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6章 红石议策

小说: 清平烽火   作者:玫城纪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清平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章节无错乱精修!
 

腊月的红石沟,雪后初晴,阳光洒在刚挖通不久的地道出口上,老乡们正趁着晴天加固伪装,把新割的茅草铺在洞口,远远望去,和田间的荒草融为一体。二连连长赵青山带着战士们在打谷场上操练,大刀劈砍的“霍霍”声、步枪射击的“砰砰”声此起彼伏,透着一股蓬勃的生气。

“赵连长!营部的人来了!”村口传来喊声,赵青山抬头望去,只见任天侠带着张守义、李柱子快步走来,身后还跟着两个通信兵。他立刻停下操练,跑步迎上去:“营长!张连长!李连长!你们怎么来了?”

任天侠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鬼子刚在李家庄吃了大亏,龟缩在县城不敢出来,正好趁这空当开个军事会议。咱们独立营扩编后有五百来人,分兵南北西三线三个建制连,各有各的仗要打,得先把各连这段时间的发展情况捋清楚,再看问题、定章程。周教导员呢?让他也过来,咱们就在你这连部开。”

赵青山连忙应下,让人去叫周明远,又吩咐战士烧开水、搬木凳。不一会儿,周明远带着二连的几个排长赶来,连部的土坯房里挤满了人,虽然简陋,却透着一股严肃的气氛。

“咱们开门见山,先从各连部队发展情况说起,既要讲成绩,也别藏着问题。”任天侠坐在靠墙的木凳上,目光扫过众人,“守义,北线李家庄是咱们的老根据地,你先说说一连的情况。”

张守义站起身,从口袋里掏出个皱巴巴的本子,清了清嗓子:“营长,咱们一连留守李家庄,扩编后核定编制165人,这两个月兵员补充得很扎实。靠着李家庄、张庄、赵家庄三村的动员,新招了42个年轻老乡,加上之前的老兵,现在实有158人,差7人满编。新兵经过一个月集训,己经能编入战斗班参与站岗、巡逻,上次伏击战还跟着老兵缴获了8支步枪、2挺轻机枪。”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队伍建设上,咱们按‘3个战斗排+1个后勤排’编配,每个排下设3个战斗班,还成立了临时党小组,发展了12名党员,平时除了练兵,还组织战士学认字、学战场救护,队伍纪律和凝聚力比扩编前强多了。”

话锋一转,张守义语气沉了沉:“但问题也很突出。一是战斗力不均衡,42个新兵里,只有15人能跟上老兵的战术节奏,剩下的还不敢跟鬼子正面拼杀,伏击战时大多只能负责外围警戒;二是后勤有缺口,现在天越来越冷,全连还缺38件棉衣,粮食靠着老乡接济能撑到月底,但咸菜、药品这些物资快见底了;三是侦察力量薄弱,就5个老侦察兵,只能覆盖李家庄周边10里范围,清平县城里鬼子的兵力部署、武器配备,根本摸不清。”

任天侠点点头,在本子上记了几笔,看向李柱子:“柱子,西线风陵渡是交通要道,你们三连既要打运输队,又要跟老乡打交道,说说情况。”

李柱子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俺们三连核定编制170人,驻守风陵渡这段时间,因为常打运输队缴武器、分粮食,附近村子的老乡都愿意来参军,新招了53个新兵,现在实有162人。咱们按‘3个战斗排+1个警戒排’编配,战斗排负责伏击运输队,警戒排守着渡口周边的3个岗哨,还抽了12个细心的战士组成运输班,专门把缴获的弹药、粮食送回根据地。”

他掰着手指头数成绩:“不光人多了,还争取了张景明老先生当抗日救国会会长,老乡们帮着建了5个隐蔽粮站,每次打运输队,都有20多个老乡给咱们带路、放哨;上个月还在风陵渡镇上发展了3个地下联络员,能提前摸清鬼子运输队的出发时间、路线。”

说到问题,李柱子的眉头皱了起来:“最大的难题是专业人手缺。战斗排缺懂爆破的战士,上次想炸鬼子的重机枪阵地,因为没人会熟练用炸药包,最后靠老兵硬冲才得手,牺牲了3个同志;全连就2个老兵会修枪,12支打坏的步枪、1挺卡壳的轻机枪堆在那儿,只能当备用零件;还有就是新兵实战经验不足,上次跟鬼子运输队交火,有10个新兵因为慌神,没按战术要求隐蔽,差点被鬼子的机枪扫到。”

最后轮到赵青山,他手里还攥着练功用的大刀,声音洪亮:“咱们二连核定编制165人,驻守南线红石沟这段时间,从周边五个村子招了48个新兵,现在实有160人。按‘3个战斗排+1个大刀队’编配,3个战斗排负责攻防作战,大刀队25个人,都是有点力气、愿意学武的老乡,由以前当过武师的王老兵带着练,现在能熟练完成劈砍、格挡、近身格斗这些动作。”

他指了指窗外:“根据地建设也没落下,挖通了五个村子的地道,地道里设了弹药库、救护站,还建了党支部和农救会,农救会帮着咱们筹粮、做棉衣,妇救会给战士们缝补衣服、照顾伤员,清平烽火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清平烽火最新章节随便看!老乡们跟咱们贴得很近。上次端伪军据点,还有30多个民兵主动跟着咱们冲锋,缴获了20支步枪、5箱子弹。”

赵青山话锋一转:“但短板也很明显。一是武器不足,160个人只有95支步枪、3挺轻机枪,剩下的要么用大刀,要么用长矛,48个新兵里,有20人因为没枪,训练积极性受影响;二是缺乏神枪手,全连就3个老兵能远距离精准射击,想打鬼子的指挥官、机枪手,根本没把握,只能靠近战拼刺刀,上次打伪军据点,就因为没拦住伪军逃跑的连长,让他带援兵回来反扑,多牺牲了4个战士;三是大刀队没实战过,平时练得再好,真跟鬼子拼白刃,不知道能不能顶住对方的刺刀战术。”

任天侠把三个连长提的情况都记在本子上,看向周明远:“教导员,你从党务和群众工作角度,补充说说各连的队伍建设情况。”

周明远推了推眼镜,拿出自己的笔记本:“从党务工作看,三个连都按编制建了党小组,党员人数比扩编时增加了35人,尤其是南线二连,在五个村子发展了18名农村党员,把党支部建到了老乡身边,这是好事。但也有问题,北线和西线的新兵党员占比低,思想教育跟不上,个别新兵还存在‘怕打仗、想回家’的念头。”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群众工作方面,三个方向的老乡都很支持部队,但要长期留住人心,关键还是看部队能不能打胜仗、保平安。现在各连都面临‘新兵多、实战弱’‘专业人手缺’的问题,这些不仅影响战斗力,时间长了也会让老乡心里没底。”

等大家都说完,任天侠站起身,语气坚定:“同志们把部队发展的情况和问题都讲透了,这很好。新兵补充快、群众基础牢,是咱们的底气;但战斗力不均衡、专业人手缺、后勤有短板,是咱们要解决的硬骨头。借这个会,我提几个方向,大家一起商量。”

他首先指向地图上“北-李家庄”“西-风陵渡”“南-红石沟”三个红点,沉声道:“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得拧成一股绳。咱们虽分兵三线,但部队发展不能各搞一套,今后所有行动必须三方联动、互相配合。比如北线有新兵战术训练经验,就派3名老兵去南线、西线带训;西线缴获的武器多,匀出10支步枪、1挺轻机枪给南线补充;南线地道挖得好,派5名懂挖掘的战士去北线、西线传经验。咱们绝不能‘单打一’,不管是练兵、作战还是解决后勤问题,都要互相搭手,不给敌人抓咱们短板、各个击破的机会。”

张守义立刻点头:“营长说得对!上次要是西线能匀几支步枪给咱们,新兵武器训练也能更顺手。以后咱们三个连每周通一次消息,有好经验互相学,有困难互相帮。”

任天侠嗯了一声,继续说道:“当然,咱们也不能硬撑。”他在地图边缘圈出“张勇团驻地”和“友军游击队活动区”,“要是遇到咱们自己解决不了的难题——比如某连被鬼子重兵围困,或者缺修枪的专业师傅、缺过冬的棉衣,必要时就向张勇团长或友军请求支援。张勇团长那边有兵工厂,能派师傅帮咱们修武器、造简易弹药;友军熟悉周边地形,能帮咱们侦察县城鬼子的动向。但记住,求援是最后一步,先靠咱们三方联动想办法,不到万不得己,别轻易麻烦友邻。”

随后,任天侠又针对各连提出的“缺神枪手”“缺专业人手”“后勤不足”等问题,部署了具体解决办法:成立跨连的射击训练班,从三个连各选拔20名眼神好的战士集中训练;请张景明老先生联系5名铁匠师傅,在各连建“麻雀兵工厂”,教战士修枪、做简易手榴弹;让农救会、妇救会联合起来,统筹三个方向的粮食、棉衣筹备,互相调配物资。

众人听着,纷纷点头赞同。赵青山第一个站起来:“营长,您这部署太实在了!三方联动补短板,还能向张勇团长求援,以后咱们发展部队更有方向了!我这就安排二连挑人去学射击,再把地道挖掘经验整理出来,传给北线和西线!”

张守义也跟着说:“我回去就把西线缴获的10支步枪、1挺轻机枪匀给北线和南线,再派2名懂运输的排长去帮二连统筹粮食物资,绝不让‘单打一’拖了部队发展的后腿!”

李柱子挠了挠头,笑着说:“俺们三连找张景明老先生请铁匠师傅,不光修自己连的武器,也帮另外两个连修!以后就按‘三方联动’来,咱们三个连拧成一股绳,肯定能把队伍练得更强,把鬼子打得更狠!”

会议结束时,太阳己经西斜,战士们操练的声音还在打谷场上回荡。任天侠站在连部门口,看着远处五个村子的地道出口在夕阳下若隐若现,心里充满了信心——只要三个连在部队发展上互相配合、抱团发力,五百人的独立营一定能在这片土地上越练越强,早日把鬼子赶出根据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清平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