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3章 红石砺剑

小说: 清平烽火   作者:玫城纪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清平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章节无错乱精修!
 清平烽火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清平烽火最新章节随便看!

深秋的红石沟,漫山酸枣树落尽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桠在风中抖着,卷起碎石子打在人脸上生疼。二连连长赵青山带着全连战士,趴在沟口土坡后,目光死死锁着不远处那座破庙——伪军据点就扎在这儿,十几间土坯房围着个院子,门口架着两挺歪把子机枪,几个伪军缩着脖子靠在墙角抽烟,时不时朝路上张望,透着一股提心吊胆的松散。

“赵连长,据点里驻着伪军一个排,算上伙夫一共五十来人,装备两挺歪把子机枪、三十来支老旧步枪。摸哨的兄弟探到,庙后地窖藏着物资,估计是抢来的粮食和弹药,看着堆得不少。”侦察排派来配合的战士猫着腰跑到赵青山身边,压低声音汇报,“周边五个村子:红石村、柳树村、高家坳、马家坡、下溪村,老乡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伪军每天上午都会分两拨去各村抢粮。”

赵青山攥紧腰间缴获的日军军刀,刀鞘上的弹孔在阳光下闪着光,他嘴角勾起一抹冷意:“这群汉奸,占着破庙当山大王,今天就让他们知道二连的厉害。命令下去,午夜十二点行动,一排在前,摸掉门口和墙角的岗哨,动作必须轻;二排从庙后翻墙,首扑地窖,控制物资;三排跟我正面突破,冲入院落清剿残敌。各排排长自行安排手下弟兄的分工,三点要求:速战速决,别给他们发信号的机会;缴枪不杀,抓活的留着问话;保护好地窖里的粮食,那是老乡们的救命粮。”

一旁的教导员周明远推了推缠麻绳的旧眼镜,补充道:“赵连长,让挖地道的老王和老郑跟着二排,拿下据点后先清点地窖物资,粮食登记造册,明天分给五个村的老乡;弹药集中保管,由三排派一个班看守。另外,让一排出两个战士去红石村,跟村长高老大通个气,说咱们是独立营的队伍,来打伪军的,让老乡们别害怕,等据点清完了,咱们就去村里跟大家见面。”

夜色渐沉,月亮躲进云层,破庙里的伪军早己睡死,只有门口两个岗哨还在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手里的步枪斜挎着,枪托都快拖到地上。赵青山抬手比了个“行动”的手势,一排排长立刻挥手,手下战士像猫一样摸过去,匕首在月光下划出冷光,“噗嗤”“噗嗤”两声,岗哨还没来得及哼一声,就被拖进旁边的草丛。

紧接着,庙后传来“哗啦”一声轻响,二排战士翻过土墙,首奔地窖方向;赵青山见状,一挥手臂,三排战士举着步枪冲进院子,“不许动!缴枪不杀!”的喊声瞬间撕破夜的寂静。睡梦中的伪军慌作一团,有的连衣服都没穿好就被堵在屋里,少数几个想摸枪反抗的,被战士们一枪托砸倒在地。前后不到十分钟,整个据点就被拿下,伪军全被押到院子里蹲着,没人敢吱声。

“报告赵连长!地窖清点完毕:粮食西十袋,全是麦子和玉米;弹药方面,歪把子机枪子弹两百发,步枪子弹一千二百发,还有十五箱罐头、三箱手榴弹!”二排排长跑过来汇报,语气里带着惊喜,“这帮伪军藏得挺深,弹药够咱们二连用上一阵子了!”

赵青山点点头,大手一挥:“粮食明天一早由各排派一个班,跟着老乡分往五个村子;弹药交给三排集中保管,搬到柳树村后山的山洞里藏好;留一个班看守据点和俘虏,其他人跟我去红石村!”

第二天清晨,红石村的打谷场上挤满了老乡,看着战士们把一袋袋粮食扛过来,一个个眼里满是不敢置信。周明远站在磨盘上,大声说道:“老乡们,我们是独立营二连的队伍,是来打鬼子、打伪军的!以后谁再敢来抢粮,二连就跟他们拼到底!今天把粮食分给大家,就是想告诉大家,咱们要抱团过日子,才能不受欺负!”

人群里,头发花白的村长高老大颤巍巍地站起来:“赵连长、周教导员,你们真能守住这儿吗?之前也有队伍来过,打跑了伪军,可没过几天,鬼子就带着人来报复,咱们实在怕了……”

赵青山走过去,握住高老大的手,声音洪亮:“高大爷,您放心!这次我们不光来打仗,还要教大家一个保命的法子——挖地道!把五个村子用地道串起来,鬼子来了,咱们就躲进地道,既能保命,还能从地道里摸出去打他们的埋伏!二连会留在这儿,跟老乡们一起守着红石沟!”

话音刚落,老乡们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好奇,有的怀疑。这时,挖地道的老王和老郑扛着锄头走过来,老王举起手里的图纸:“老乡们,这地道不用挖太深,一人高、一人宽就行,家家户户的灶台、地窖都能当出口,咱们先从红石村和柳树村开始挖,挖通了大家就知道管用了!”

周明远趁机说道:“咱们还要成立农救会、妇救会,再发展党员,建党支部,让大家自己当家作主!谁愿意跟咱们一起干,现在就可以报名!”

看着战士们真诚的眼神,又想到昨天被端掉的伪军据点,老乡们渐渐动了心。高老大第一个站出来:“我报名!我跟二连的同志一起挖地道!只要能保住家,再苦再累我都干!”有了带头的,其他老乡也纷纷响应,不一会儿就凑齐了一百多人的队伍。

接下来的几天,红石沟里到处都是挖地道的身影。二连各排轮流派战士帮忙:一排教老乡选路线,沿着田埂、山脚挖,避开石头多的地方;二排教大家做伪装,地道出口用柴火堆、磨盘盖住,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三排教如何设置通风口,用打通的竹筒从地里伸出来,藏在草丛里,既能通风,又不容易被发现。周明远则带着党务干事,挨家挨户走访,跟老乡们聊家常,听他们讲被鬼子、伪军欺负的经历,把那些受苦最深、最有骨气的老乡发展成入党积极分子。

可就在地道刚挖通红石村和柳树村的时候,坏消息传来了——侦察排的战士在高家坳附近发现了鬼子的增援部队,一个小队三十多人,带着一挺九二式重机枪,正朝着红石沟赶来,估计是为了夺回伪军据点。

赵青山立刻召集各排排长和老乡代表开会:“鬼子来得正好,咱们就用刚挖好的地道打他们一个伏击!老王,你带几个老乡,把红石村到高家坳的地道支线挖通,留两个出口,一个在高家坳的山神庙后面,一个在山路旁边的土崖下;周教导员,你带着老弱妇孺躲进地道,把粮食和弹药转移到安全的地方;一排和三排埋伏在山路两侧的草丛里,等鬼子走进伏击圈,先打掉他们的重机枪手;二排跟着我,等鬼子乱了阵脚,咱们就钻进地道,从山神庙的出口绕到鬼子后面,前后夹击!各排排长安排好自己的人,注意隐蔽,别暴露目标!”

老乡们一听要打鬼子,个个摩拳擦掌。高老大带着十几个年轻小伙,跟着老王钻进地道,手里的锄头抡得飞快,只用了半天时间,就挖通了到高家坳的支线。二连战士则在山路两侧埋上地雷,把步枪上的刺刀擦得雪亮,静静等着鬼子上门。

第二天中午,鬼子的队伍果然来了,一个个大摇大摆地走在山路上,重机枪手扛着机枪,嘴里还哼着小调,完全没把红石沟放在眼里。当他们走到山路中间的时候,赵青山大喊一声:“打!”顿时,枪声、地雷爆炸声此起彼伏,鬼子的重机枪手当场被打死,剩下的鬼子慌作一团,趴在地上胡乱开枪。

“撤进地道!”赵青山喊了一声,一排和三排的战士立刻钻进旁边的地道出口,等鬼子反应过来,连个人影都没看到。可就在鬼子以为队伍己经撤走的时候,山神庙后面突然传来枪声,赵青山带着二排从地道里绕了出来,对着鬼子的后背一阵猛打。鬼子腹背受敌,吓得魂飞魄散,丢下八具尸体和重机枪,狼狈地往回跑。

这一仗,不仅打退了鬼子的增援,还缴获了一挺九二式重机枪、二十多支三八式步枪、三百多发重机枪子弹。消息传到五个村子,老乡们个个欢呼雀跃,对二连战士更是信服。周明远趁机召开了入党宣誓大会,高老大等五名老乡光荣入党,红石沟党支部正式成立;农救会、妇救会也相继成立,老乡们主动把家里的粮食、布料拿出来,支援二连。

又过了半个月,连接五个村子的地道终于全部挖通了。主干道从红石村的灶台出发,一路连接柳树村的地窖、高家坳的山神庙、马家坡的磨盘、下溪村的水井,每个村子都有三个以上的出口,地道里还挖了藏粮洞、救护洞、弹药洞。赵青山带着二连战士和老乡们在地道里演练了好几次,遇到情况,几分钟就能从一个村子转移到另一个村子,既能打伏击,又能快速支援。

这天傍晚,周明远和赵青山站在红石村的打谷场上,看着老乡们在地道出口附近种上蔬菜,把伪装做得天衣无缝,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高老大提着一壶热茶走过来,递给他们:“赵连长、周教导员,现在有了地道,有了党支部,咱们红石沟就像扎了根一样,再也不怕鬼子和伪军了!”

赵青山喝了一口热茶,感慨道:“高大爷,咱们不光拿下了据点,打退了鬼子增援,还把五个村子串成了一家人,这才算真正在南线站稳了脚跟!接下来,二连会跟老乡们一起,把地道挖得更结实,发展更多党员,让红石沟成为咱们抗日的大后方!”

夜色渐深,地道里传来老乡们欢快的歌声,那歌声顺着通风口飘出来,在红石沟的山谷里回荡,满是希望和力量。南线的战斗还在继续,但二连己经在这里扎下了根,用热血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清平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