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3章 芦苇地里的童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沱江恋曲,资中旧梦 http://www.220book.com/book/WGMF/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沱江恋曲,资中旧梦》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芦苇地里的童年》

沱水如绸绕城流,

芦花似雪满汀洲。

童稚不知光阴速,

一茎苇叶一舟轻。

——题记

沱江到了资中这段,性子便格外温顺起来。江水绿莹莹的,像块上好的翡翠,静静地偎着古城。江湾里生着茫茫一片芦苇,秋深时节,芦花开了,白茫茫的,远看像是给江岸镶了道云边儿。

这片芦苇,是孩子们的天下。

小波赤着脚,踩在的滩涂上。泥巴从脚趾缝里挤出来,凉丝丝的,带着水腥气。他手里攥着刚折的芦杆,回头喊:“快些!日头要落山了!”

后面跟着的燕子,提着褪了色的花布鞋,小心翼翼地避开泥坑。她的羊角辫上,插着几朵芦花,走起路来一颤一颤的。

“等等我嘛!”燕子喘着气,“我娘才给我做的新裤子,弄脏了要挨骂的。”

小波不耐烦地站住,眼睛却还盯着芦苇深处。那里有他们昨儿个才搭好的“密室”——几捆芦苇一围,顶上盖些蒲叶,便是谁也找不着的所在。

芦苇地里别有洞天。

高高密密的苇子,把世界隔成了两个。外头是大人们的天下——有做不完的活计,说不完的规矩;里头却是孩子们的乐土,想怎么野就怎么野。

春来苇芽初发,尖尖的,嫩绿的,孩子们便来寻苇叶。最嫩的,剥开来,有一股清甜的汁水。燕子总舍不得多吃,要用手帕包了,带回去给病中的祖母尝鲜。

“你祖母牙都没了,怎吃得动?”小波笑她。

燕子认真道:“祖母说,她小时候也常来苇塘。她说那时的苇叶,比现在的甜。”

小波不懂,苇叶就是苇叶,哪分什么那时这时的。

夏日苇叶长成了,宽宽的,绿得发亮。孩子们便来包粽子。不是端午,也包。随便寻些糯米,有时甚至是泥巴,用苇叶一裹,麻线一扎,便成了。蒸是不必的,过家家的玩意儿,要的是那个意思。

小波手巧,包的粽子有棱有角。燕子总是学不会,包出来的粽子软塌塌的,没个形状。

“笨死了。”小波嘴上嫌弃,手却不停,一会儿就帮她包了好几个。

最妙的要数秋天。芦花开了,风一吹,漫天飞絮,像是下了一场温柔的雪。这时候,孩子们便来折芦花。长长的秆子,顶着一团雪白,举在手里,比旗子还神气。

有时他们也用芦花扎扫帚。小小的,巴掌大,扫石桌上的落叶,一扫一个准。

“给我祖母炕上扫扫灰。”燕子总是这样说。

小波便多扎几个:“都给你。”

芦苇地里不总是太平。

有一回,几个大孩子来抢地盘。为首的是个黑胖小子,叫铁蛋,比小波高半个头。

“这地方我们要了!”铁蛋叉着腰,很有些山大王的架势。

小波把燕子护在身后,手里的芦杆握得紧紧的:“凭什么?”

“就凭这个!”铁蛋晃了晃拳头。

孩子们都屏住了气。燕子悄悄拉小波的衣角:“算了,让给他们吧。”

小波却不动。眼睛盯着铁蛋,忽然笑了:“敢比试比试吗?”

“比什么?”

小波指指远处的苇丛:“看谁先跑到那棵老柳树,再回来。”

铁蛋撇嘴:“这有什么难!”

可小波加了条件:“得用单脚跳。”

比赛开始了。小波像只灵巧的雀儿,单脚在苇丛间跳跃,又快又稳。铁蛋没跳几步就摔了,啃了一嘴泥。

孩子们哄笑起来。铁蛋涨红了脸,带着人悻悻地走了。

从那以后,小波成了当之无愧的“苇塘王”。

西

苇塘的夜,是另一番光景。

月色好的晚上,孩子们偷偷溜出来,聚在苇丛深处。点一小堆篝火是不敢的,怕走了水,烧了这片宝贝苇子。他们便捉萤火虫,装在玻璃瓶里,一闪一闪的,比灯还亮。

有时什么也不做,就并排躺在干爽的苇叶上,看星星。

“那颗最亮的是织女星。”小波指着天上,“对面那颗是牛郎星。七月七,他们才能见一面。”

燕子问:“为什么只能见一面?”

“因为有天河隔着呀。”

“天河也像沱江这么宽吗?”

“比沱江宽多了。”小波很肯定地说。

燕子不说话了。过了一会儿,她轻轻道:“要是能在天河上架座桥就好了。”

小波笑她傻:“天河上哪有桥?”

“我们可以造一座呀,”燕子认真地说,“用芦苇杆。最长的那些,接起来,一定能从这头架到那头。”

小波便不笑了。他看着满天星斗,忽然觉得,那迢迢银河,或许真能用芦苇架一座桥呢。

芦苇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孩子们在苇塘里慢慢长大。

小波不再满足于搭草窝、捉迷藏了。他学会了用芦苇编蝈蝈笼子,编得精巧极了,能卖钱。一个铜板两个,在集市上很抢手。

燕子也不常来了。她娘说,姑娘家大了,要有姑娘家的样子,不能整天野在外面。

只有苇塘还是老样子。春来苇芽照旧发,秋来芦花照样开。

这天,小波独自在苇塘里编蝈蝈笼。忽然听见脚步声,抬头一看,是燕子。

她长高了不少,辫子剪了,齐耳的短发,显得格外利落。

“我要去省城读书了。”燕子说。

小波“哦”了一声,手里的芦苇秆折断了。

“明天就走。”

两人沉默着。只有风过苇丛的沙沙声,像叹息。

忽然,小波站起来:“你等等。”

他钻进苇丛深处,不一会儿,捧着一架芦苇编的小桥出来。桥身是用最结实的芦秆编的,桥栏上还缀着雪白的芦花。

“给你的。”小波把桥递过去,“架在天河上。”

燕子接过桥,眼睛亮晶晶的。

许多年后,小波成了资中中学的教员。课余,他常带学生们来苇塘写生。

苇塘比以前小了,但芦花还是一样的白,一样的轻。

有个周末,他照例带学生来写生。却见苇塘边站着一个女子,齐耳的短发,在风中轻轻飘动。

是燕子。

她回来了,在省城医院做了几年护士,如今调回资中。

“还记得吗?”燕子指着苇塘笑道,“我们在这里搭草窝,包粽子,看星星。”

小波也笑:“记得。你还说要给天河架桥。”

燕子从包里取出一个小木盒,打开,里面是那架芦苇编的小桥。岁月让它泛黄了,但依然完好。

“我一首留着。”燕子说。

夕阳西下,芦花被染成了金红色。学生们散在苇丛间,画笔沙沙作响。

小波和燕子沿着江岸慢慢走。沱江水静静地流,像一首古老的歌谣。

“我常想,”燕子忽然说,“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该有一片芦苇地。任外面世界怎样变迁,这片芦苇地永远青翠,永远是我们最初的模样。”

小波没有回答。他弯腰折了一茎芦苇,递给燕子。

芦花在夕阳里闪着柔和的光。

芦花深处旧梦长,

沱水悠悠送晚凉。

莫道童年随逝水,

心藏苇荡永青苍。

——尾声



    (http://www.220book.com/book/WGM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沱江恋曲,资中旧梦 http://www.220book.com/book/WGMF/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