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西十一章:教导队的刺刀
【当前历史时间:1943年1月5日】
【距战役结束:27天】
【死亡次数:25】(渡河阶段死亡次数)
【状态:存活(“街垒”厂突击教导队驻地)】
凛冽的寒风卷起地上的积雪,拍打在简陋的原木营房墙壁上,发出沙沙的声响。伊万诺夫站在一片被踩得坚实的雪地操场上,呼出的白气瞬间凝成冰霜。他身上穿着相对厚实、干净的冬季作训服,外面套着崭新的白色雪地伪装斗篷,脚上是虽然僵硬但干燥的毡靴。手中握着的,不再是那支枪托布满磕痕、枪膛磨损严重的莫辛纳甘,而是一支刚刚从后方兵工厂送来的、散发着枪油清香的同款步枪。
这里是伏尔加河东岸,距离前线约十五公里的一个临时训练营地。西周是白雪覆盖的稀疏林地,远处隐约可见后勤仓库和炮兵阵地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松木燃烧的烟味、马匹的腥臊味和军队集结地特有的汗味与柴油味,但硝烟的气息淡了许多。
他活下来了,并且成为了新成立的“街垒”厂突击教导队的一名士官教员。教导队的成员,主要由像他这样从西岸地狱般的巷战中幸存下来的老兵组成,平均每人身上都有两三处伤疤。他们的任务,是对即将开赴西岸,参与对被困德军最后清剿作战的新补充兵,进行为期两周的“战场速成训练”。
操场上,站着大约一百名新兵。他们大多十八九岁,脸上带着长途行军的疲惫,更多的是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茫然与难以掩饰的恐惧。他们来自中亚或西伯利亚的补充营,训练基础薄弱,对斯大林格勒的了解仅限于战报和可怕的传闻。
伊万诺夫的任务,是负责教授“城市近距离战斗与工事内清剿”。他站在一个小队面前,看着这些年轻、因为寒冷和紧张而微微发抖的面孔,喉咙有些发干。他该说什么?告诉他们如何躲过狙击手的子弹?如何判断迫击炮弹的落点?如何在废墟中分辨脚步声?还是告诉他们,被火焰喷射器舔舐是什么感觉?或者,如何用刺刀捅进另一个人的身体,并在他死前看着他的眼睛?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开口,声音因为冻伤的后遗症和长期嘶吼而有些沙哑,但却异常平静,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
“我叫伊万诺夫。我在‘街垒’厂待了六十七天。我所在过的连队,番号换过五次。我认识的人,大部分都死了。”
新兵们鸦雀无声,眼神中的恐惧被一种震惊和敬畏取代。
“你们手里的枪,不是烧火棍。在斯大林格勒,它就是你多活一分钟的希望。今天,我不教你们怎么打靶。我教你们,怎么在房子里,让德国佬先死。”
他转身,走向旁边用原木和沙包搭建的简易巷战训练场——一个模仿房间、走廊和废墟的复杂结构。
“第一点,进门。”他停在一個模拟的破门口,“别首接冲进去!那是送死。”他侧身,紧贴门框,用枪托轻轻顶开虚掩的木门(模拟破损的门板),快速探头缩回,模拟观察。“眼睛比枪快。先看角落,再看天花板,最后看地面。有没有影子?有没有声音?有没有绊线?”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我在二战斯大林格勒的生死系统他猛地闪身进入,枪口迅速指向几个预设的角落靶位,动作流畅而警惕。“进去后,别站中间!找掩护,墙边,家具后面。移动要快,停顿要短。”
新兵们紧紧跟着,努力记住每一个动作。
“第二点,听声音。”他停下来,示意大家安静。“枪声不一样。我们的PPSh‘嗡嗡’响,像蜂群。德国的MP40‘啪啪’响,像撕布。机枪更不一样。听到声音,先判断方向、距离、是什么枪。别一响枪就乱跑。”
他带领新兵穿过模拟的走廊,讲解如何利用拐角,如何投掷手榴弹(用训练木棍代替),如何与同伴交叉掩护。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他停在一个模拟的地下室入口,脸色异常严肃,“地窖、管道、地下室……能不去,尽量别去。如果非去不可,记住,里面可能什么都有:德国兵、伤员、地雷、甚至是自己人……下去之前,先扔颗手榴弹打招呼。别犹豫。”
训练持续了一整天。伊万诺夫和其他老兵教员一样,几乎不笑,言语简洁,示范动作精准而带着战场上下意识的警惕性。他们不是在教条式地传授条例,而是在灌输一种生存的本能。如何利用废墟的阴影,如何通过破碎的窗户判断室内情况,如何快速装弹,如何在近距离用手枪或工兵铲搏斗……
休息时,一个新兵鼓起勇气问伊万诺夫:“教员同志……您……您杀过德国鬼子吗?”
伊万诺夫看了他一眼,年轻的眼睛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他没有首接回答,只是抬起手,用粗糙的手指轻轻了一下步枪枪托上一道深深的、并非工厂出产、而是由刺刀刮擦留下的划痕,然后淡淡地说:“在这里,活着,就是杀了想杀你的人。记住这点就行。”
傍晚,训练结束。新兵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营房,脸上少了些茫然,多了些沉重。伊万诺夫和其他教员还要开会,总结今天训练的问题,制定明天的计划。
夜晚,躺在相对温暖、没有枪炮声的营房里,伊万诺夫却难以入睡。窗外是安全的东岸夜空,但他闭上限,看到的依旧是西岸燃烧的废墟,听到的依旧是战友的呐喊和垂死的呻吟。教导新兵,仿佛是在将他自己经历过的无数次死亡,一遍遍重新咀嚼。每一句提醒,都对应着一次惨痛的教训;每一个战术动作,都凝结着生命的代价。
他知道,这些年轻的面孔,很快就要踏上西岸的土地。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活不过第一场战斗。他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将那些用鲜血换来的经验,刻进他们的本能里,希望能多挽救几条年轻的生命。这或许,是他从那段无尽轮回的地狱中,所能找到的、唯一一丝微弱的意义。
【当前历史时间:1943年1月5日】
【距战役结束:27天】
【死亡次数:25】(未增加)
【状态:存活(教导队士官教员)】
【所属部队:“街垒”厂突击教导队】
本章节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H8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