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三十章:管道中的微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我在二战斯大林格勒的生死系统 http://www.220book.com/book/WH8S/ 章节无错乱精修!
 

第三十章:管道中的微光

【当前历史时间:1942年11月19日】

【距战役结束:74天】

【死亡次数:21】(渡河阶段死亡次数)

【状态:存活】

意识如同被德军巡逻队手电筒光柱锁定、在冰冷的命令声和拉枪栓的咔嚓声中凝固,旋即被一股无可抗拒的力量强行从绝望的悬崖边拽回,重新投入黑暗、污浊的地下管道深处。

【第三十轮生命,开始。节点定位:斯大林格勒西岸,“街垒”厂区北部,某仓库地下管道出口附近。】

系统的提示音,冰冷平滑,没有丝毫情感波动。

伊万诺夫猛地睁开眼,肺部吸入一口冰冷、污浊、带着浓重铁锈、淤泥和腐烂物恶臭的空气。没有手电筒的刺眼光柱,没有德语命令的呵斥,只有一种劫后余生的虚脱和深入骨髓的寒意。他发现自己半蹲在齐膝深的、冰冷刺骨的污水中,身处一条黑暗、狭窄的地下管道内。身旁是阿里和其他五名失散的士兵,个个面色惨白,惊恐未定,紧握着武器,竖耳倾听着管道外的动静。

记忆瞬间清晰——他们从失守的车间撤入地下管道,在仓库出口附近藏匿时,被德军巡逻队发现,遭遇不测。

绝望,如同管道中粘稠的污水,瞬间淹没了他的心脏。他又回到了这个致命的节点!

“嘘——!”阿里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眼神锐利地示意大家安静。管道外,隐约传来了皮靴踩在碎石上的脚步声和模糊的德语交谈声!巡逻队正在靠近!

所有人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伊万诺夫的心脏狂跳。他知道,几秒钟后,手电筒的光柱就会扫进来,他们就会被发现!必须立刻行动!

“不能待在这里!往回走!快!”伊万诺夫用几乎听不见的气声嘶哑地低吼,声音因为极度的恐惧而变形。

阿里和其他人愣了一下,不解地看向他。往回走?意味着更深地进入未知、迷宫般的管道系统,可能被困死。

“外面有声音!很多!”伊万诺夫急促地补充,无法解释预知,只能强调迫在眉睫的危险,“他们肯定在搜!这里太容易被发现了!”

就在他话音刚落的瞬间,管道出口外的手电筒光柱果然晃动起来,脚步声更近了!

阿里当机立断,低喝一声:“信他!后退!快!”

七个人立刻转身,顾不上污水的冰冷和恶臭,深一脚浅一脚地沿着来时的管道,拼命向黑暗的深处退去。他们刚离开出口附近不到十米,就听到身后传来了德军士兵的呼喊声和手电筒光柱射入管道口的晃动!

“有人活动过的痕迹!进去看看!”(德语)

紧接着是拉动枪栓的声音和小心翼翼的涉水声!德军进来了!

“快跑!”阿里低吼一声。

七个人在黑暗中拼命向前奔跑(如果涉水疾走能算奔跑的话),溅起浑浊的水花。管道内一片漆黑,只能凭借记忆和触觉摸索。身后德军的叫喊声和手电筒的光柱紧追不舍!

伊万诺夫一边跑,一边疯狂地回忆着上一次轮回中(更早之前)对这条管道的模糊记忆。这条管道似乎有岔路!必须找到岔路,甩掉追兵!

跑了大概几十米,前方果然出现了一个“Y”字形岔路口!一条继续向前,另一条向左拐,更窄一些。

“走左边!窄的!”伊万诺夫喊道,他记得左边那条似乎更复杂,更容易躲藏。

没有时间犹豫,七人迅速拐入左侧管道。这条管道确实更狭窄,水位更深,几乎没到大腿,而且头顶不时有低矮的障碍物,需要弯腰甚至爬行。恶臭几乎令人窒息。

他们拼命向前,拐了几个弯,身后的声音和光线似乎渐渐远去、消失。德军可能放弃了追击,或者选择了另一条路。

七个人终于体力不支,瘫倒在污水中,靠着冰冷的管壁,大口喘着粗气,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暂时安全了。

“你…你怎么知道要往回走?”阿里喘匀了气,在黑暗中看向伊万诺夫的方向,声音带着一丝后怕和疑惑。

“我…我耳朵比较好…”伊万诺夫含糊地解释, “听到外面的脚步声很多,很杂…感觉不对劲。”他无法说出真相。

阿里没有再追问,在斯大林格勒,生与死往往取决于一丝首觉或运气。他拍了拍伊万诺夫的肩膀:“谢了,兄弟。差点就完了。”

简单的互动,在绝境中弥足珍贵。其他几名士兵也向伊万诺夫投来感激的目光。这支临时小队的关系,因为这次共患难而紧密了一分。

然而,危机远未解除。他们迷失在黑暗、复杂的地下管道网络中,没有食物,没有干净的水,弹药所剩无几(平均每人不到十发子弹),而且德军可能还在搜索。

“不能待在这里,会冻死饿死。”阿里作为剩下军衔最高的人(上等兵),担当起了临时指挥,“得找路出去,但不能再回那个仓库了。”

他们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试图找到另一个出口。管道系统错综复杂,如同迷宫,充满了分支、死胡同和塌陷处。好几次他们走入绝路,不得不原路返回。时间在寒冷、饥饿和绝望中缓慢流逝。一名伤员因为失血和寒冷,在途中悄无声息地停止了呼吸。他们只能悲痛地将其留在管道中。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天,也许是更长时间,就在所有人几乎要崩溃的时候,走在最前面的阿里突然停下了脚步,低声道:“有光!前面有光!还有…声音!”

众人精神一振,小心翼翼地向前摸去。前方管道尽头似乎是一个向上的检修井,一丝微弱的、摇曳的光线从井盖的缝隙中透下来,还隐约能听到断断续续的、压抑的咳嗽声和俄语交谈声!

是自己人!

阿里小心翼翼地爬上锈蚀的铁梯,轻轻敲击井盖,发出约定的识别信号。

井盖上的交谈声戛然而止。片刻沉默后,一个警惕的声音问道:“…谁?”

“自己人!近卫13师的!下面还有六个!”阿里低声回答。

经过紧张的确认,井盖被小心翼翼地撬开一条缝。一张布满油污和疲惫的苏军士兵的脸探了下来。确认身份后,井盖被完全打开。

他们爬出了管道,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巨大的、半地下的锅炉房底层,这里显然被改造成了一个苏军的抵抗枢纽。大约有三十多名来自不同部队的士兵聚集在这里,由一名少校指挥。他们依托复杂的锅炉和管道系统建立了防御,储备了少量食物和弹药,甚至有一部损坏但偶尔能用的无线电。

伊万诺夫等人受到了欢迎,分到了一点热汤和面包干。他们带来的外界信息(仓库区域失守,德军巡逻频繁)也对守军很有价值。

短暂的休整后,他们被编入了这个抵抗枢纽的防御序列。伊万诺夫和阿里被分配看守一条通往锅炉房上层的关键楼梯通道。这里相对安全,但责任重大。

接下来的几天(11月20日-22日),德军不断向厂区核心压缩,这个锅炉房枢纽也遭到了多次攻击。但在少校的指挥下,守军利用复杂的地形顽强抵抗,击退了德军步兵的渗透和小规模突击。伊万诺夫在防御中用精准的射击干掉了一名试图投掷手榴弹的德军士兵,得到了少校的口头表扬。他和阿里以及其他战友在战斗间隙分享着少得可怜的食物,互相包扎伤口,讲述着各自家乡的碎片记忆,在死亡的阴影下维系着微弱的人性光辉。

然而,孤立据点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德军的包围圈越来越紧,炮火覆盖越来越猛。11月23日,德军调来了工兵和火焰喷射器,对锅炉房发起了总攻。外部防线被突破,激烈的巷战在锅炉房内展开。少校在指挥时牺牲。

在最后的混乱中,伊万诺夫、阿里和另外十余名士兵,在一位中尉的带领下,利用一条秘密的蒸汽管道,再次撤入了更深的地下管网,侥幸逃脱了被全歼的命运。

他们在黑暗的管道中辗转了两天,几乎弹尽粮绝。11月25日,他们奇迹般地找到了一个出口,连通到了“街垒”厂最北端、靠近伏尔加河岸的一处苏军仍在坚守的防御点。这里也是岌岌可危,但至少还有成建制的部队。

伊万诺夫等人再次被收容、整编。他们这支小小的队伍,如同涓涓细流,一次次被打散,又一次次汇入新的部队,继续着这场似乎永无止境的消耗战…

【当前历史时间:1942年11月26日】

【距战役结束:67天】

【死亡次数:21】(未增加)

【状态:存活】

【所属部队:新编步兵排(“街垒”厂北端河岸守备部队残部混合编成)】

第三十章完

作者“文字的海洋”推荐阅读《我在二战斯大林格勒的生死系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http://www.220book.com/book/WH8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我在二战斯大林格勒的生死系统 http://www.220book.com/book/WH8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