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楚的消息传到临淄时,齐国的宫殿里正飘着靡靡之音。齐王田建斜倚在铺着狐裘的软榻上,看着舞姬们轻盈的身影,手中的酒樽晃出琥珀色的酒液。他身边的后胜——既是国相,也是他的舅父,正唾沫横飞地说着秦国如何“感恩”齐国的中立,又送来多少金银珠宝。
“大王您看,”后胜献宝似的捧上一串明珠,“这是秦王特意让人从楚国搜罗来的,说是只有齐国的宫殿才配得上这般宝物。”
田建眯着眼睛,接过明珠对着阳光照了照,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嬴政倒是懂事。想当年,我大齐与秦国立约互不侵犯,如今他灭了韩、赵、魏、楚、燕,果然没动我齐国分毫。”
一旁的太傅淳于越忍不住开口:“大王,秦国狼子野心,岂可轻信?韩、赵、魏、楚、燕相继灭亡,唇亡齿寒,齐国危矣!”他须发皆白,声音因激动而颤抖,“臣恳请大王整顿军备,联络各国残余势力,共抗强秦!”
后胜立刻斥道:“淳于太傅老糊涂了!秦国如今势不可挡,与其鸡蛋碰石头,不如安享太平。秦王说了,只要齐国归顺,大王依旧可以做临淄的王,富贵无忧。”
田建皱了皱眉,显然更倾向于后胜的说法。他自继位以来,从未经历过大战,只知在临淄城中饮酒作乐,哪里有什么抵抗的勇气?“太傅不必多言,”他挥了挥手,“秦国与我无冤无仇,何必自寻烦恼?传令下去,继续与秦国通好,边境不得生事。”
淳于越看着田建昏聩的模样,痛心疾首,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后胜早己被秦国的金银收买,整日在齐王耳边灌输“投降保平安”的论调,齐国的朝堂,早己成了秦国的囊中之物。
消息传到咸阳,嬴政正在御书房看着北方送来的长城进度图。听到田建依旧沉迷享乐,他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意:“田建倒是识趣,省了朕不少功夫。”
傅竹妡正在整理齐国的舆图,闻言轻声道:“齐国看似安稳,实则早己人心涣散。后胜专权,百姓怨声载道,只要我军兵临城下,必能不战而胜。”她顿了顿,“只是……临淄乃是天下名都,若是能保全,最好不要攻城。”
临淄的繁华,她早有耳闻。那里有稷下学宫的百家争鸣,有临淄城的市井喧嚣,有“吹竽鼓瑟,击筑弹琴”的盛景。若是战火蔓延,不知会毁掉多少文明瑰宝。
“朕知道。”嬴政点头,“对齐国,朕打算用‘恩威并施’之法。先派使者去临淄,许以富贵,劝其归顺;若田建执迷不悟,再挥师东进。”他看向长城进度图,“当务之急,还是把长城修好。”
此时的长城工地,己是另一番景象。
朔风凛冽的雁门关上,蒙恬正站在刚筑好的城楼上,望着远方的阴山。城墙己高达五丈,用夯土筑成的墙面坚硬如石,城垛上的士兵穿着黑色甲胄,手持长戟,目光锐利如鹰。
“将军,陇西段的急报。”亲兵捧着竹简跑来,脸上沾着风霜,“祁连山一带遭遇暴雪,积雪没膝,民夫们无法施工,还有不少人冻伤了。”
蒙恬接过竹简,眉头紧锁。陇西段是长城最西端,地势最高,气候最恶劣,施工难度极大。他想起临行前嬴政的嘱托:“长城是大秦的脊梁,哪怕付出再大代价,也要如期完工。”
“传我的令,”蒙恬沉声道,“让陇西的民夫先撤到附近的城镇避雪,冻伤的人立刻送医。另外,从关中调一批棉衣和烈酒过去,务必保证民夫不受冻。”
“可是将军,工期……”
“工期可以延后,但人命不能不顾。”蒙恬打断他,“告诉弟兄们,等雪停了,咱们再加把劲,一定能赶上进度。”
亲兵领命而去,蒙恬转身看向东方。那里,传来夯土的号子声,一声高过一声,在山谷间回荡。民夫们正冒着严寒,将一块块城砖垒在墙基上,他们的额头冒着热气,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霜花。
有个来自楚国的年轻民夫,名叫阿木,正用冻得通红的手搬运石块。他的父亲在灭楚之战中死了,母亲带着妹妹在关中分到了田地,他来修长城,是想挣些钱,回去给妹妹买新衣裳。
“阿木,歇会儿吧。”旁边的老石匠递给他一块干粮,“这天气,硬撑着会出事的。”
阿木摇了摇头,咬了口干粮:“大叔,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秦剑指六合 俺想快点修完长城,早点回家。俺娘说,等长城修好了,匈奴就不敢来了,咱们就能安稳过日子了。”
老石匠看着他冻裂的手,叹了口气:“是啊,安稳过日子……”他来自赵国,亲眼见过匈奴劫掠后的惨状,修长城,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这样的对话,在长城的各个工地上不断上演。民夫们来自不同的国家,说着不同的方言,却有着同一个目标——早日修完长城,过上安稳日子。
傅竹妡收到蒙恬送来的长城进度图时,正在整理各地上报的民生琐事。图上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工程进度:辽东段己完成八成,雁门段完成七成,陇西段完成五成。最让她欣慰的是,民夫的伤亡率比之前降低了许多,这多亏了嬴政下令增设医官、改善食宿。
“看来蒙将军把工地治理得不错。”她将进度图呈给嬴政,“陇西段虽然慢些,但民夫们的士气很高。”
嬴政看着图上蜿蜒的长城轮廓,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蒙恬是员良将,不仅会打仗,还懂得体恤民情。等长城修完,朕要重重赏他。”他顿了顿,“对了,齐国那边有动静吗?”
“后胜又向秦国索要了一批绸缎和美女,”李斯走进来,躬身道,“田建则下令解散了边境的守军,说是‘以示友好’。”
嬴政冷笑一声:“愚蠢。他以为这样就能保住王位?太天真了。”他对李斯道,“让内史腾做好准备,等长城西段完工,就挥师东进,灭了齐国。”
“是。”李斯领命退下。
傅竹妡看着嬴政眼中的锋芒,心里忽然有些感慨。从韩到楚,再到即将灭亡的齐,天下一统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可她知道,统一只是开始,如何治理这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如何让百姓真正安居乐业,才是更艰难的挑战。
这日,傅竹妡收到一封来自长城工地的信,是阿蛮的父亲写的。他在信中说,自己所在的雁门段己经开始铺设路面,用的是新法子——将石灰、沙子、石子混合在一起,加水搅拌后铺在地上,干了之后坚硬如石,雨天也不会泥泞。他还说,工地上的民夫都叫这种路面“秦道”,说比以前的土路好走多了。
“这是……水泥的雏形?”傅竹妡看着信,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她没想到,民夫们在实践中竟摸索出了类似水泥的东西。
她立刻将信呈给嬴政:“大王您看,蒙将军他们在工地上发明了新的铺路法子,比以前的土路结实多了。若是能推广开来,大秦的交通必定大为改善。”
嬴政看着信,也很是高兴:“传旨给蒙恬,让他把这法子记录下来,送到少府监研究。若真能推广,不仅能铺路面,还能加固城墙、修建水利,用处大得很。”
傅竹妡点头,心里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她仿佛看到,一条条宽阔的“秦道”连接着帝国的各个角落,车马穿梭,商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入冬后,第一场大雪覆盖了北方的大地。长城的工地上,民夫们暂时停了工,聚在帐篷里取暖。蒙恬带着酒和肉来看望大家,与民夫们同吃同住,听他们诉说家乡的故事。
“将军,”阿木捧着一碗热酒,“等长城修好了,俺能回家吗?”
蒙恬拍了拍他的肩膀:“能。不仅能回家,朝廷还会给你们分田地、免赋税,让你们好好过日子。”
民夫们欢呼起来,帐篷里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有人唱起了家乡的歌谣,有人说起了家里的妻儿,歌声与笑声混在一起,盖过了外面的风雪声。
临淄的宫殿里,田建也在赏雪。他看着庭院里皑皑的白雪,又饮了一杯酒,对后胜道:“你看这雪景多美,秦国再强,也夺不走我大齐的美景。”
后胜谄媚地附和:“大王说得是。我大齐有山海之险,有鱼盐之利,秦王就算想打,也得掂量掂量。”
他们不知道,此时的咸阳,嬴政正站在长城的全图前,手指己经指向了临淄。灭齐的战车,即将启动。
北风卷着雪花,掠过长城的城垛,发出呼啸的声音。那声音里,有民夫们的期盼,有士兵们的警惕,也有一个帝国即将统一天下的雄浑气息。
傅竹妡站在窗前,看着飘落的雪花,心里忽然无比平静。她知道,齐国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长城的修建,也终将在民夫们的汗水浇灌下完工。
(http://www.220book.com/book/W8X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