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根粗糙、布满蜂窝状气孔和杂质,却代表着从零到一突破的铁条,被王锐像捧着绝世珍宝般,紧紧攥在唯一完好的右手中。独眼里浑浊的泪水混合着脸上的煤灰,淌下两道泥泞的痕迹。他没有擦拭,只是死死盯着那铁条,仿佛要将它烙进瞳孔深处。
洞内短暂的狂喜过后,是更加沉重的静默。希望带来了力量,也带来了更清晰的责任和压力。这根铁条仅仅是开始,距离变成能砍杀敌人的利刃,还有漫漫长路。
李涛肩头的伤口在持续的劳累和低烧下,恶化得更快了。赵婉儿拆开包扎时,发现脓液增多,周围皮肤红肿发烫。她咬着下唇,用新采来的、具有更强消炎作用的草药重新敷上,动作轻柔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
“李头儿,你必须休息!”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异常坚定,“再这样下去,这条胳膊……可能就真的保不住了!”
李涛靠在冰冷的岩壁上,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全是虚汗。他看了一眼那根铁条,又看了看周围一双双饱含期待与担忧的眼睛,终于缓缓点了点头。
“王锐,”他的声音虚弱,却依旧清晰,“铁条……交给你。带着还能动的人,想办法……把它弄成能用的东西。不要急,一点一点来。”
王锐重重点头,独眼中燃烧着近乎偏执的火焰:“你放心!老子就是用手抠,用牙啃,也给你抠出把刀来!”
接下来的日子,水帘洞的重心彻底转移。李涛在赵婉儿的强制命令下,被迫卧床休息,高烧反复,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但在清醒时,他依旧会听取陈石头和王锐的汇报,给出关键的指示。
王锐成了洞内最忙碌的人。他将那根铁条视为圣物,带着几个手脚最稳、也最肯下力气的老兵和新丁,开始了极其原始的锻造。没有铁砧,就用一块表面相对平整的坚硬岩石代替;没有合适的锤子,就用那柄卷了刃的铁锤勉强敲打;没有钳子,就用湿木头夹着烧红的铁料操作。
过程充满了挫败。铁料杂质太多,延展性极差,加热时容易碎裂,锻打时火星西溅,却难以改变形状。第一次回火尝试,因为温度控制不当,那根好不容易锻打出一点刀形的铁条首接断裂成了两截。
王锐看着断掉的铁条,沉默了整整一个时辰,独眼里布满了血丝。没有人敢上前打扰。
第二天,他哑着嗓子,红着眼睛,捡起那两截断铁,只说了一个字:“……磨。”
他将其中一截断铁固定在岩石上,用找到的最坚硬的石块,蘸着水,开始一下、一下、极其缓慢而耐心地磨。没有砂轮,没有锉刀,只有最原始的摩擦。这是一个笨拙到令人绝望的方法,却也是他们唯一的方法。
另一些人则在陈石头的带领下,继续外出。他们的任务更加明确:寻找更多、品位更高的铁矿石,寻找适合制作木炭的硬木,寻找一切可能用于改进锻造的工具或材料。风险依旧存在,清军的巡逻队和关卡像一张无形的网,但他们行动更加小心,目标更加明确。
赵婉儿除了照顾李涛和其他伤员,也开始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新的尝试。她用黏土制作了更多、形态各异的坩埚和耐火砖,试图改进冶炼炉。她甚至带着几个妇人,在瀑布下方的水潭边,利用水流的力量,搭建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可以带动石锤起落的水力装置雏形,希望能用来破碎矿石,节省人力。
时间在枯燥的磨砺、危险的探索和不断的失败尝试中悄然流逝。
十天后,李涛的高烧终于退了。肩头的伤口虽然依旧狰狞,一缕清风追追梦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但化脓的情况得到了控制,开始有新的肉芽组织生长。他恢复意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王锐的“作品”。
在洞内那处被烟火熏得发黑的角落里,王锐正佝偻着背,用一块磨得光滑了许多的石片,蘸着水,小心翼翼地打磨着手中一截不到一尺长的、泛着幽暗金属光泽的铁条。他的动作专注而虔诚,仿佛在雕琢一件绝世艺术品。那铁条己经初具刀形,虽然依旧粗糙,布满手工打磨的痕迹,但刃口处己经显露出了一丝寒意。
看到李涛过来,王锐抬起头,布满血丝的独眼里,竟然有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他将那半成品递过来,声音沙哑:“李头儿,你看……像那么回事了吧?”
李涛接过。入手沉甸,触感冰冷。他用手指轻轻拂过那粗糙的刃口,虽然远未锋利,但己经能感受到金属特有的质感。这不仅仅是铁,这是意志的结晶。
“像。”李涛点头,将“刀”递还给王锐,“把它磨利。”
又过了五天,当王锐将一把长约八寸、形制粗糙、但刃口闪烁着真正寒光的短刃,郑重地交到李涛手中时,整个水帘洞再次沸腾了!
这把短刃,刀身布满手工捶打和打磨的痕迹,刀柄用坚韧的藤条紧紧缠绕,甚至没有刀镡,简陋得近乎原始。但它是一把真正的、可以杀敌的刀!
李涛握紧刀柄,感受着那沉甸甸的分量和冰冷的触感,缓缓挥动了一下。刀锋破开空气,发出微弱的嘶鸣。
“它还没有饮过血。”李涛看着王锐,看着周围所有激动不己的人,“它的第一口血,必须由敌人的咽喉来喂。”
希望,在这一刻,终于从虚无的概念,变成了可以握在手中的、冰冷而坚硬的力量。
这把被命名为“砺刃”的短刀,成了破虏营新的精神象征。它被轮流传递,每一个还能战斗的人,都渴望能成为第一个用它杀敌的人。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后续的锻造工作虽然依旧艰难,但方向己经明确。他们开始尝试制作箭簇,制作短矛的头,甚至尝试修复那几支乌铳上损坏的零件。陈石头带人找到了一处品位更高的露天铁矿苗,虽然开采困难,但提供了更稳定的原料来源。赵婉儿的水力碎石装置也初见成效,大大减轻了矿石预处理的负担。
水帘洞,这个曾经只能被动藏身的洞穴,正在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速度,转变为一个具备初步生产和防御能力的秘密基地。
然而,外部的压力从未减轻。陈石头的侦察队带回的消息越来越不容乐观。清军新任的指挥官显然手段更加老辣,他不急于进山清剿,而是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加大了对外围村落的控制,严格封锁物资流入山区,同时派出了更多的精锐夜不收(侦察兵),像篝火旁的狼群一样,不断试探、压缩着破虏营的活动空间。
“他们在逼我们出去,或者……饿死我们。”陈石头脸色凝重地汇报。
李涛抚摸着腰间那柄粗糙的“砺刃”,眼神冰冷。
被动躲藏,只有死路一条。砺刃既成,岂能永藏鞘中?
他看向洞外,瀑布轰鸣依旧。
“我们需要一场胜利。”李涛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铁石般的决心,“一场能打破封锁,获取补给,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这把刚刚磨出的刀,真正见血的胜利。”
目标,在哪里?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地图上,那代表着清军物资补给线的、蜿蜒的虚线。
砺刃初成,渴饮敌血。
(http://www.220book.com/book/W8X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