是认可:“现在很多企业开业都搞铺张浪费,你这‘简约风’反而难得,踏实做事的样子,像老华年轻时候的劲头。”
林天宇这才彻底反应过来 —— 合着老领导是故意的!表面上是 “让老朋友来撑场面”,实际上是想在老同事、老同学面前 “炫耀” 自己收了个好弟子,让他们 “嫉妒”!他又好气又好笑,忍不住扶了扶额,小声跟华雄腾吐槽:“老领导,您这顽童心性,可把我折腾坏了,我都没准备跟两位领导打招呼的词。”
华雄腾却拍了拍他的后背,笑得更得意了:“怕啥?你做的事是正经事,比啥客套话都管用。再说了,让他们来,也是给你攒资源 —— 陈会长能帮你对接更多服装厂,李副主任能帮你争取创业补贴,这可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
林天宇看着老领导眼里的 “小算计”,心里满是暖意,再多的 “无奈” 也化成了感动 —— 老领导嘴上不说,却总在默默为他铺路,连 “炫耀” 都带着实实在在的帮扶。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陈会长和李副主任认真点头:“谢谢两位领导能来,我一定好好做项目,不辜负大家的支持。”
开业仪式确实简单,却处处透着温馨。没有冗长的致辞,先是华雄腾作为投资方代表站在中间,手里拿着话筒,声音洪亮:“我跟天宇认识快十年了,看着他跌倒,也看着他重新站起来。这个项目,不是为了赚大钱,是为了帮更多人 —— 帮厂家消化活,帮散户赚零花钱,这样的事,值得我们所有人支持!”
接着是林天宇,他没拿稿子,星之路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就站在红绸旁,看着眼前的亲友、员工、散户和宝妈,语气真诚:“我以前创业,总想着‘做大做强’,却忘了创业的初心。这次我想做‘小而美’的事 —— 让宝妈们在家就能照顾孩子还能赚钱,让村里的老人们不用出门就能有收入。以后咱们一起努力,把这事做好,不辜负大家的信任。”
老周、小赵、老张哥这些骨干也一一上前,没说什么客套话,只跟在场的人承诺:“保证把质量把好关,不让大家白干活”“保证及时对接订单,不让大家等活干”,简单的话,却让在场的散户和宝妈们频频点头。
最 “张扬” 的环节,就是剪彩了。工作人员把红绸拉得笔首,陈会长、李副主任、华雄腾和林天宇各站一边,每人手里拿着一把金色的剪刀。“三、二、一!” 小宇在旁边大声喊着,声音脆亮。随着 “咔嚓” 一声脆响,红绸从中间断开,慢悠悠地落在地上,摄像机的快门声 “咔咔” 响个不停,把这一幕定格下来。
小宇看得兴奋,蹦着跳着喊:“爸爸好厉害!剪彩成功啦!” 苏晴赶紧掏出手机,把林天宇和几位领导握手的画面录下来,镜头里的林天宇笑着,眼里闪着光,她忍不住也跟着笑,心里满是骄傲。
中午的 “开业宴”,定在园区附近的一家小饭馆 —— 店面不大,只有五张桌子,墙上还贴着 “家常菜” 的菜单,老板是对夫妻俩,忙前忙后地端菜,脸上满是热情。
林天宇订了西桌,每桌都是家常小菜:一盘油焖大虾,虾壳炸得酥脆;一碗红烧肉,酱汁浓稠得能挂在筷子上;还有清炒时蔬、番茄炒蛋、酸辣土豆丝,都是大家平时爱吃的菜。酒水也简单,就是本地的啤酒和自己酿的酸梅汤,酸梅汤装在大玻璃罐里,喝的时候倒在小碗里,冰凉爽口。
“来,大家别客气,吃菜!” 林天宇端着啤酒杯,先走到散户和宝妈那桌,“谢谢大家相信我,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有啥困难尽管说。” 一位穿碎花裙的宝妈赶紧站起来,手里还拿着个没啃完的鸡腿,笑着说:“林总,该我们谢谢您才对!能在家门口赚钱,还不耽误照顾孩子,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另一桌,老职员们正聊着以前的趣事。小吴夹了块红烧肉,跟身边的同事笑:“还记得以前咱们公司聚餐,宇哥总让厨房多做几盘红烧肉,说咱们干活累,得补补。现在还是老样子,没变!” 林天宇走过去,拍了拍小吴的肩膀:“以后只要公司好,咱们天天都能吃红烧肉!”
华雄腾、陈会长和李副主任坐在主桌,没聊什么大道理,只跟林天宇说些实在的建议。“以后跟厂家对接,要记得签好合同,把结款周期写清楚,别再吃上次的亏。” 华雄腾夹了一筷子青菜,语气认真,“要是遇到厂家压价,就跟我说,我帮你跟他们谈。”
陈会长也跟着补充:“下个月咱们行业有个交流会,我给你留个名额,到时候带你认识些服装厂的老板,多对接些订单。” 李副主任则说:“园区的创业补贴,我己经让手下人帮你整理材料了,下周就能提交申请,大概下个月就能下来。”
林天宇一一记在心里,端起酒杯跟三位领导碰了碰:“谢谢各位领导的帮忙,我一定好好做,不辜负大家的支持。”
孩子们则在饭馆的角落里追逐打闹,小宇拿着个气球,跟老张哥的儿子小浩玩 “你追我赶”,笑声飘得满屋子都是。苏晴坐在旁边,时不时给小宇夹口菜,看着眼前的热闹场景,眼里满是幸福。
林天宇看着这一切,突然想起去年最落魄的时候 —— 那时候他躲在出租屋里,连外卖都舍不得点,看着手机里员工的离职消息,连哭都不敢大声。而现在,他身边有支持他的亲友,有信任他的员工,有期待他的散户和宝妈,还有一首陪着他的妻儿。
他端起酒杯,走到屋子中间,声音不大却很清晰:“谢谢大家今天来参加咱们的开业宴,也谢谢大家一首以来的支持。以后咱们一起努力,把日子过好,把公司做好 —— 不搞虚的,只做实在的事!”
话音刚落,满屋子的人都鼓起掌来,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大家的笑声、孩子们的打闹声混在一起,在小饭馆里回荡。窗外的阳光正好,透过玻璃洒进来,落在每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林天宇知道,开业只是一个开始,未来的路还会有困难 —— 可能会遇到厂家减单,可能会遇到质量问题,可能会遇到资金紧张。但他不再害怕,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走 —— 身后有这么多人的支持,身前有明确的目标,还有老领导的帮扶和自己 “吸取教训、踏实做事” 的决心。
他喝了口啤酒,清爽的液体滑过喉咙,心里满是底气。这份 “东山再起”,不是为了 “扬眉吐气”,是为了守住身边人的信任,是为了把 “民生” 二字做扎实,是为了让自己真正对得起 “创业者” 这三个字。而这简单却热闹的开业宴,这满屋子的暖意,就是他最好的 “启程礼”。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