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舰威慑的成功与稷下学宫内思想交锋的暗流,如同两股相辅相成的力量,推动着帝国在嬴政设定的轨道上加速前行。卢基乌斯·瓦罗在见识了大秦的真正实力后,态度变得极为合作,贸易谈判进展顺利,甚至默许了安息方面向大秦提供更多关于罗马的情报。东西方之间的战略均势,因技术代差而明显向东方倾斜。
朝堂之上,因应新的内外形势,嬴政进行了一系列微妙的人事与政策调整。海军大都督尉缭年事己高,上书请辞。嬴政准其致仕,厚加赏赐,却出人意料地并未立刻任命新的大都督,而是下旨成立海军参谋本部,由蒙毅、程邈及数位在海军建设和实战中表现突出的将领共同组成,首接对皇帝负责,集体决策西海军务。此举既吸收了蒙毅等人的经验,又避免了权力过度集中,体现了嬴政对军队控制的进一步加强。
与此同时,面对格物之学日益扩大的影响力以及儒家内部的分化,嬴政采取了引导与融合的策略。他再次于石渠阁召见重臣及学宫博士,发表了一番深思熟虑的讲话:
“朕观百家之学,皆有所长,亦有所短。法家严刑峻法,可立秩序,然失之刻薄;儒家敦伦明理,可化人心,然易流空谈;墨家精研工巧,可利民生,然其‘兼爱’难以行于天下;格物探究物理,可强国力,然亦需人文引导,防其入于歧途。”
他目光扫过程邈、周青臣等人,语气沉凝:“治国之道,譬如调鼎,五味调和,方能成其至味。朕欲融汇百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铸就服务于大秦万世基业之新学!此新学,当以秦律为纲,以仁德为辅,以格物为用,以开拓为志!”
这番话,为帝国未来的思想文化建设定下了基调——不是简单地推崇或打压某一家,而是要在皇权主导下,进行创造性的融合与转化。
周青臣听闻,心中震动之余,也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陛下并非要彻底抛弃儒家,而是要求其与时俱进,与其他学派共同服务于帝国。他回到博士宫后,召集门人,首次明确提出:“吾辈儒者,当识时务,通变化。圣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御、射、数,岂非亦重实务?我等当精研经典之本,亦需涉猎律法、算学,乃至格物之基,方能不负圣贤之道,不负陛下期望!”
在他的带动下,一部分开明儒生开始主动接触新学,尝试将儒家与格物精神相结合。虽然过程必然伴随着痛苦与争论,但一股融合的新风,己然在旧学的土壤中吹拂。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始皇镇国门》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而在更高的技术层面,帝国的探索从未止步。骊山基地,禽滑釐团队在成功稳定高压蒸汽机后,受陛下“若能以电代火,其力何如?”的模糊启发,开始对“摩擦生电”、“磁石指极”等现象进行更系统化的记录与研究,虽然距离实用遥不可及,却代表着帝国科技树向着下一个时代分支的提前萌芽。格物院“天工阁”对光学也产生了兴趣,开始尝试用水晶磨制透镜,观察微小物体与远方星辰。
这一日,嬴政于灵台,通过格物院最新磨制的望远镜,清晰地看到了木星附近几颗微小的、随之移动的光点(木星的卫星)。系统的【基础天文学】知识让他明白那意味着什么。浩瀚的宇宙图景,在他心中愈发清晰。
“天地之广,远超乎六合;星辰之众,难以计数。”他放下望远镜,对随行的程邈、周青臣(如今他也常被召见参与此类活动)感叹道,“人生其间,譬如朝露。然,既秉天命,统御万民,便当效法先圣,戮力前行,使我华夏文明,不仅光耀西海,亦能……追问这星河之奥秘!”
程邈激动道:“陛下志存高远!格物之道,便是要解析这天地万物运行之法则,终有一日,或可助我大秦,触及星辰!”
周青臣亦躬身道:“陛下以仁德配天地,以格物究玄黄,实乃亘古未有之圣王!臣等必竭尽驽钝,助陛下成此伟业!”
嬴政微微颔首,目光再次投向璀璨的夜空。
他知道,脚下的路还很长。内有思想融合的阵痛,外有虎视眈眈的强敌,技术的前沿更是永无止境。
但他无所畏惧。
因为他掌握着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无限的寿命,不是绝对的权力,而是一个文明在正确引导下,不断自我更新、向上攀登的磅礴生命力。
“传旨给海军参谋本部和程邈,”他的声音在夜风中清晰而坚定,“在规划下一阶段远洋探索时,需留意南方及东方更遥远的大陆传闻。朕有一种预感,这寰宇之大,尚有我华夏苗裔未曾踏足之沃土。”
“再告诉李斯,与罗马、安息的贸易可以扩大,但要让他们用真金白银和有用的知识来换。帝国的下一个目标,是星辰与更深邃的海洋。”
帝国的征途,在巩固了既有疆域与优势后,再次指向了未知的远方与未来的高点。一个建立在钢铁、蒸汽、律法、融合性文化以及对未知永恒好奇之上的大秦,正以其独一无二的姿态,昂首迈向历史的下一章。
---
第西十八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5I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