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李家庄,寒风卷着碎雪,在村口的老槐树上积了薄薄一层。一连长张守义正带着战士们在地道里巡查,手里的马灯照亮了潮湿的洞壁,“都仔细点,把每个岔路口的伪装再检查一遍,别让鬼子看出破绽。”他一边走,一边对着身后的战士叮嘱——自从主力团和分兵队伍离开后,他带着一连和医疗队留守,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连接李家庄、张庄、赵家庄的地道防线。
就在这时,侦察班的战士小李急匆匆跑进来,喘着粗气喊道:“张连长!不好了!清平县城的鬼子纠集了五百多人,带着迫击炮和重机枪,正朝着李家庄扑过来!估计一个时辰后就到!”
张守义心里一沉,立刻加快脚步往地道指挥部走:“知道了!你马上通知张庄、赵家庄的民兵,按之前约定的信号,敲三下梆子,让他们带着武器从地道赶来支援!再让医疗队把伤员和老乡往地道深处的藏人洞转移,粮食、弹药全搬到隐蔽洞!”
不到半个时辰,张庄、赵家庄的五十多名民兵就通过地道赶到了李家庄,三个村子的队伍在地道主干道汇合。张守义站在马灯下,对着众人沉声说道:“鬼子以为咱们兵力空虚,想来偷袭,正好让他们尝尝地道战的厉害!咱们按‘诱敌深入,三村联动’的法子来:一排留在李家庄村口,等鬼子靠近了,先打几枪就往村子里撤,把他们引进来;二排和张庄的民兵埋伏在地道的李家庄支线,等鬼子进了村,从各个出口摸出来打冷枪;三排和赵家庄的民兵守在地道通往张庄、赵家庄的岔路口,只要鬼子想往两边逃,就用手榴弹和机枪堵他们!记住,咱们的优势在地道,别跟鬼子硬拼,打一下就撤,让他们摸不清咱们的底细!”
众人齐声应下,各自钻进地道支线,埋伏在隐蔽出口旁。张守义则带着通信兵,守在地道指挥部的传声筒旁——这传声筒是用打通的竹筒连接起来的,能听到各个村口的动静,方便随时指挥。
一个时辰后,村口传来了鬼子的脚步声和吆喝声,紧接着,迫击炮的炮弹“轰隆隆”地落在村口的空地上,炸起一片片尘土。“张连长,鬼子开始进攻了!”传声筒里传来一排长的声音。张守义握紧手里的步枪:“按计划来,打几枪就撤!”
很快,村口响起了密集的枪声,一排战士朝着鬼子打了几轮齐射,就假装慌乱地往村子里跑。鬼子见状,以为守军真的兵力薄弱,嗷嗷叫着冲进了李家庄。可一进村子,他们就傻了眼——街上空无一人,家家户户的门都关得紧紧的,只有风吹着破灯笼发出“哗啦”的响声。
“搜!给我仔细搜!”鬼子指挥官挥舞着军刀,大声下令。鬼子和伪军分散开来,踹开村民的家门,可屋里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没有。就在他们疑惑的时候,屋顶的烟囱里突然伸出几支步枪,“砰砰”几声,两个鬼子当场倒地;紧接着,院子里的柴火堆后面也响起了枪声,又有三个伪军被击中。
“有埋伏!”鬼子慌作一团,纷纷找掩护,可枪声却从西面八方传来,一会儿在东,一会儿在西,根本找不到射击的目标。原来,二排战士和民兵正通过地道的隐蔽出口,在村子里西处游击,打一枪就钻进地道,换个出口再打,把鬼子搅得晕头转向。
鬼子指挥官气得哇哇大叫,下令用迫击炮轰炸村子里的房屋,可炮弹炸塌的只是空房子,战士们早就躲进了地道。折腾了半个多小时,鬼子不仅没找到一个人,还被打死打伤了二十多人,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只能聚集在村口的打谷场上休息。
张守义通过传声筒听到鬼子的动静,立刻下令:“各队注意!鬼子在打谷场聚集,咱们三面夹击!一排从村东的地道出口冲出来,二排从村西,三排和民兵从村北!打一轮就撤,别恋战!”
随着一声令下,三个方向的战士和民兵同时从地道里冲出来,对着打谷场上的鬼子一阵猛打。鬼子毫无防备,当场倒下三十多人,剩下的人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朝着县城的方向逃跑。张守义见状,笑着对通信兵说:“通知各队,别追了,守住地道出口就行!鬼子吃了亏,肯定会狼狈撤回县城,咱们等着看好戏!”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鬼子偷袭李家庄的消息传到西线时,任天侠正带着三连在风陵渡附近巡查。得知消息后,任天侠立刻对三连长李柱子说:“李连长,张守义那边肯定能靠地道拖住鬼子,但咱们得帮他一把,让鬼子彻底不敢再来!你带二排、三排,跟着我去鬼子回县城的必经之路——落马坡,那里两侧是悬崖,中间只有一条窄路,适合打伏击!”
李柱子立刻点头,带着队伍朝着落马坡赶去。战士们在悬崖上挖好掩体,重机枪手老郑把枪架在最高处,瞄准路口;其他战士则在路边埋上地雷,手里紧握着步枪,等着鬼子送上门来。
果然,没过多久,狼狈不堪的鬼子和伪军就朝着落马坡走来,一个个垂头丧气,根本没察觉到埋伏。当他们走进路口中间时,任天侠大喊一声:“打!”老郑的重机枪率先开火,“哒哒哒”的枪声瞬间响彻山谷,鬼子像割麦子一样倒下一片;路边的地雷也“轰隆隆”地炸开,把鬼子的队伍炸得七零八落。
鬼子指挥官这才反应过来,大喊着“撤退”,可两侧悬崖上的子弹像雨点般落下,根本没地方躲。任天侠带着战士们从悬崖上冲下来,和鬼子展开白刃战。战士们个个勇猛,鬼子本就士气低落,根本不是对手,只能西处逃窜。
这场伏击战打了不到一个时辰,鬼子和伪军几乎伤亡殆尽,只剩下十几个残兵,连滚带爬地逃回了清平县城。当任天侠带着队伍赶到李家庄时,张守义正带着战士和民兵在地道里清点物资。看到任天侠,张守义笑着迎上去:“营长,你们来得正好!鬼子被咱们在村里折腾得够呛,又在落马坡挨了伏击,估计以后再也不敢出来了!”
任天侠拍了拍他的肩膀:“多亏了你把地道防线守得这么好!这次鬼子偷袭,正好让他们知道,咱们独立营就算分兵,也不是好惹的!”
消息传到清平县城,剩下的鬼子吓得瑟瑟发抖,再也不敢轻易走出县城一步。李家庄、张庄、赵家庄的老乡们纷纷走出地道,看着完好无损的村子,一个个欢呼雀跃。张守义站在老槐树下,看着老乡们脸上的笑容,心里充满了自豪——这地道不仅守住了村子,更守住了大家的希望。
从此,清平县城的鬼子龟缩在城里,再也不敢随意出来扫荡。独立营的队伍则在南线、西线和李家庄根据地扎下了根,抗日的火种在这片土地上越烧越旺,让鬼子再也不敢轻视这支看似弱小,却充满力量的队伍。
作者“玫城纪事”推荐阅读《清平烽火》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