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章 全球生态与地域共生:从行业引领到世界协同(三)

小说: 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作者:星之路途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章节无错乱精修!
 

旧事毕,东山起(副标题:缘起缘灭,以新纳旧)

第五卷:资本化浪潮中的初心与协作

第六章 全球生态与地域共生:从行业引领到世界协同(第三部分)

八月的印度新德里,午后的阳光带着灼人的热度,透过临时改造的培训教室窗户,落在拉吉尼布满薄汗的额头上。她手里拿着一块淡绿色的可降解棉线,正用当地语言向围坐的二十多名农村妇女讲解 “基础刺绣定位法”—— 教室是租来的民房,墙上贴着手绘的硅胶模板使用步骤图,角落里摆着一个简易的临时托儿所,几个孩子正围着玩具车玩耍,时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

“大家看,这个模板上的小孔,就是咱们下针的位置,” 拉吉尼举起一块印着茉莉花图案的硅胶模板,贴在白色棉布上,“像这样把针从孔里穿过去,每厘米 12 针,绣出来的花纹就会又整齐又好看。” 她的手指有些粗糙,却异常灵活,针在棉布上穿梭,很快就绣出了一朵小巧的茉莉花,花瓣边缘圆润,针脚细密得几乎看不出痕迹。

半年前,拉吉尼还只会用粗棉线编简单的麻袋,每月收入 2000 卢比,连给孩子买进口牛奶都要犹豫很久。现在,她不仅成为了中国民生工艺协作中心印度分中心的培训师,每月能赚 8000 卢比,还能带着其他妇女一起赚钱。“以前我觉得女人只能在家带孩子、干农活,” 拉吉尼放下针线,看着托儿所里的孩子,眼里满是温柔,“现在我知道,咱们也能靠手艺撑起一个家,还能让孩子为妈妈骄傲。”

协作中心的运营并非一帆风顺。刚落地时,周梅团队就遇到了难题 —— 新德里的高温高湿气候,让可降解线容易受潮发霉,绣出的花纹还会出现褪色。王仲明特意从国内赶来,带着研发团队在实验室里熬了半个月,终于研发出 “抗湿热可降解线”:在原有配方基础上添加了 5% 的天然蜂蜡,形成一层防水保护膜;还调整了染料工艺,采用印度本地的天然靛蓝染料,既符合当地审美,又能抵抗高温褪色。

“现在咱们的线,在 45℃、湿度 80% 的环境下放置一周,也不会发霉,” 王仲明拿着测试报告,向拉吉尼和其他培训师演示,“你们平时储存线的时候,只要放在通风的竹篮里,不用特意防潮,很方便。”

为了解决妇女们 “要照顾孩子无法参加培训” 的问题,周梅还联系了当地的公益组织,在协作中心旁边设立了临时托儿所,免费提供看护服务。“刚开始只有 5 个妇女来参加培训,现在有 23 个,” 周梅笑着说,“昨天还有个叫卡维塔的妇女,带着她的婆婆一起来报名,说想婆媳一起学手艺。”

九月初,协作中心接到了宜家的首批订单 ——5000 个印有茉莉花图案的棉织靠垫,要求用印度传统棉织工艺结合可降解线刺绣。拉吉尼带着 20 名妇女,每天从早上 9 点忙到下午 5 点,中午就在协作中心吃简单的咖喱饭。有天中午,拉吉尼的儿子阿贾伊突然发高烧,托儿所的阿姨急得团团转,拉吉尼却只是匆匆去看了一眼,给孩子喂了退烧药,又回到工作台前:“这是咱们接的第一个大订单,不能因为我耽误大家的进度。”

订单交付那天,宜家的印度采购经理亲自来验收。当他看到靠垫上的茉莉花刺绣 —— 用抗湿热可降解线绣制,搭配印度传统的 “卡拉姆卡里” 棉织底色,既保留了当地工艺特色,又符合环保要求,忍不住称赞:“这是我们收到的最有‘温度’的订单,每个靠垫都像带着制作者的心意。”

这批靠垫运到欧洲后,很快就成了宜家的畅销品。在德国慕尼黑的宜家门店里,不少消费者看到靠垫标签上 “由印度农村妇女手工制作,可完全降解” 的说明后,都毫不犹豫地放进购物车。一位叫索菲亚的德国妈妈,买了两个靠垫,在评论区写道:“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我会告诉她,这上面的茉莉花,是印度的拉吉尼阿姨绣的。我希望她从小就知道,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爱护地球、努力生活。”

国内的民生工艺联盟也迎来了丰收季。十月末,联盟在济南召开年度年会,来自全国 12 个省份的 86 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分享各自的成果:

山东的草编企业,通过联盟的物流网络,将产品卖到了全国 20 多个城市,今年营收同比增长 60%,带动了 1200 名农村老人就业;

江苏的木雕企业,在共享加工车间的基础上,开发出了 “儿童益智木雕” 系列,用天宇民生的数控模板技术,将生产成本降低 30%,还获得了 “国家级非遗创新产品” 称号;

河南的豫剧刺绣企业,将编外模式与文旅结合,在开封清明上河园设立了体验店,游客可以亲手绣豫剧脸谱,今年体验收入突破了 500 万元。

年会上,王大爷作为编外人员代表,被请上了讲台。他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中山装,手里拿着一个草编小兔子,声音有些颤抖却格外响亮:“我活了 72 岁,从来没想过自己编的草编能卖到北京、上海,还能让外国朋友喜欢。现在村里的年轻人,也有想学草编的了,我孙子在学校做的草编作业,还拿了一等奖!”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照片,是孙子拿着草编小兔子的奖状,台下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华老也出席了年会,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虽然腿脚不太方便,却坚持站着给 “年度匠心企业” 颁奖。他手里拿着一本泛黄的工艺笔记,这是他年轻时记录苏绣技巧的手册,最后把它颁给了天宇民生:“这本笔记陪了我 40 年,现在我把它交给林天宇,希望天宇民生能继续把匠心传承下去,让更多传统工艺活起来,让更多普通人靠手艺过上好日子。”

十一月,首届 “全球民生工艺论坛” 在上海举行,来自 20 个国家的 150 多家企业、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论坛的主题是 “匠心无界,民生共生”,林天宇作为主办方代表,做了主旨演讲。他身后的大屏幕上,播放着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德国的玛利亚,从叙利亚难民成长为协作中心的培训师,现在带着 10 名新移民妇女一起刺绣;

印度的拉吉尼,用赚来的钱给孩子报了英语班,还在村里开了一个小型的草编培训班;

中国的王大爷,收了 3 个年轻徒弟,教他们传统草编技艺,还一起开发新的文创产品。

“民生工艺共生模式,不是一套僵硬的流程,而是一种‘尊重差异、共享价值’的理念,” 林天宇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整个会场,“在德国,我们结合黑森林木雕;在印度,我们融入卡拉姆卡里棉织;在中国,我们活化豫剧刺绣、山东草编 —— 每一种工艺都有自己的根,每一个从业者都有自己的故事,这才是模式能在全球落地的关键。”

论坛的最后,举行了 “全球民生工艺联盟” 成立仪式。天宇民生、德国安娜刺绣工坊、印度协作中心、宜家、NUK 等 20 家机构成为首批成员,共同签署了《全球民生工艺发展宣言》,承诺 “尊重文化多样性,推动环保工艺创新,保障从业者权益,让工艺成为连接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桥梁”。

仪式结束后,海因茨太太通过视频连线,向大家展示了她最新绣的作品 —— 一幅中欧融合风的挂毯,左边是德国的黑森林城堡,右边是中国的苏州园林,中间用可降解线绣着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着 “工艺无界,民心相通”。“我今年 78 岁了,还能和中国的朋友一起做工艺,一起为环保努力,我觉得很幸福,” 海因茨太太的声音带着笑意,“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去中国看看,看看王大爷编的草编,看看小李绣的茉莉花。”

十二月的天宇民生厂区,玉兰花枝头的青果己经成熟,变成了深紫色。林天宇站在环保工艺研究院的展示区,看着架子上来自全球的工艺样品:德国的郁金香刺绣桌布、印度的茉莉花靠垫、中国的草编小兔子、韩国的环保竹篮…… 每一件样品旁边,都贴着一张小小的卡片,写着制作者的名字和故事。

“林总,这是今年的最后一份订单统计,” 周梅拿着一份报表走过来,脸上满是笑容,“全球协作中心今年共完成订单 1200 万元,带动了 3200 名弱势群体就业;民生工艺联盟的企业,今年总营收突破了 5 亿元;咱们的可降解线,己经出口到 15 个国家,成为行业标准。”

林天宇接过报表,翻看着上面的数据,心里满是感慨。他想起七年前,自己刚创业时,在一个小作坊里和华老讨论 “怎么让环保工艺活下去”;现在,他们不仅活了下来,还把这份事业做成了连接全球的桥梁。

“周梅,明年咱们计划在非洲设立协作中心,” 林天宇放下报表,目光望向窗外,“那里有很多传统工艺,也有很多需要工作的妇女,咱们的模式应该能帮到她们。”

“好!我明天就开始准备调研,” 周梅用力点头,“对了,拉吉尼刚才发来消息,说她想带着印度的妇女代表团,明年春天来中国参观学习,看看王大爷的草编,看看小李的刺绣。”

“欢迎她们来!” 林天宇笑着说,“到时候咱们一起去玉兰花树下拍照,让她们看看,咱们的玉兰花,每年都会开花结果,就像咱们的工艺和民生事业,会一首传承下去。”

当天晚上,林天宇在办公室里写下了《天宇民生年度总结》,最后一段他这样写道:“我们始终相信,真正的企业价值,不在于赚了多少钱,而在于点亮了多少人的生活;真正的全球化,不在于产品卖了多少国家,而在于尊重了多少种文化。未来,天宇民生将继续以‘匠心为本,民生为魂’,在全球生态与地域共生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更稳、更远。”

写完,林天宇合上笔记本,走到窗边。厂区里的灯光己经亮起,环保工艺研究院的实验室里,研发人员还在测试新的可降解面料;编外培训中心的教室里,小李正在给新学员讲解刺绣技巧;商务部的办公室里,员工们在整理明年的订单计划。每个人都在为新的一年努力,就像玉兰花树一样,在岁月的流转中,默默生长,静静绽放。

窗外的玉兰花树,在夜色中舒展着枝条,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充满匠心与温度的土地。林天宇知道,民生工艺共生模式的故事,还会有新的篇章 —— 在非洲的草原上,在南美洲的雨林里,在更多需要工艺与希望的地方,会有更多像玛利亚、拉吉尼、王大爷这样的人,因为这份事业,改变自己的生活,传承匠心的火种。

而这,就是 “旧事毕,东山起” 的真正意义 —— 不是忘记过去,而是带着过去的初心,走向更广阔的未来;不是独自前行,而是带着更多人,一起在匠心与民生的道路上,共生共荣,首到远方。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从街头醉到事业新 http://www.220book.com/book/W2N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