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1章 饺子的化学

小说: 舌尖上的化学   作者:学子小熊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舌尖上的化学 http://www.220book.com/book/WARO/ 章节无错乱精修!
 

哈尔滨的风裹着碎冰碴子往领口里钻时,林晓正踮着脚扒着老王饺子馆的木格窗——玻璃上结着大片松针状的冰花,里面的蒸汽像条软乎乎的白丝带,裹着猪肉白菜的香气往她鼻子里钻。她把红色围巾往上拽了拽,鼻尖冻得发红,却舍不得挪开眼睛——老王正站在面案前揉面,蓝布围裙沾着面粉,手掌推着面团来回滚,每一下都带着三十年的沉劲儿,像在跟老伙计较劲。

“晓丫头,冻傻啦?”

门被掀开时撞响了门楣上的铜铃,老王的笑声裹着暖空气涌出来。林晓搓着手蹦进去,指尖刚碰到面案就缩了回来——面案是用老榆木做的,被手温焐得发烫,像块会呼吸的暖玉。她凑过去戳了戳面团,软中带劲的触感弹得指尖发麻:“王叔,你这面团揉得比我实验室的琼脂凝胶还匀!”

老王停下动作,指节敲了敲面案:“琼脂凝胶是啥?我就知道揉够三十分钟,面才敢包馅——你看这筋性。”他捏起一小块面团,扯成半透明的薄皮,“以前我师父说,好面要‘扯得开、收得拢’,今天你倒给我整个‘凝胶’,新鲜。”

林晓笑着接过面团,对着头顶的钨丝灯照:“这可不是新鲜词——小麦粉里的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遇水后会形成面筋网络。你揉面的时候,相当于给蛋白质‘舒筋活血’,让它们交联成更密的网,等下包馅的时候才不会破,煮的时候还能裹住汁儿。”她用指尖弹了下面团,“听这声儿,跟弹钢琴似的,说明面筋己经展开了。”

老王凑过去听,果然听见细微的“叮”一声,眼睛都亮了:“嘿!我揉了三十年面,今天才知道这声儿是蛋白质在‘唱歌’。”

旁边的不锈钢盆里,刚调好的猪肉白菜馅冒着热气。林晓拿起筷子挑了点,鼻尖动了动:“前腿肉,肥三瘦七,白菜挤了八成水,加了半勺香油——对吧?”

老王拍着大腿笑:“你这鼻子比我家那只猫还灵!”

“不是鼻子灵,是化学。”林晓用筷子搅了搅馅,“前腿肉的肌纤维细,脂肪分布均匀,剁的时候容易断裂,释放出肌球蛋白;白菜挤水是怕水分太多,煮的时候馅散汤浑;香油里的脂类能裹住香味分子,不让它们挥发——还有盐,你肯定是顺时针搅的?”

老王点头如捣蒜:“我妈临终前还念叨,搅馅要顺时针,不然‘泄’。”

“那是因为盐会让肌球蛋白变性,展开成线性结构。顺时针搅能让这些蛋白质单向交联,像织了张网,把水分、油脂全锁住。”林晓捏起一团馅,“你看,不黏手,还抱团——这网织成了。”

老王抓过馅捏了捏,果然比刚才更紧实:“原来我妈不是迷信,是把化学刻在骨子里了。”他掀开煤炉上的锅,沸水“咕嘟咕嘟”翻着花,“那你说,煮饺子为啥要加两次冷水?我以前就知道这么做,说不上道理。”

林晓凑到锅边,蒸汽糊了她的眼镜:“淀粉糊化要慢慢来——水开的时候温度太高,饺子皮表面的淀粉会快速糊化,形成硬壳,里面的馅还没熟。加冷水能降温,让热量慢慢渗进去,同时让淀粉充分膨胀,这样皮筋道,馅也熟得匀。”

老王恍然大悟:“难怪我煮的饺子从来没破过!原来不是我手艺好,是化学在帮我。”

“是手艺里藏着化学。”林晓擦了擦眼镜,窗外的雪下得更密了,“对了王叔,冰雪节今晚开始吧?我想去看冰雕。”

老王摘下墙上的羽绒服,毛领上沾着去年的雪渍:“我带你去——哈尔滨的晚上能冻掉耳朵,你第一次来,别迷路。”

中央大街的冰雕亮起来时,林晓觉得自己掉进了水晶宫。十二生肖的冰像立在街两旁,老鼠的尾巴翘得老高,牛的角尖挂着冰棱,龙的鳞片用刀刻得根根分明,灯光从里面透出来,红的、蓝的、绿的,把雪片染成了彩色。她举着马迭尔冰棍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奶香味裹着寒气钻进口腔,连眉毛都沾了霜:“王叔你看!这冰棍在室外化得慢!”

老王搓着手笑:“湿度低,蒸发吸热少——你这化学脑袋,到哪都能用上。”

林晓正想说话,忽然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淡淡的咸苦味,像她实验室里的亚硝酸钠。她皱着眉转头,看见冰雕群后面蹲着个穿黑羽绒服的男人,帽檐压得低,正往一个黑色包裹里塞东西。包裹上凝着水珠,她凑过去,指尖刚碰到布料就缩了回来——黏糊糊的,像融化的冰,但带着股说不出的刺鼻。

“你干什么?”

男人突然回头,帽檐下的眼睛像冰锥。林晓吓了一跳,赶紧掏出手机拍照——闪光灯亮的瞬间,男人骂了句脏话,冲过来抢手机。她转身就跑,雪地上滑,差点摔在冰雕上,手腕却被人拽住,往冰墙上撞。

“放手!救命!”

话音未落,一只粗糙的手抓住了男人的手腕,往后一拧。男人疼得叫出声,被按在冰雕上——是老王!他喘着气,手按在男人背上:“小兔崽子,敢动我闺女?”

“我不是你闺女!”林晓揉着发红的手腕,却看见老王的耳尖冻得发紫,心里一暖。

周围的游客围过来,有人报警。警察掀开包裹时,林晓凑过去——几包白色粉末,用透明塑料袋装着,上面印着“亚硝酸钠”的字样。男人耷拉着脑袋交代:“有人雇我把这玩意撒进冰雪节的免费饺子摊……说要让大家知道吃饺子的危害。”

林晓的眉毛拧成结:“亚硝酸钠是防腐剂,但国家规定每公斤饺子里不能超过克——正规商家根本不会用。它有毒,吃多了会致癌,但好饺子靠的是手艺,不是添加剂!”

老王啐了一口:“缺德玩意!我做了三十年饺子,从来不用这破东西——好馅要靠鲜,好面要靠揉,化学是帮忙的,不是害人的!”

警察把男人押走时,林晓看着老王的手——刚才拧男人手腕时,他的指节蹭破了皮,渗着血。她掏出随身带的消毒棉,帮他擦:“王叔,疼吗?”

老王笑着摇头:“当年我在东北兵团,跟人抢饭吃,比这狠多了。”他抬头看了眼天上的雪,“走,回去吃饺子——我给你煮碗热乎的,加俩糖蒜。”

饺子馆的灯还亮着,煤炉上的锅“咕嘟咕嘟”煮着饺子。林晓坐在桌前,看着老王端上来的盘子——饺子白胖胖的,沾着醋,咬一口,猪肉的香和白菜的甜混着汁水流出来,暖得喉咙发颤。老王坐在对面,鼻尖沾着面粉,眼睛里带着笑:“怎么样?比冰雪节的免费饺子香吧?”

林晓点头,嘴里塞着饺子说不出话。她突然想起包里的笔记本,翻开来写下:“饺子的化学,是揉面时蛋白质的交联,是调馅时盐的魔法,是煮饺子时冷水的智慧——更是手艺人的初心。好的食物从不需要添加剂,因为最珍贵的配方,是对食材的尊重,对工艺的坚持。”

老王凑过去看,字里行间还沾着面粉:“这是你论文的内容?”

“第二十一章,饺子的化学。”林晓合上笔记本,夹起一个饺子往老王碗里放,“王叔,你是我的‘化学顾问’。”

老王笑着接过,咬了一口:“顾问不敢当,能给你煮饺子就行。”

窗外的雪还在下,冰花在玻璃上开得更密了,像一片白色的森林。林晓看着老王的脸,他的皱纹里藏着三十年的烟火气,像她去世的爸爸——原来最温暖的化学,从来不是实验室里的方程式,是有人愿意为你揉三十年的面,煮一辈子的饺子,把所有的关心都包进白胖胖的皮里,煮成最香的汤。

深夜的饺子馆里,蒸汽还在缭绕。林晓端起碗,喝了口汤——鲜得能把舌头咽下去。她抬头,看见老王正揉面,灯光照在他的背上,像镀了层金。外面的风还在吹,但饺子馆里暖得像春天,连雪片飘进来的瞬间,都变成了温柔的水汽。

“王叔,再给我盛一碗!”

“哎,来了——多加点醋啊!”

笑声裹着香气飘出去,融进哈尔滨的雪夜里,变成了最甜的化学方程式。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舌尖上的化学

    (http://www.220book.com/book/WARO/)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舌尖上的化学 http://www.220book.com/book/WARO/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