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槎”舰队发现南方巨大新大陆的消息,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泼入冷水,瞬间在咸阳朝堂引发了前所未有的震撼与争论。舆地阁进献的《寰宇全图》上,那片曾经空白的神秘南方,被迅速添加上了一个轮廓粗糙却无比醒目的巨型陆地,徐圭将其暂命名为“南溟洲”。
朝会之上,群臣激辩不休。
以蒙毅、韩腾(捷报由其副手传回)为代表的军方及海军参谋本部成员,主张立刻组织移民、设立据点,将南溟洲纳入大秦版图,开采其资源(奏报中提到疑似金矿与奇特香料)。
以程邈、徐圭(虽未归,但其观点通过奏报体现)为首的工部格物院系统,则更倾向于谨慎探索,主张应先进行详细的地理勘察、物产记录与土著关系研究,避免盲目行动引发未知风险。
李斯则从内政角度提出忧虑:“陛下,南溟洲远隔重洋,移民耗费巨大,管理更是难上加难。且国内轨道建设、北庭西域治理正值关键,若此时分散国力于万里之外之陌生土地,恐非善策。不若先以贸易站、考察点为主,徐徐图之。”
一些保守文官更是首言,化外蛮荒之地,得之无益,反成负担。
嬴政高踞御座,静听群臣争论,目光始终落在那幅被不断更新的寰宇图上。南溟洲的发现,证实了他基于系统知识的预感,也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但他深知,开拓与管理是两回事。
待争论声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定鼎之力:
“南溟洲之现,乃天佑大秦,证明我华夏舟师己有探索八荒之能。然,李斯所言,不无道理。饭需一口口吃,路需一步步走。”
他站起身,走到寰宇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南溟洲的位置。
“此地,朕要!但非此刻便要倾举国之力吞下。”
“传旨!”
“一、擢升韩腾为靖海将军,赏赐无算!‘星槎’舰队就地休整补充,由徐圭主导,对南溟洲北部进行为期一年的详细勘察,绘制精确海图、陆图,记录风土物产,尝试与土著建立有限接触与贸易,严禁肆意杀戮与掠夺!所需补给,由海军都督府定期派遣船只运送。”
“二、工部格物院,需根据勘探结果,评估南溟洲之价值,并研究远距离航行之舰船改进、物资保存、疫病防治等难题。”
作者“花间雨落”推荐阅读《始皇镇国门》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三、丞相府会同治粟内史,制定《远洋移民试探条例》,招募自愿之民(可优先考虑罪囚、无地流民),给予优厚条件,待时机成熟,可先于南溟洲择优良港湾,设立首个海外垦殖点,规模控制,以考察适应性为主。”
“西、此事暂不对外大肆宣扬,列为‘甲等密’。所有参与人员,需严守秘密。”
这一系列指令,清晰明确,既展现了占据新土地的决心,又采取了极其务实和循序渐进的策略。不是军事征服,而是以勘探、贸易、科学考察和小规模移民试点为先导,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体现了嬴政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深谋远虑。
朝会之后,嬴政独留李斯与程邈。
“可知朕为何如此安排?”嬴政问道。
李斯沉吟道:“陛下圣明,是欲以最小代价,探明虚实,积累经验,待国内根基更为稳固,技术更为成熟,再决定下一步动作。”
程邈补充:“亦是给格物院争取时间,更深入地了解那片土地,或许其中蕴藏着远超香料的奥秘。”
“不错。”嬴政点头,“南溟洲不过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我大秦未来迈向更广阔天地的能力与方式。目光要远,脚步要稳。”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深沉:“而且,朕有一种预感,这寰宇之大,南溟洲恐非唯一等待发现之地。东方的浩瀚大洋之外,或许……尚有天地。”
李斯与程邈闻言,心中俱是巨震。陛下的眼光,己然超越了己知世界的边界!
“星槎”舰队的发现与嬴政的稳妥决策,如同一剂强心针,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它标志着大秦的开拓浪潮,终于越过了传统的大陆与近海框架,真正进入了波澜壮阔的大洋探索时代。帝国的命运,与那片未知的南方大陆,以及更遥远的东方传说,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而在骊山基地深处,禽滑釐望着南溟洲传来的、关于各种奇特动植物的粗略描述,再低头看看手中那份关于“电磁相生”现象的晦涩记录,眼中闪烁着更加狂热的光芒。他隐隐觉得,陛下所言的“超越水火之力”,或许其奥秘,就藏在这天地万物的更深层次之中。
帝国的车轮,在陆上铁轨与海上星槎的双重驱动下,正向着一个连绘制星图者都难以想象的未来,轰然前行。
---
第五十二章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5I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