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7章 第卅二波混战

小说: 19人联盟   作者:梁山好汉123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19人联盟 http://www.220book.com/book/WEFN/ 章节无错乱精修!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的夏雨,是裹着祁山的泥泞来的。六月的雨下得没个停,把祁山堡外的山道泡成了烂泥塘,诸葛亮新造的“木牛流马”正踩着泥印往营里运粮,车轮碾过的痕迹里,还混着去年混战留下的箭镞——这是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的年头,三国的角力在陇右反复拉扯,算到这一回,己是第卅二波混战。没人再去数前卅一波埋了多少尸骨、断了多少粮道,只看祁山堡城头新换的“魏”字旗被雨水打湿,贴在旗杆上沉甸甸的,就知道这一次,刀光要划破雨幕,扎进陇右的粮囤里。

守祁山堡的是曹魏雍州刺史郭淮。这位西十一岁的将领正站在箭楼里,手指擦着窗棂上的雨痕,目光穿过密匝匝的雨丝,落在远处蜀军大营的“汉”字旗上——旗角下,诸葛亮的西轮车停在避雨的棚子下,羽扇偶尔抬起,指点着士兵调整木牛流马的队列。“将军,蜀军的木牛牛马往卤城运粮了!”副将孙礼顶着蓑衣跑进来,手里的竹简被雨水泡得发皱,“是魏延和高翔领的兵,足足三千人,还带着新造的‘连弩车’护粮!”

郭淮没回头,只从齿缝里挤出一声冷哼。他太清楚诸葛亮的心思——前两次北伐缺粮退军,这次造了木牛流马运粮,就是想在陇右久留;祁山堡是曹魏在陇右的粮道枢纽,丢了它,天水、南安的魏军就得断粮,诸葛亮这是想掐着曹魏的粮脖子打。“让斥候盯着卤城方向,记清木牛流马的运粮路线。”他顿了顿,指了指墙角堆着的麻袋,“再让伙房把炒焦的麦麸和石灰混在一起,装到布袋里——等蜀军粮队经过西山口,就往下扔,眯了他们的眼,抢几车粮回来。”

孙礼刚要转身,东北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不是蜀军的——蜀军多步兵,马蹄声散;这声音沉得像闷雷,是司马懿从长安调来的援军。郭淮眯眼细看,打头的是个穿黑甲的老将,长枪斜挎在背上,是司马懿的副将张郃。“伯济!仲达大人让我带两万骑兵来助你!”张郃勒住马,声音隔着雨幕传过来,甲胄上的雨水顺着甲片往下淌,在脚边积成了小水洼——他是冒雨从天水赶来的,走了一天一夜,马腿上都沾着泥疙瘩。

郭淮心里松了口气,却又揪紧了——祁山堡里只有五千守军,张郃带来的骑兵是救兵,可也把蜀军的注意力全引到了粮道上。他刚想让张郃把骑兵埋伏在西山口,箭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是斥候连滚带爬跑进来:“将军!南边……南边来了一队人马,打着‘吴’字旗!”

“吴?”郭淮愣了愣。孙权去年刚派全琮搅了陈仓的局,怎么又把兵派到陇右来了?他快步走下箭楼,拿起千里镜——镜片里看得清楚,那队人马也就两千人,个个披着防潮的油布甲,手里拿着弯刀,是东吴的“交州兵”;领头的是个络腮胡将领,是交州刺史吕岱的副将唐咨,正指挥士兵在祁山堡南侧的山坳里扎营。

唐咨的队伍没靠近蜀军,也没攻打魏军,就那么在山坳里搭起了避雨棚,营门口插着的“吴”字旗在雨里耷拉着,像是在等着看魏蜀厮杀。郭淮心里顿时明白了——这第卅二波混战,根本不是魏蜀两家的事,是三方搅局:诸葛亮想抢祁山堡断曹魏粮道;司马懿想借守祁山堡稳住陇右,顺便攥住雍州兵权;孙权派唐咨来,是想盯着魏军——要是曹魏败了,就抢陇右的粮囤;要是蜀军败了,就趁机把交州兵安在陇右,跟蜀国分一杯羹。

这就是建兴九年的陇右:北伐的想掐粮道,掌权的想稳地盘,搅局的想捡便宜,没人是真正的朋友,也没人是彻底的敌人,大家都像盯着粮囤的老鼠,既要偷粮,又得防着别人先下嘴。

入夜时分,雨下得更急了。祁山堡的城墙上,士兵们披着蓑衣巡逻,手里的长枪杆上都裹着布,怕碰出声响惊动蜀军。郭淮站在城门口,看着张郃的骑兵在堡外的空地上扎营,篝火堆被雨浇得冒着浓烟,把半边天熏得发黑。突然,西南方向传来一阵哨声——不是魏军的铜哨(短促),也不是蜀军的竹哨(细长),是那种带着岭南调子的骨哨声。

“是交州兵的哨声!”郭淮皱起眉。他早听说交州兵擅长夜袭,还喜欢用骨哨传信号,唐咨这是想趁雨夜偷祁山堡的粮囤?没等他想明白,城楼下就传来“扑通”声,是交州兵踩着泥水路摸过来,手里的弯刀裹着布,正往城墙上爬——他们脚底板绑着防滑的茅草,爬墙比猴子还快。“孙礼!你带一千人守粮囤,别让交州兵偷了粮!”郭淮的声音压得很低,却透着急,“张郃将军!你领五千骑兵从北门绕出去,绕到山坳后,把交州兵的退路堵了——记住,别硬拼,把他们逼回山坳就行!”

张郃攥着长枪,眼睛亮得吓人:“放心!这点岭南毛贼,还不够咱们骑兵追的!”说着翻身上马,五千骑兵披着蓑衣,悄没声地冲出门洞,马蹄踏在泥地里,只发出闷乎乎的声响。交州兵本想趁雨夜爬城偷粮,没料到魏军有骑兵绕后,刚爬上来几个,就被城上的士兵推了下去,山坳里的交州兵听见马蹄声,顿时乱了——他们擅长爬墙偷东西,在泥地里跑不过骑兵,被张郃的人一堵,只能往山坳深处退。

可这边刚把交州兵逼回山坳,西山口又出事了。斥候跌跌撞撞跑回来报:“将军!蜀军粮队改道了!魏延带着连弩车,往祁山堡东侧的上邽去了——上邽是咱们的大粮囤啊!”

郭淮心里“咯噔”一下——上邽的粮囤存着陇右半年的军粮,要是被蜀军抢了,魏军不用打就得退军。他刚要让孙礼领人去守上邽,又有斥候来报:“将军!唐咨的交州兵动了!他们也往上邽去了,像是想跟蜀军抢粮!”

郭淮站在箭楼里,看着雨幕里模糊的山道,突然笑了——唐咨这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蜀军抢粮,他就跟着抢;要是蜀军跟魏军打起来,他就趁乱捞一把。他转头对张郃说:“老将军,咱们也往上邽去——让蜀军和交州兵先斗,咱们坐收渔利。”

第二天清晨,雨终于小了。上邽的粮仓外,早己乱成一团。魏延的蜀军刚把粮囤的门撬开,唐咨的交州兵就冲了过来,双方拿着刀枪在粮囤前厮杀,麦麸撒了一地,混着雨水和成了泥糊。郭淮和张郃带着人马躲在远处的山坡上,看着下面打得热闹——蜀军的连弩车厉害,交州兵却灵活,你射我躲,谁也占不到便宜。

“将军,诸葛亮派人来下战书了!”孙礼捧着一封绢书跑过来,上面的字被雨水浸得有些模糊,却能看清核心:“今日午时,上邽城外的土坡,阵前对决。你若赢,蜀军退军;你若输,上邽粮囤归蜀——别让你陇右的弟兄们饿着肚子打仗。”

郭淮看了一眼,冷笑一声——诸葛亮这是怕粮囤被交州兵搅乱,想速战速决。魏军骑兵厉害,蜀军步兵强,对决在开阔地打,魏军占优势。可他刚要答应,张郃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书信:“伯济,仲达大人的命令!”

信上的字迹工整,却透着谨慎:“诸葛亮的木牛流马藏了后手,卤城还有伏兵;唐咨的交州兵只是试探,后面可能有吴军主力;上邽粮囤可弃,别跟蜀军死拼——等我从长安调兵来,再一起收拾他们。”

郭淮捏着信纸,指节泛白。他懂司马懿的意思——这第卅二波混战,犯不着为了上邽的粮囤跟诸葛亮死磕。诸葛亮想要粮,就让他抢;唐咨想搅局,就让他闹;曹魏的粮能从关中运,丢了上邽不算什么,等兵力齐了,再把粮囤抢回来。可他心里堵得慌——上邽粮囤外,还有不少百姓在帮魏军晒粮,要是蜀军和交州兵打起来,百姓们就得遭殃;祁山堡里跟着他的士兵,不少是陇右本地人,家里就等着上邽的粮过日子,怎么能说弃就弃?

“将军,要不……我去跟魏延对决?”张郃看出了他的心思,低声说,“我跟蜀军打过仗,知道他们的路数,未必输给他。”

郭淮拍了拍他的肩膀,没说话。他走到山坡边,看着下面粮囤前厮杀的人——有个老农夫抱着一袋麦种,躲在粮囤后面哭,怕麦种被踩烂;有个年轻的蜀军士兵,手里拿着半块干饼,舍不得吃,藏在怀里,想留给营里的弟兄。郭淮鼻子一酸——不管是魏军、蜀军还是交州兵,说到底都是想让跟着自己的人有口饭吃,没必要拼得你死我活。

当天上午,郭淮让人给诸葛亮回了信:同意对决。又让人给唐咨送了话——要是敢插手对决,魏军就先打交州兵。然后他把孙礼叫到身边,低声吩咐:“你带一千人,趁着蜀军和交州兵停战,把上邽的百姓往天水送——走小路,别让他们卷进厮杀里。”

孙礼愣了:“将军,那你和张郃将军呢?”

“我们去跟魏延对决。”郭淮的声音很轻,却很坚定,“能赢,就保住粮囤;赢不了,等百姓走远了,咱们再退。”

孙礼还想劝,郭淮摆了摆手:“这是命令。百姓没事,比什么都重要。”

当天午时,上邽城外的土坡。雨停了,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把泥地晒得冒热气。

郭淮骑着马,手里拿着环首刀,穿着一身银甲——那是他父亲郭缊当年守雁门时穿的甲,甲片上还有匈奴人砍过的痕迹。魏延骑着一匹黑马,手里拿着大刀,穿着一身青甲,身后跟着一万蜀军,列成了方阵,连弩车排在最前面。远处,交州兵的营寨在山坳里晃;祁山堡的方向,还能看见木牛流马的影子。

“郭将军,陇右的粮,够你守多久?”魏延勒住马,声音洪亮,“今日对决,三回合定胜负——你若输了,把粮囤让出来,别让你手下的弟兄饿肚子。”

郭淮看着他,突然笑了:“魏将军,我守祁山,不是为了粮囤,是为了上邽的百姓——他们种了一年的麦,不能让粮食成了你们厮杀的由头。今日我跟你打,是想让你看看,陇右的兵,不是为了抢粮打仗,是为了护着百姓打仗。”

魏延愣了愣,显然没料到郭淮会这么说。他本以为郭淮会像上次那样,跟自己硬拼硬打,没料到居然提了百姓。

“将军心系百姓,某佩服。”魏延点头,“可军令难违——今日对决,某不会手下留情。”

话音刚落,魏延催马冲了上来。大刀带着风,首劈郭淮的胸口;郭淮举刀格挡,“当”的一声,火星溅在泥地上,烫起一小片白烟。两匹马交错而过,郭淮的披风扫过魏延的马腿,魏延的刀背擦过郭淮的肩膀——第一回合,打了个平手。

第二回合,郭淮主动进攻。他知道魏延力气大,不跟他硬撞,借着马速绕到魏延侧面,刀光往魏延的手腕削;魏延反应快,大刀回挡,却被郭淮的刀划开了袖口,露出里面磨得发亮的护腕。两匹马在土坡上转着圈,兵器碰撞的声音在空旷的坡地上回荡,远处的交州兵都探着头看,唐咨手按在刀柄上,不知道该不该动手。

第三回合,魏延突然变了招式。他把大刀往地上一插,翻身从马背上跳下来,手里抄起旁边的一根木棍,对着郭淮的马腿扫过去——这是想把郭淮从马上掀下来。郭淮没慌,猛地一拽马缰绳,马往前一跃,躲过了木棍;与此同时,他从马背上探身,手里的刀架在了魏延的脖子上。

魏延僵住了。他看着郭淮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没有杀气,只有平静。

“你输了。”郭淮的声音很轻。

魏延咬了咬牙,刚要说话,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是唐咨的交州兵!他们没等对决结束,就朝着蜀军的后阵冲了过去,手里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光,想趁乱抢粮囤!

“唐咨这小人!”魏延气得骂娘,转身就要下令迎敌。郭淮却突然催马过来,刀一指交州兵的方向:“魏将军,先别管他们!”

魏延愣了:“你什么意思?”

“你看那边!”郭淮指了指祁山堡的方向——张郃带着骑兵冲了过来,不是冲蜀军,是朝着交州兵的侧翼撞过去,马蹄踏在泥地里,溅起的泥点糊了交州兵一脸!

一瞬间,土坡乱了。交州兵本想偷袭蜀军,没料到张郃会出手;蜀军刚输了对决,正憋着气,见交州兵来抢粮,立刻列阵迎敌;魏军这边,郭淮带着城防兵冲上去,对着交州兵的后阵砍——三方人马搅在一起,刀光剑影,喊杀声盖过了雨声过后的蝉鸣。

郭淮勒住马,看着眼前的混战,突然觉得好笑。这就是第卅二波混战啊——北伐的想抢粮,却护着粮囤不让别人抢;守城的想保粮,却跟曾经的敌人联手;搅局的想捡便宜,倒成了被两边打的;没有谁是真正的赢家,也没有谁是真正的输家,大家都在这片泥地里拼杀,为了粮,为了百姓,为了能让跟着自己的人活下去。

“魏将军!”郭淮朝着魏延喊,“交州兵是咱们共同的麻烦,先联手把他们赶出去!”

魏延愣了愣,看了看郭淮,又看了看正在和交州兵厮杀的张郃,点了点头:“好!就听你的!”

于是,原本的魏蜀对决,变成了魏、蜀两方联手打吴军。交州兵本就不占优势,被两方人马一围,顿时溃不成军,唐咨带着残兵往岭南逃,跑的时候还喊:“你们等着!俺们交州的兵还会来的!”

等交州兵跑远了,土坡终于静了下来。地上躺满了交州兵的尸体,蜀军和魏军也有伤亡,上邽的粮囤被踩塌了一角,麦麸撒了一地。

魏延看着郭淮,突然笑了:“郭将军,今日多谢了——这粮囤,某不抢了。木牛流马还能运粮,犯不着为了这点粮,让弟兄们白白送命。”

郭淮点了点头。他知道,魏延撤兵是真心——蜀军有了木牛流马,不用靠抢粮过日子;再说,跟魏军联手打退交州兵,也算卖了个人情,以后在陇右对峙,彼此都能留个余地。

当天傍晚,魏延带着蜀军撤了,临走前给郭淮留了一袋蜀地的稻米,说“这米比陇右的麦软,给百姓们尝尝”;张郃看着满地的麦麸,问郭淮:“伯济,咱们这算赢了吗?”

郭淮看着上邽的百姓正收拾粮囤,有个老农夫捧着蜀地的稻米,笑着往士兵手里塞,突然觉得心里暖烘烘的。“算。”他说,“咱们把百姓护好了,把粮囤保住了,还没让弟兄们饿肚子——这就是赢了。”

张郃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看着远处的祁山,心里突然想:下次混战的时候,会不会还有这样的“联手”?会不会还有人记得,粮食是百姓种的,不是用来厮杀的?

风又刮起来了,带着麦麸的香气,吹过土坡。郭淮望着蜀军远去的方向,心中感慨万千。这一场混战,虽以联手击退交州兵告终,但陇右的局势依旧暗流涌动。

数日后,郭淮收到消息,司马懿己率大军抵达长安。他立刻前往长安,向司马懿汇报战况。司马懿听后,微微点头,对郭淮在此次混战中的应对颇为赞赏。

然而,司马懿话锋一转,提及诸葛亮虽此次撤兵,但必定不会放弃北伐。郭淮深知,下一次的交锋或许就在不久之后。

回到祁山堡,郭淮加紧修缮防御工事,同时安抚百姓,鼓励他们继续耕种。他明白,唯有让陇右的百姓安居乐业,才能真正稳固曹魏在陇右的根基。

夜晚,郭淮登上箭楼,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下一次的战火能晚些到来,让这片土地能多一些安宁。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19人联盟

    (http://www.220book.com/book/WEF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19人联盟 http://www.220book.com/book/WEFN/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