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北上之路
有了靖王的明确支持和特批的首批“商茶引”,沈清辞雷厉风行地行动起来。
资金是首要问题。沈家能动用的现银加上部分“汇通票”吸纳的资金,仍不足以覆盖庞大的引税和首批收购、运输成本。沈清辞按照计划,开始联络其他商家。
出乎她意料的是,尽管“商茶饮”利润,但大多数商家听闻其中风险和高额投入后,都持观望态度,婉拒了合作的提议。唯有两家与沈家素有往来、且颇具胆识的中等商号,在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投入部分资金,占一小股,共同承担风险。
“小姐,看来大家都被这阵势吓住了。”周管家叹道。资金缺口比预想的还要大。
沈清辞并未气馁,她将目光投向了顾家。
顾长渊似乎早就料到她会来,在她递上拜帖的当天,便热情地在她名下的一处别苑接待了她。
“沈姑娘终于想起顾某了。”顾长渊摇着折扇,笑容依旧风流倜傥,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郑重。
“顾家主说笑了。”沈清辞开门见山,“王爷推行商茶引,意在开辟利国利民之新路。沈家能力有限,尤其在北上渠道一事上,还需仰仗顾家之力。不知顾家主可有意参与?”
顾长渊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慢条斯理地品了口茶,方才笑道:“姑娘好魄力,竟真将这千斤重担接了下来。顾某佩服。只是不知,姑娘所谓的‘参与’,是何章程?”
沈清辞取出早己拟好的合作草案:“沈家负责茶叶收购、品质把控以及与王爷衙门的对接,并承担主要资金和风险。顾家负责提供北上的可靠商路、运输护卫以及边境榷场的销售网络。利润分配,按投入与承担风险的比例,沈家占七,顾家占三。”
“三七?”顾长渊挑眉,似笑非笑,“沈姑娘,这北地商路,盗匪如毛,关卡林立,打点各方,所费不赀。更别提边境榷场龙蛇混杂,若无我顾家多年经营的人脉,姑娘的茶叶恐怕连榷场的门都进不去。三成……是否太过苛待我顾家了?”
“顾家主此言差矣。”沈清辞神色不变,“此乃王爷特许的‘商茶引’,合法合规,沿途关卡自有王爷关照,风险己大大降低。顾家出渠道与人手,无需承担引税与收购的巨大资金压力,三成利润,己是公允。况且……”
她话锋一转,目光清亮地看向顾长渊:“此乃首批商茶引,意义非凡。若能成功,日后规模扩大,王爷论功行赏,顾家所得,又岂止是这三成利润?顾家主是做大生意的人,当知‘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之别。”
她在提醒顾长渊,这是在靖王面前表现的机会,眼光要放长远。
顾长渊沉默了片刻,手中折扇开合数次,最终“啪”地一声合上,笑道:“好!沈姑娘快人快语,顾某若再斤斤计较,倒显得小家子气了。三七便三七!顾家愿与沈家精诚合作,共襄盛举!”
他答应得如此爽快,反而让沈清辞心中更加警惕。但眼下,打通北上渠道是当务之急,她也只能暂且按下疑虑。
“合作愉快。”沈清辞端起茶杯。
有了顾家的加入,资金和渠道两大难题迎刃而解。沈清辞立刻投入紧张的筹备工作。她亲自带人前往江南几个主要产茶区,凭借沈家的信誉和充足的定金,以略高于市价的价格,与数十家信誉良好的茶农签订了长期收购协议,确保了稳定且高品质的货源。
同时,她严格把控茶叶的加工和包装环节,借鉴现代理念,设计了统一的、带有防伪标记的包装,并制定了严格的质量标准。
靖王府那边也给予了大力支持,特批了通关文书,并暗中吩咐沿途关卡给予便利。
两个月后,一切准备就绪。
初秋时节,一支规模庞大的商队在临安码头集结完毕。数十辆满载着紧压茶砖的马车整齐排列,护卫人员除了沈家和另外两家参股商号的人手,更多的是顾家派来的、经验丰富的北地行商和护卫,他们神情彪悍,眼神锐利,显然都是好手。
沈清辞亲自前来送行。负责此次北运的,是周管家和顾家的一位大掌柜,姓胡,是个在北地跑了十几年的老江湖。
“周叔,胡掌柜,此行千山万水,诸多艰险,一切就拜托二位了!”沈清辞郑重道。
“小姐放心,老朽定不辱命!”周管家神色肃然。
“沈东家放心,有胡某在,保管这批货平平安安送到榷场!”胡掌柜拍着胸脯保证,眼神却若有深意地瞟了一眼旁边的顾家护卫首领。
沈清辞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明了,这北上之路,恐怕不会太平。她私下又叮嘱了周管家和张猛派去的几名沈家心腹,务必提高警惕,不仅要防外贼,更要留意内部。
“出发!”
随着一声号令,庞大的商队缓缓启动,沿着运河一路北上,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
沈清辞站在码头上,秋风吹动她的衣袂,带来一丝凉意。
她知道,这只是开始。商队北上,如同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必将激起无数涟漪。朝廷的反对派、北地的各方势力、乃至看似合作的顾家……无数双眼睛都在盯着这支队伍。
沈家的命运,江南茶政革新的成败,乃至靖王的威望,都系于这支北上的商队之上。
她转身,目光坚定。
无论前路如何,她都必须走下去。
---
曾经渡劫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77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