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日的黎明,当第一缕微光刺破王家沟上空的阴霾,照亮村东头隔离区那片死寂的茅草屋时,一个微弱却清晰可辨的变化,如同早春的第一声惊雷,震动了整个村庄。
一、黎明曙光
连日来弥漫在空气中的绝望与恐惧,似乎被这晨光悄然驱散了几分。隔离区内,持续了多日的高热呻吟声,竟奇迹般地减弱了。
取而代之的,是几声虚弱却带着生机的咳嗽,以及从屋内传来的、细若游丝却真实存在的索要水喝的请求。
"水...给我点水..."
"娘,我饿..."
这些微弱的声音,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
二、喜讯传来
张铁匠是第一个公开宣告奇迹的人。这个曾因妻子被隔离而险些与石头动手的汉子,此刻却红着眼圈,踉跄着冲出隔离区,对着空无一人的村道嘶声大喊:
"退了!退了!我家婆娘...高热退了!脖子上的肿包也消下去不少!她能认出我来了!"
这声呼喊,如同在死水中投入巨石。
紧接着,李寡妇也哭着跑来,语无伦次地告诉每一个她能遇到的人:
"娃...我娃能喝下米汤了!昨晚还说明话,今早睁眼叫娘了!"
三、数据为证
小芳强压住内心的巨大波澜,立刻让石头和几位识字的青年系统记录下这些变化。
他们在粗麻纸上画出简单的表格,记录每个病患的体温、症状变化。
数据清晰地显示:
· 第七日,新增病例降至三人
· 第八日,新增一人,且为轻症
· 第九日和第十日,再无新增病例
· 最早接受治疗的轻症患者中,己有超过十人临床康复
更令人振奋的是,就连病情最重、曾被神婆断言"没救"的村长王老顺,虽然依旧虚弱,但持续的高热竟然退去,陷入了平稳的沉睡。
西、民心所向
铁一般的数据和活生生的人证,瞬间击碎了所有谣言和恐惧的壁垒。
曾经被神婆蛊惑、参与围堵隔离区的村民,此刻羞愧难当。他们聚在王老倔家的院门外,低声议论着:
"芳姑娘...是真有本事啊!咱们当初真是猪油蒙了心!"
"要不是她当机立断,把病人隔开,又熬那些苦药汤子,咱们村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感激的浪潮迅速转化为实际行动。先前冷眼旁观的村民,主动加入了清洁队伍;家中有存粮的,默默将米粮送到绣坊;之前对"公中钱"颇有微词的人,此刻也闭口不言。
五、神婆溃败
而神婆李仙姑,此刻则成了过街老鼠。她家的门窗紧闭,但挡不住村民的愤怒。
有人在她家门口泼洒粪水,有人用石子砸她的窗户,更有被她"预言"必死却活下来的病患家属,堵在门口高声咒骂。
往日里被她愚弄的信徒,此刻调转矛头,成为抨击她最猛烈的人。
最终,在一个深夜,她灰溜溜地收拾细软,在村民的唾骂声中逃离了王家沟,不知所踪。
六、权威转移
王老倔和"母老虎"的态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
王老倔蹲在门槛上,看着儿子石头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善后工作,看着儿媳小芳被众人簇拥着询问后续调养方法,他第一次没有出声干涉。
母老虎更是彻底变了一副面孔,她甚至主动熬了红糖水,端给小芳,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讨好:
"芳...芳丫头,累坏了吧?快喝点水歇歇。家里...家里多亏了有你。"
七、疫后重建
疫情得到控制,但小芳并未松懈。她深知,真正的奇迹不是神迹,而是科学方法与集体行动的结合。
她推出了"疫后恢复三条":
1. 康复观察期:己退热者需再隔离观察五日
2. 环境大扫除:组织全村清理卫生死角
3. 增强体质:建议村民饮食增加营养
这些措施简单易行,得到了村民的一致拥护和执行。
八、新的开始
夕阳下,小芳和石头再次站上村边那块属于他们自己的宅基地。
眼前的山村,虽然依旧残留着瘟疫肆虐的痕迹,但空气中己经充满了新生的希望。炊烟再次袅袅升起,孩童的嬉笑声重新在村巷中回荡。
"石头哥,"小芳望着远方,目光深邃,"这场瘟疫,像一场烈火。它烧掉了许多生命,但也烧尽了村里的沉疴积弊。"
石头紧紧握住她的手,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曼卿,经此一役,再也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了。等开春,咱们就动工,把这新家盖起来!"
小芳点点头。她知道,奇迹的诞生,不仅仅在于遏制了一场瘟疫,更在于唤醒了一个村庄的理性与勇气。
脚下的地基,从未如此坚实;前方的路,也从未如此清晰。
王家沟的明天,正在这片历经磨难的土地上,悄然绽放。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童养媳不喝孟婆汤》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8V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