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封皇后的旨意如同插上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紫禁城,飞向大周的每一个角落。
永寿宫的门槛几乎被踏破,贺礼堆积如山,恭贺之声不绝于耳。我端坐主位,接受着内外命妇的朝拜,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雍容与威仪。
册封大典定在一个月后。礼部、内务府忙得人仰马翻,所有流程都需严格按照祖制,不能有丝毫差错。我虽不用亲力亲为,但也需熟悉每一个环节,牢记繁复的礼仪。
这日,我正在试穿尚衣局送来的皇后吉服样本,养心殿的小路子公公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位内务府捧着账册的管事。
“皇后娘娘,”小路子笑容满面地行礼,“皇上吩咐,将坤宁宫的一应账册、人员名册,以及宫中部分机要档案,先行移交娘娘过目,以便娘娘日后掌管。”
我心中明了。皇上这是在逐步移交权力,也是让我提前熟悉坤宁宫的事务。坤宁宫作为中宫正殿,其地位和意义远非永寿宫可比。
“有劳公公。”我示意菱枝接过账册。
翻看着坤宁宫厚厚的用度记录和人员名单,我微微蹙眉。皇后病重多年,坤宁宫管理松散,账目混乱,人员也颇为冗杂。其中不少还是前皇后,不,现在是先皇后的心腹旧人。
“赵德胜。”我唤道。
“奴才在。”
“将这些账册仔细核对,所有不清不楚之处,全部标注出来。另外,坤宁宫所有宫人,重新登记造册,查明来历背景,凡有劣迹或与各宫往来过密者,一律清退。”
“是!”赵德胜领命,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知道,这是清理坤宁宫,建立我们自己班底的大好机会。
册封大典前十天,我以“整理宫务,准备移宫”为由,奏请皇上和太后,对六宫人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核查。名义上是整肃宫规,实则是借机将各宫,尤其是坤宁宫和几位资历老、可能心怀不满的妃嫔宫中的钉子,一一拔除。
皇上准奏。他乐得见我替他清理这些积弊。
一时间,后宫风声鹤唳。不少倚老卖老的管事嬷嬷、太监被清查出来,或贬或逐。各宫都安分了不少。
太后对此不置一词,仿佛早己料到。
册封大典前三日,我搬入了修缮一新的坤宁宫。这里比永寿宫更加宏伟庄严,一砖一瓦都透着中宫的威仪。宫人皆是赵德胜精心挑选过的生面孔,眼神恭顺,手脚利落。
我站在坤宁宫正殿,看着那高高在上的凤座,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两年来的艰辛、隐忍、算计,仿佛都是为了这一刻。
“主子,”菱枝轻声唤我,眼中含着泪光,“您终于走到这里了。”
我拍了拍她的手,没有说话。走到这里?不,这只是一个开始。
册封大典当日,天未亮我便起身。沐浴,更衣,梳妆。皇后规制的朝服华美沉重,凤冠更是璀璨夺目,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吉时到,礼乐齐鸣。我踩着红毯,一步步走向太和殿。文武百官、宗室命妇分列两侧,目光复杂地注视着这位即将母仪天下的新后。
皇上身着衮服,站在丹陛之上,等待着他的皇后。
我拾级而上,步履沉稳。凤冠上的珠翠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终于,我站到了他的身边。
“朕之皇后。”皇上伸出手,声音透过冕旒传来,带着帝王的威严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
我将手放入他的掌心,触感温热而有力。
“臣妾在。”
我们并肩而立,接受百官朝贺。山呼“万岁”、“千岁”的声音如同海啸,席卷了整个广场。
祭天,祭祖,告慰太庙……一系列繁复的礼仪下来,我己疲惫不堪,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当晚,宫中设宴,庆祝立后。
我穿着常服,与皇上并肩坐在乾元殿上首。底下是觥筹交错的宗室大臣和命妇女眷。
酒过三巡,皇上微微侧身,用只有我们两人能听到的声音道:“皇后,如今凤印在手,感觉如何?”
我端起酒杯,掩去唇边一丝笑意,声音轻柔却清晰:“感觉……责任重大。臣妾定当竭尽全力,为皇上打理好后宫,让皇上无后顾之忧。”
皇上深深看了我一眼,笑了笑,未再多言。
宴会持续到深夜。送走醉意阑珊的皇上,我回到坤宁宫。
卸下一身繁重的钗环礼服,我独自走到殿外。夜空如洗,繁星点点。整个紫禁城在夜色中沉寂,唯有坤宁宫的灯火通明。
“娘娘,夜深了,歇息吧。”菱枝拿着披风出来。
我接过披风,却并未披上。
“菱枝,你说,这皇宫像什么?”
菱枝想了想,道:“像……一个巨大的笼子?”
我摇了摇头,目光扫过脚下这片巍峨的殿宇,声音平静无波:“不,它像一盘棋。以前,我是棋子,如今,我是执棋的人。”
从今日起,我再也不用看人脸色,再也不用仰人鼻息。
那些曾经轻视我、欺辱我、算计我的人,都己成了过往云烟。
柳妃,安妃,李昭仪,苏贵人……她们都倒在了通往凤座的血路上。
而我,江潇然,站在了最后。
“传本宫旨意,”我转身,走入殿内,声音在空旷的殿中回荡,“明日卯时,六宫妃嫔,至坤宁宫请安。”
“是!皇后娘娘!”
凤临天下,乾坤独掌。
这后宫,迎来了它新的主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WHU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