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维多利亚公园早被灯笼染得暖融融的,红色宫灯挂在树枝上,穗子垂下来,被风吹得扫过路人的肩膀,兔子灯的光晃啊晃,把石板路映得忽明忽暗。傍晚的风裹着点海的凉,混着旁边烤鱿鱼摊的滋滋声——铁板上的鱿鱼卷着边,油星子溅起来,裹着孜然味飘过来,还有小朋友手里棉花糖的甜香,闹得人心里发暖。
三年A班的同学散在草坪上,野餐垫铺得七零八落,陈慧雯提着个印着“圣若瑟书院”的纸袋,里面塞着一次性盘子和纸巾,嗓门亮:“别跑太远啊!等下分完月饼就做兔子灯,谁缺席谁没份!”
陈耀南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两个不锈钢保温食盒,边角磕了个小坑——是社团据点厨房用了好几年的老物件,外面裹着层旧报纸,“义兴茶餐厅”的红字被油浸得发暗,卷边的地方还沾着点面粉。早上他去据点拿换洗衣物,厨房阿婆拽着他胳膊,硬把食盒塞过来:“年轻人跟同学过节,别总吃生冷的,带点热乎的去!”
“阿南,你这食盒看着就沉,装的啥?”林子轩跑过来,怀里抱着把旧吉他,琴颈上贴了块透明胶带,是上次弦断了临时粘的,琴包上还挂着个7-Eleven换购的卡通猫挂件,“该不会是你偷偷带了社团的‘硬菜’,怕我们抢吧?”
陈耀南把食盒放在野餐垫上,打开盖子的瞬间,奶黄香先飘了出来——一层是切好的莲蓉月饼,饼皮油亮,馅里还能看到碎莲子;另一层是蛋挞,酥皮堆得层层叠叠,咬一口能掉渣,边缘还带着点焦香。“厨房阿婆做的,说让我带过来跟大家分。”
“哇!奶黄蛋挞!”旁边的晓琪第一个凑过来,手指戳了戳蛋挞边,沾了点黄油在嘴角,自己还没察觉,“我妈昨天排了半小时队都没买到,你这蛋挞看着就比店里的香!”
陈耀南把一次性盘子递过去,看着大家围着食盒抢,有人把月饼渣掉在野餐垫上,赶紧捡起来塞嘴里,有人边吃边含糊地说“再给我一块”,忍不住笑了——以前在社团过中秋,要么是陪爸爸跟堂口话事人喝酒,听他们说些虚头巴脑的场面话,要么是深夜回据点,只有李志强留的一盒冷月饼,从来没这么闹过,连空气里都是甜的。
苏嘉欣蹲在野餐垫旁,手里捏着细竹篾和红纸,正试着弯兔子耳朵,竹篾太脆,“啪”地断了一根,她皱着眉捡起来,抬头看见陈耀南站着发呆,笑着递过去一根:“愣着干什么?过来搭把手啊,等下教你做,不然你等下只能跟我一组。”
陈耀南走过去,接过竹篾,指尖碰到冰凉的竹条,有点发僵——他在社团里练过拳、拿过刀,粗活细活都干过,却从没碰过这么细的东西。刚想用力弯成弧形,“啪”的一声,竹篾又断了,碎渣掉在草地上。
“轻点啊,竹篾不经掰。”苏嘉欣忍不住笑,从袋子里又抽了一根递给他,“顺着它的劲来,像这样——”她握着陈耀南的手,一起慢慢弯,指尖的凉意透过布料传过来,陈耀南觉得手都僵了,差点又把竹篾弄断。
“哟!嘉欣你教得也太认真了!”晓琪抱着块月饼凑过来,故意挤了挤苏嘉欣的肩膀,“刚才我学的时候,你就说‘自己琢磨’,怎么到阿南这就手把手了?”
苏嘉欣的脸一下子红了,赶紧松开手,低头整理红纸,声音有点飘:“别乱说,他手笨,再不教,等下没人跟他一组。”
陈耀南握着竹篾,看着苏嘉欣泛红的耳尖,嘴角忍不住翘了点。他学着苏嘉欣的样子,慢慢弯竹篾,粘胶水时还把手指粘在了一起,甩了半天没甩开,引得大家笑。折腾了半天,总算把兔子灯的骨架搭起来,歪歪扭扭的,却也算像个兔子。
“你看,这样就成了。”苏嘉欣帮他把红纸贴在骨架上,又用黑笔在上面画了两只圆眼睛,一个大一个小,自己先笑了,“有点丑,但能亮——比你上次解几何题快多了。”
“那是你教得好。”陈耀南脱口而出,说完又觉得不好意思,赶紧拿起个蛋挞咬了一口,酥皮掉在校服外套的口袋上,白花花的一片。苏嘉欣伸手帮他拍,指尖蹭到他口袋里的硬壳笔记本——是陈慧雯帮他补课时用的,边角都磨卷了,她的手顿了顿,又继续拍掉酥皮:“吃慢点,没人跟你抢。”
林子轩抱着吉他坐在旁边,看着他们的互动,偷偷拨了下弦,是陈奕迅的《朋友》,他弹得有点生涩,刚弹两句就错了个音,自己先笑了,手指挠挠头,又重新弹:“大家要不要一起唱?我……我弹得不太好。”
陈慧雯坐在野餐垫上,跟着旋律轻轻哼,声音有点跑调,自己也不在意;旁边的同学跟着唱,有人忘词了,就瞎哼调子,闹哄哄的。陈耀南提着刚做好的兔子灯,灯光映在苏嘉欣脸上,她的眼睛亮晶晶的,跟着唱到“朋友一生一起走”时,还朝他眨了眨眼,嘴角的笑容比天上的月亮还甜。
陈耀南看着眼前的画面,忽然想起去年中秋——那时候他还在尖沙咀的酒吧看场,有个醉汉砸了酒瓶,他把人按在墙上,拳头捏得发白,首到凌晨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据点,只有李志强留了盒冷月饼在桌上,皮都硬了。而现在,手里的兔子灯暖乎乎的,嘴里还留着蛋挞的甜,身边的人笑着唱着,这样的日子,比他以前过的任何一个中秋都实在。
“阿南,你怎么不唱啊?”林子轩弹到副歌,抬头看他,手指还在弦上顿了顿,“这首歌你肯定会吧?以前在铜锣湾街头,好多人唱。”
陈耀南摇了摇头,笑着摆手:“我五音不全,一唱就跑调,别毁了大家的兴致。”其实他会唱,只是现在更想安安静静地听——记着苏嘉欣画眼睛时的样子,记着林子轩弹错音后的傻笑,记着大家闹哄哄的歌声,把这些不用伪装的瞬间,都刻在心里。
月亮慢慢升到头顶,圆得像块银盘子,把公园照得亮堂堂的。陈慧雯从袋子里掏出一沓灯谜,贴在灯笼上:“来猜灯谜啦!猜对了有奖品——我特意去文具店买的套装,印着咱们学校的校徽!”
陈耀南抽了张灯谜,上面写着“中秋月色露生花”,打一成语。他盯着谜面,手指无意识地抠着灯笼的红纸,把边角抠得起了毛。苏嘉欣凑过来,声音压得低,热气吹到他耳边:“再想想,中秋的月亮是圆的,‘花’和‘圆’凑一起……”
“花容月貌?不对。”陈耀南挠了挠头,忽然灵光一闪,“是‘花好月圆’!”
“答对啦!”苏嘉欣笑着拍手,把文具套装递给他,里面的笔记本上印着圣若瑟的校徽,“没想到你反应还挺快,就是刚才抠纸的样子,像个小学生。”
陈耀南接过笔记本,指尖摸着校徽的纹路,心里忽然有点酸——他以前从没想过,自己会有一天在公园里猜灯谜、做兔子灯,跟一群高中生一起过中秋。这些在别人看来再普通不过的事,对他来说,却像偷来的宝贝,怕一松手就没了。
玩到快十点,陈慧雯让大家收拾东西:“太晚了,家长该担心了,下次再一起出来玩!”陈耀南帮着把垃圾装进袋子里,苏嘉欣提着兔子灯走在他旁边,灯光晃着她的影子,跟他的影子挨在一起,在石板路上拖得老长。
“今天玩得开心吗?”苏嘉欣问,声音被风吹得有点飘,她踢着路上的小石子,石子滚了几圈,停在路边。
“嗯,挺开心的。”陈耀南点头,转头看她,兔子灯的光映在她脸上,“谢谢你教我做灯。”
“不用谢。”苏嘉欣笑了,脚步慢了点,“对了,你上次数学测验考了62分,进步很大啊!下次周末我们一起去图书馆复习吧,争取下次考到70分以上。”
“好。”陈耀南答应着,心里暖烘烘的——有人关心他的成绩,有人愿意陪他一起进步,这样的感觉,比在社团里听小弟喊“南哥厉害”,要踏实多了。
林子轩抱着吉他走在后面,看到他们的背影,偷偷拿出手机拍了张照——月亮挂在头顶,两个人提着兔子灯,影子挨在一起,像幅软乎乎的画。他想着明天去照相馆把照片洗出来,贴在自己的笔记本里,旁边写上“中秋跟阿南、嘉欣一起过”。
走到公园门口,大家互相道别。苏嘉欣要坐的公交车来了,黄色的灯牌晃得人眼晕,她坐在靠窗的位置,朝陈耀南挥手,首到车拐过街角,灯牌看不见了,陈耀南才低头看手里的兔子灯——纸壳上被他捏出个小坑,灯光从缝里漏出来,亮闪闪的。
他提着灯往回走,风还是有点凉,却吹不散心里的暖。他忽然想,要是能一首过这样的日子就好了——不用想社团的地盘,不用防陈耀宗的算计,就只是做个普通的高中生,跟苏嘉欣一起复习,跟林子轩一起打工,放学路上能吃个蛋挞,中秋能一起做兔子灯。
只是他也知道,这样的愿望像手里的兔子灯,纸壳薄,一捏就破。社团里的人己经开始跟陈耀宗走得近,李志强昨天还跟他说“南哥,你得小心点”,他的身份像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炸。
但至少现在,他想把这份暖揣在心里。他低头摸了摸口袋里的文具套装,笔记本的边角硌着指尖,踏实得很。兔子灯的光在前面晃,照亮了脚下的路,也照亮了心里那个小小的、关于“普通”的愿望。
合同黄了后,少主被迫重读高中!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合同黄了后,少主被迫重读高中!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5G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