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章 整军与抉择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铁血雷霆:我是少军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W6TC/ 章节无错乱精修!
 

落马坡伏击战的胜利,像一股强劲的春风,吹散了笼罩在野狼峪上空的阴霾。当队伍带着丰厚的战利品和十一名垂头丧气的伪军俘虏安全返回营地时,整个山寨沸腾了!

士兵们围着缴获的武器弹药和物资,兴奋地议论着,抚摸着那挺乌黑油亮的歪把子机枪和一支支崭新的三八式步枪,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和自豪。这一仗,不仅缴获了他们急需的装备,更重要的是打出了信心,打出了士气!少军长精准的指挥、周密的计划以及那打响第一枪的果敢,都深深印入了每个人的心中。

雷炎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立刻下令,加强营地警戒,防备鬼子可能的报复。同时,他和赵世勋、王虎、刘黑子连夜开始处理战后事宜。

首先是对俘虏的伪军进行甄别和处置。

十一个伪军被集中看管在一间破木屋里,个个面如土色,瑟瑟发抖。他们大多是被抓壮丁或者为了混口饭吃才穿上这身皮的,没什么战斗意志。

雷炎亲自去见了他们。他没有厉声呵斥,而是平静地讲述了救国军的性质和抗日的主张,揭露了鬼子侵略中国的暴行,最后给了他们两条路:“愿意留下来跟我们一块打鬼子的,我们欢迎,以后就是生死弟兄。不愿意的,我们也不强留,发给路费,放你们回家。但有一条,以后不能再帮鬼子祸害中国人!如果让我们知道谁回去后又当了汉奸,下次碰上,绝不留情!”

伪军们面面相觑,最终有六个人表示愿意留下,另外五个人磕头作揖,发誓再也不当二鬼子,只想回家。雷炎言出必行,让王虎给那五个要回家的每人发了一点干粮,趁着夜色,由侦察班的士兵带路,送他们出了山区。

对于愿意留下的六个,雷炎也没有立刻让他们进入战斗序列,而是先编入辅助班,由根生带着,一边参加劳动和学习,一边考察。

接下来是整编和装备分配。

缴获的五支三八式步枪、一挺歪把子机枪、数百发子弹和十几枚甜瓜手雷,极大地改善了支队的装备水平。那十几支从伪军手里缴获的汉阳造和老套筒,虽然老旧,但也补充了数量。

雷炎和赵世勋商议后,对支队进行了第一次正式整编:

· 支队部:雷炎(支队长,实际上的最高指挥官),赵世勋(副支队长,负责军事训练和作战指挥)。

· 战斗排(排长赵世勋兼,副排长铁牛):下辖三个班。一班为机枪班,配备歪把子机枪一挺,步枪西支(主要装备三八式),班长由一名原警卫团的老机枪手担任;二班、三班为步枪班,各配备步枪十支(混合三八式和性能较好的汉阳造),班长由铁牛和另一名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担任。战斗排作为支队的核心突击力量。

· 侦察班(班长刘黑子):配备性能最好的五支步枪(主要是三八式),负责情报、警戒、渗透。

· 警卫后勤班(班长王虎):负责支队部安全、物资管理、营地建设、伤员照料,配备剩余步枪和手枪。

· 辅助班(班长根生):主要由新加入的士兵(包括那六个原伪军)和伤势未完全恢复的士兵组成,负责协助各项工作,并继续文化学习和基础军事训练。

整编之后,支队结构更加清晰,火力配置也趋于合理。尤其是有了机枪班,使得支队具备了初步的压制火力。

随后,雷炎组织了一次详细的战斗总结会。他让每个参战人员都发言,谈自己在战斗中的表现、遇到的问题以及看到的优缺点。这种“战后复盘”的方式,让赵世勋等老行伍感到新奇又有效。通过总结,发现了诸如个别士兵战斗时紧张导致瞄准失准、班组间配合还不够默契、撤退时部分人员略显慌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后续的训练便有了更强的针对性。

落马坡的枪声,果然惊动了敌人。

两天后,刘黑子的侦察班带回消息,“鬼见愁”据点的鬼子和伪军倾巢而出,对落马坡一带进行了报复性扫荡,但他们在茫茫大山中如同无头苍蝇,除了找到一些早己被处理过的战斗痕迹外,一无所获,反而因为不熟悉地形,有两个伪军摔伤了腿。折腾了一天之后,这股敌人灰溜溜地撤回据点,并向山外的张家堡据点请求增援。

“张家堡据点兵力也不足,暂时没有大规模进山的迹象。”刘黑子补充道,“不过,鬼子吃了亏,肯定会加强警惕,以后我们再想伏击运输队,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

“无妨。”雷炎冷静分析,“我们本来也没打算总盯着一条线。这次战斗的目的己经达到。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时间,消化胜利果实,巩固自身。”

他看向赵世勋:“赵叔,接下来的重点,还是训练和巩固营地。同时,侦察班的活动范围要继续扩大,不仅要监视鬼子动向,也要留意周边是否还有其他抗日武装的活动迹象,比如……八路军。”

“八路军?”赵世勋眉头微动。他对八路军有所耳闻,知道那是一支纪律严明、擅长游击战的队伍,但双方之前并无交集。

“对。”雷炎肯定道,“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尤其是在这敌后,如果能和八路军取得联系,相互呼应,对我们的发展有利。”他熟知历史,知道山东是我党八路军抗日的重要战场,与八路军合作是必然趋势,但他也需要考虑手下这些原西北军体系官兵的接受程度,所以只是先提出来,让赵世勋有个心理准备。

赵世勋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会让黑子留意。”

落马坡之战的影响还在持续。胜利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通过那些被释放的伪军和山民之口,在周边的山区悄悄流传开来。“雷霆军长的儿子没死!”“救国军又回来了!”“在落马坡干掉了好几个鬼子和一挺机枪!”这样的传言,让饱受鬼子欺压的百姓心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也让一些还在山里坚持的小股抗日武装或者散兵游勇听到了消息。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陆续又有几股小部队找来了野狼峪。有的是原救国军被打散的班排,有十几人;有的是当地自发组织的农民抗日自卫队,有二十几人,武器更是五花八门,土枪土地雷甚至红缨枪都有;甚至还有一股三十多人的土匪,听说救国军打了胜仗,带着枪来投奔,表示愿意接受改编,一起打鬼子。

面对这些前来投奔的力量,雷炎展现了高超的手腕和原则性。

对于原救国军的旧部,热烈欢迎,打散编入现有队伍,充实骨干力量。

对于农民自卫队,充分肯定他们的抗日热情,但对其中的青壮年经过严格筛选后,补充进队伍,同时派人帮助剩下的老弱妇孺转移到更安全的区域,或者与老鸹岭那样的深山村落取得联系,给予一定的帮助,建立良好的群众关系。

对于那伙前来投诚的土匪,雷炎则保持了高度警惕。他亲自与那头目谈话,明确了三条:第一,必须彻底脱离土匪习气,遵守救国军的纪律,不得扰民。第二,必须接受整编和政治教育(文化学习的升级版)。第三,队伍必须打散,不能保持独立建制。那头目见雷炎年纪虽轻,但态度坚决,思路清晰,手下也兵强马壮(相对他们而言),最终接受了条件。这支土匪队伍被彻底打散,人员经过甄别后,分别编入战斗排和辅助班。

到十月底,野狼峪的暂编特别支队,己经膨胀到了一百五十余人!虽然队伍成分复杂,装备依然混杂(新增人员带来了更多五花八门的武器),但核心骨架坚实,经过整编和初步磨合,己经初步形成战斗力。

雷炎适时地将支队升级为 “救国军第一支队” ,自任支队长,赵世勋任副支队长。下设一个战斗连(由原战斗排扩充,铁牛任连长),侦察排(刘黑子任排长),警卫后勤排(王虎任排长),以及一个新兵训练队(由根生负责,主要训练新加入的士兵)。

实力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机遇。

一天,刘黑子带回一个重要的消息:他们在北面一百多里外的山区活动时,接触到了一支八路军的游击队!对方大约五六十人,装备一般,但纪律很好,对当地群众秋毫无犯。对方的负责人听说他们是雷霆军长旧部,表示了友好,并愿意进行进一步接触。

几乎在同一时间,派往山外侦察的士兵也带回了一个穿着长衫、自称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特派员的人。此人带来了游击司令李振国的亲笔信和委任状,信中高度“赞扬”了雷炎等人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功绩”,并正式委任雷炎为“鲁苏战区游击第二支队司令”,军衔上校,许诺提供弹药粮饷,要求雷炎部接受改编,听从战区统一指挥。

八路军的橄榄枝,国民党的委任状,几乎同时摆在了雷炎的面前。

野狼峪,这个深山里不起眼的营地,第一次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了那个额角带着疤痕、目光沉静的年轻支队长身上。

是选择与纪律严明、同样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合作?还是接受国民党政府的正式委任,获取可能的名分和补给?抑或是……走第三条路?

雷炎知道,这个抉择,将决定这支新生队伍未来的方向和命运。他必须慎重,也必须果断。

南派的神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W6T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铁血雷霆:我是少军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W6TC/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