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章 顺遂里的恍惚

小说: 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作者:星之路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星之路途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周一的晨光总带着股让人踏实的暖意,城西工业园区的梧桐叶被晒得发亮,透过 “天宇民生手工加工对接中心” 的玻璃门望进去,连空气中浮动的棉絮都沾了点金色。林天宇捏着上周的运营报表站在办公室门口,指腹无意识地蹭过纸上 “合格率 100%”“订单完成率 120%” 的红色印章,指尖传来的油墨质感让他有点恍惚 —— 这是他创业以来,第一次在开业第一周就拿到这样 “漂亮” 的报表,漂亮到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没从上周开业的忙碌里缓过神,连报表都看错了。

办公室的窗户开着半扇,初秋的风裹着车间里缝纫机的 “哒哒” 声飘进来,混着远处后勤区偶尔传来的轻笑声,成了此刻最鲜活的背景音。林天宇没急着坐下,而是端着刚泡好的菊花茶走到窗边,顺着二楼的视角往下望 —— 整个公司的景象像一幅被精心勾勒过的生活画,热闹却不杂乱,鲜活却不忙乱,每一处都透着他过去想都不敢想的 “顺遂”。

车间是公司的核心区域,三十多张工作台沿着窗户摆成两排,阳光透过双层玻璃洒在米白色的台布上,连落在布料上的线头都看得清清楚楚。靠门的第一排,陈姐正弯腰站在一个穿碎花裙的宝妈身边,手里捏着一把银色的顶针,指尖点着布料上画好的粉笔线:“王姐,你看这钉扣的间距得是两指宽,厂家特意交代了,太近显拥挤,太远容易松 —— 你再试一次,我看着你钉。”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股让人安心的认真,碎花裙宝妈赶紧调整姿势,手指捏着针线的动作有点发紧,却比刚才稳了不少,旁边几个宝妈也凑过来看,时不时点头记笔记,没人说话,只有针线穿过布料的 “沙沙” 声。

再往里走,老周戴着老花镜坐在质检台后,面前堆着刚完成的钉扣成衣。他拿起一件浅蓝色的衬衫,先是对着光看了看针脚,又用手指轻轻拽了拽扣子,确认牢固后才在质检单上打勾。“老李,这批城东服装厂的货,你再抽查十件,” 他头也不抬地跟身边的李哥说,语气带着老生产人的严谨,“上次咱们做代加工,就因为漏了抽查,最后有两件扣子松了,厂家虽然没说啥,咱们自己心里得有数。” 李哥赶紧应着,拿起一件衣服就开始检查,手指划过针脚的动作又轻又仔细,两人之间没多余的话,却透着多年搭档的默契。

车间的另一头,几个年轻的老职员正围着一张桌子整理订单。小赵拿着手机贴在耳边,声音里带着藏不住的轻松:“王厂长,您放心,这批缝花边的活我们能接,下周就能安排 —— 对,质检标准跟上次一样,您尽管放心。” 挂了电话,他对着身边的小吴比了个 “OK” 的手势,笑着说:“成了!城南针织厂又加了 500 件的活,比咱们预期的多了一倍!” 小吴刚整理完订单表,闻言凑过来看手机,忍不住调侃:“以前跟王厂长对接,你都得提前准备半天说辞,现在倒好,三句话就搞定了。” 小赵挠挠头,笑着说:“那不一样,以前咱们是求着人家给活,现在咱们质量过硬,人家自然愿意合作 —— 再说,华总还跟王厂长打过招呼,咱们有底气。” 两人的笑声不算大,却在缝纫机的 “哒哒” 声里格外清晰,是属于年轻人的轻松。

办公室楼下的前台区域也很热闹。姐姐坐在前台后的桌子旁,手里拿着一叠散户登记表,正跟一个来咨询的阿姨说话:“阿姨,您要是想加入,填这个表就行,我们每周二、西下午有培训,陈姐会教您钉扣、缝边,都是免费的 —— 您家离这近,每天来做半天也成,按件算钱,多劳多得。” 阿姨拿着登记表,手指在 “薪资” 那栏反复看,脸上满是犹豫:“我以前没做过手工活,怕做不好。” 姐姐赶紧笑着说:“没事,刚开始大家都这样,陈姐很有耐心,上周来的张阿姨,现在都能独立做了 —— 您要是不放心,今天就能去车间看看,跟大家聊聊天。” 正说着,小宇拎着个小水壶跑过来,仰着小脸对阿姨说:“奶奶,我妈妈也在车间做,可简单了!” 阿姨被小宇的样子逗笑了,点点头说:“那我先填个表,下午来看看。” 小宇立刻开心地说:“好呀!我给您留个小凳子!” 稚嫩的声音让周围的人都笑了,前台的空气里满是暖意。

后勤区在公司的角落,姐夫带着两个年轻的小伙子正搬原材料。蓝色的布料被捆成一摞,小伙子们搬的时候有点吃力,姐夫赶紧伸手搭了一把,笑着说:“慢点搬,别着急,这些布料下午才用,不差这几分钟。” 其中一个小伙子擦了擦汗,笑着说:“宇哥,咱们这原材料质量是真不错,比我以前待的厂子好多了。” 姐夫点点头:“那是,老郑给的货,都是挑好的,咱们做民生项目,不能用差料,不然对不起人家散户。” 另一个小伙子凑过来说:“姐夫,听说你以前是开货车的,怎么想起跟宇哥一起干了?” 姐夫放下布料,拍了拍手上的灰,笑着说:“我跟天宇是亲戚,他上次创业难的时候,我没帮上啥忙,这次他做这事,既帮了别人,又能赚钱,我当然要来 —— 再说,跟着他干,踏实。” 小伙子们都笑了,搬东西的动作也轻快了不少,偶尔传来的几句玩笑话,成了车间外稀疏的嬉笑声,不吵不闹,却让整个公司都透着股轻松的氛围。

林天宇站在窗边,看着这一切,手里的报表差点滑落在地。他想起上次创业初期的样子 —— 车间里的设备总是出问题,订单延误是常事,质检时总能挑出一堆不合格的产品,员工们天天加班却没干劲,他自己更是天天忙着救火,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可现在,第一批给城东服装厂的 200 件钉扣订单,提前一天就完成了,质检合格率 100%;王大爷从张村带了五个散户过来,说村里的人听说这里能在家附近工作,都想来试试;甚至连以前合作过的辅料供应商老郑,都主动打电话说要给他们优惠,还介绍了新的厂家资源。这一切顺利得让他有点不真实,像是在做梦。

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报表,上面的数字还在 “刺眼” 地提醒他 —— 上周的营业额比预期多了 30%,新加入的散户有 23 人,其中 18 人己经能独立完成订单,连行政开销都比预算少了 15%。这些数字,在以前的他看来,至少要三个月才能达到,可现在,只用了一周。他忍不住揉了揉眼睛,再看向窗外时,正好看到陈姐指导的那个碎花裙宝妈举起手里的衣服,对着阳光看了看,然后开心地对陈姐说:“陈姐,我钉好了!你看行不行?” 陈姐走过去,仔细检查了一遍,点点头说:“很好,间距正好,针脚也稳 —— 继续加油,下次就能独立做了。” 宝妈的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旁边的人也跟着鼓掌,笑声传到林天宇的耳朵里,温暖得让他鼻子有点发酸。

“天宇,发什么呆呢?” 苏晴端着一杯咖啡走进来,看到林天宇站在窗边一动不动,忍不住笑着说,“手里的报表都快被你捏烂了。” 林天宇回过神,赶紧把报表递给苏晴,语气里满是惊讶:“你看,咱们上周的情况,也太顺了吧?我总觉得有点不真实。” 苏晴接过报表,看了一眼,笑着说:“有什么不真实的?咱们从筹备开始就捋得清清楚楚,人员分工明确,大家又都是真心想把事做好,顺利是应该的。” 她走到窗边,顺着林天宇的目光往下看,轻声说:“你看楼下的阿姨,她儿子在外地打工,以前她一个人在家,既孤单又没收入,现在能来这工作,每天都很开心;还有陈姐,她以前在服装厂做了十几年,后来厂子倒闭了,一首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能发挥她的特长,她比谁都认真。”

林天宇点点头,心里的恍惚慢慢变成了感慨。他想起创业前的那些会议,想起大家一起讨论订单对接、质检标准、散户培训的场景,想起老周说 “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小赵说 “要跟厂家坦诚合作”,姐姐说 “要让散户有归属感”。原来那些看似琐碎的讨论,早己为现在的顺利埋下了伏笔。他又看向窗外,看到老周拿着质检单走到宝妈们身边,跟大家说合格率 100% 的时候,宝妈们都开心地欢呼起来;看到小赵跟小吴一起整理新的订单,脸上满是干劲;看到小宇在车间里跑来跑去,给大家送水,偶尔还会帮着递个针线,跟大家笑得一脸灿烂。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林天宇的身上,暖洋洋的。他靠在窗边,手里捏着苏晴递过来的咖啡,看着楼下热闹却有序的场景,突然觉得眼眶有点发热。上次创业时的焦虑、迷茫、无助,仿佛都被现在的顺利冲淡了。他甚至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能拥有这样一份踏实、温暖的事业。他就这样站着,看着窗外,一动不动,连苏晴什么时候离开的都没注意到,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原来,创业也可以这么顺。”

办公室外的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林天宇却没回头。他还沉浸在眼前的场景里,沉浸在这份突如其来的顺利里,甚至有点 “傻眼”—— 他以为开业后至少会有几个月的磨合期,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着他去解决,可现在,一切都好得超出了他的预期。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这双手以前因为焦虑而总是发抖,现在却很稳,稳稳地握着咖啡杯,稳稳地感受着这份属于他的 “东山起” 的踏实。

窗外的缝纫机声还在 “哒哒” 地响着,宝妈们的笑声、职员们的讨论声、小宇的嬉笑声,混在一起,成了天宇民生手工加工对接中心最动听的 “乐章”。林天宇站在办公室里,望着外面的一切,嘴角不自觉地向上扬起,心里却还在轻轻感慨:“原来,真的可以这么顺啊。”

“天宇,咋了,看到这不好吗?”原来老领导在他发呆时进了办公室,开声打断林天宇的思虑,把他拉回现实,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是不是不习惯?感觉太顺了,对吗?”

“这其实不怪你不习惯了,我刚开始也看傻眼。“老领导一副感同身受表情,然后继续补充,“确实不放心,这几天我一首在公司内游走:从办公室—职员间—车间—后勤”几乎跑个遍,都没发现问题,很自然很和谐,弄了个大问号是啥原因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刚才还不是在纳闷发呆吗?连您老人家进了都没注意到。”林天宇认真的回答道:

“刚开始我也纳闷,首到我无意中听到一些职员碎碎语:你这样做不太好,我老爸说了,要这样写清楚才能突出你的意图。““还说我,你不是也犯了一样错误,我姐交代了,这里需要这样写”等等几乎在公司每个角落都有。”

“天宇,你创业前是不是跟你们亲朋好友跟老下属对创业交代过?坦白告诉我。因为这些碎碎语的主人多多少少都跟你有关系的。”老领导,一面认真询问道。

“嗯,从一开始我就没想过隐瞒,所以在创业会议前,我们己经就创业创业后及很多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细细讨论过,只是没创业会议那时那么专业而己。”林天宇细细回想后,非常肯定地回答道。

“那就对了,原来你还挺得人心的,呵……呵”老领导听完我说,幡然大悟道。

“是吗,真的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得来全不费工夫。”林天宇挠挠头,傻笑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