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波”舰的威慑与稷下学宫的思想激荡,如同为帝国注入了双重动力。海军参谋本部的设立,使得西海军务的决策更加高效与专业化。在蒙毅、程邈等人的主持下,一份名为《西海经纬略》的宏大战略规划被呈送至嬴政案前。规划不仅详述了未来五年“扬威级”战舰的建造计划、西大都督府的兵力部署与基地建设,更首次明确提出,组织一支特混探险舰队,配备最新式的“扬威级”战舰及经验丰富的航海士、格物院学者,向南探索传闻中的“扶南以南”(东南亚及更远)的大陆与岛屿,向东则尝试跨越那看似无边无际的“东海”(太平洋),验证陛下关于“东方尚有沃土”的预感。
与此同时,格物院“天工阁”对光学的研究取得了初步成果。他们成功磨制出了倍数更高、成像更清晰的望远镜,并开始尝试将多片透镜组合,以观测更遥远的星体。在此基础上,结合日益精确的司南针、改良的计时器(受水力钟启发设计的沙漏与机械钟雏形)以及对天体运行规律(融合了甘石星经与希腊星图知识)的深入研究,舆地阁的学者们开始着手绘制更加精确的、可用于远洋导航的“星图”与“海图”。
这一日,嬴政于灵台召见程邈、禽滑釐以及舆地阁首席学者。众人透过最新的望远镜,观测着清晰的星宿,对照着刚刚绘制的、标注了数百颗星辰方位与运行轨迹的巨幅星图初稿。
“陛下,”舆地阁学者激动地指着星图,“根据观测与推算,若能准确把握特定星辰之高度与方位,辅以司南针与精确计时,纵使在茫茫大洋不见陆地,亦能大致判定自身位置,规划航路!此图若成,必将开启远航新纪元!”
禽滑釐亦奏报:“骊山基地正依据陛下所示‘密封加压’之原理,尝试制造可在水下短暂潜伏之‘潜舟’模型,虽尚属玩具,然或为未来水下探索之发端。”
嬴政凝视着那幅逐渐将星空与大海联系起来的星图,脑海中系统的【导航学】与【天文学】知识交相辉映。他知道,这意味着大秦的航船,将真正获得征服远洋的“眼睛”。
“善!此图关乎国运,需精益求精,务求准确可靠!探险舰队之筹备,可与此图绘制同步进行。所需人才、物资,由靖海堂优先调拨!”
就在帝国为远洋探索紧锣密鼓准备之时,由李斯主导的、与罗马、安息的新一轮贸易与外交谈判也取得了实质性成果。新的《秦罗安边贸条约》与《秦安友好通商条约》正式签署。条约规定,罗马承诺不再向东方派遣任何形式的武装船队,其在番禺的贸易点受到严格限制与监督,且需用大量金银、铜料、亚麻、玻璃原料以及部分公开的建筑、水利技术图纸,来换取大秦的丝绸、瓷器与少量初级工业品(如标准化铁钉、优质农具)。安息则获得了更多的贸易优惠,但其需承担丝路西段安全的主要责任,并定期向大秦提供西方情报。
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大秦凭借绝对的技术与军事优势,为帝国赢得了至少十年以上的战略发展期,并以经济与情报手段,将罗马与安息纳入了有利于己的区域秩序之中。
消息传回罗马,元老院虽有不甘,但在卢基乌斯极具说服力(或者说恐吓性)的报告以及国内商业势力的压力下,最终还是批准了条约。而安息则欢欣鼓舞,视此条约为巨大外交胜利,更加紧密地靠拢大秦。
这一日,嬴政于咸阳宫正殿,大会群臣及各国使节,正式批准条约,并宣告帝国将开启“探索西海,友睦万邦”的新篇章。殿内,大秦百官意气风发,罗马、安息使节恭敬有加,来自西域、北疆的藩属使者更是谀词如潮。帝国的威望,如日中天。
然而,在这西海宾服的盛景之下,嬴政的内心却异常清醒。退朝之后,他独留李斯、程邈、蒙毅等核心重臣。
“条约虽签,然罗马狼子野心,岂会真心臣服?安息首鼠两端,亦不可全信。此十年之期,乃朕与诸卿,为大秦争取的,迈向更高远目标之宝贵时机!”
他的手指向殿顶,目光仿佛穿透了穹窿,首视苍穹:“陆上之敌己不足虑,海上霸权初具雏形。然,朕思之,华夏文明之未来,岂能困于这一隅之地?岂能止步于这碧波之上?”
“格物院需将目光放得更远!骊山基地,除继续改进蒸汽、舟车外,需着手研究超越水火之力!舆地阁,在绘制星图海图之时,更需思索,这日月星辰,运行依何等律法?这天地宇宙,究竟何等模样?”
“陛下……”程邈等人心神震撼,陛下所虑,己非常人所能企及。
“不必惊疑。”嬴政语气沉静,“昔日朕言土豆、秦钢、蒸汽机时,尔等亦觉不可思议。然如今如何?心有多大,舞台便有多广。 传朕旨意,于格物院内,设‘宇宙格物’小组,专司探究天地本源、星辰运行之秘,可查阅一切典籍,所需用度,由少府首拨!”
一道指向星辰与物理本源的旨意,就此发出。帝国的科技树,在嬴政的指引下,开始向着更加基础、更加深邃的领域,伸展出探索的枝芽。
---
第西十九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5I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