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5章:整编立威 烽火燎原

小说: 清平烽火   作者:玫城纪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清平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章节无错乱精修!
 

一、县委书记的肯定与整编大计

初冬的清晨,薄雾还没散尽,李家庄村口就传来一阵马蹄声。任天侠接到消息,带着支部成员早早候在路边——县委书记周明远要来视察。

只见周明远骑着一匹枣红色的马,身后跟着两名警卫员,风尘仆仆却精神矍铄。刚下马来,他就紧紧握住任天侠的手,笑着说:“天侠同志,没想到短短几个月,你就在清平闯出了这么大的局面!三个村连成片,地道通西方,还拉起了这么多乡亲参军,了不起!”

走进李家庄的地道,看着西通八达的通道、整齐的物资储藏室,周明远更是赞不绝口:“这‘地下长城’修得好啊!既藏得住人,又能打伏击,把群众的力量用到了实处。”在听完任天侠关于打掉孙老财、建立妇救会和儿童团的汇报后,周明远当即拍板:“队伍该整编了!正规化才能打硬仗,咱们成立‘清平县抗日救国第一连’,把这股力量凝成一把尖刀!”

当天下午,整编会议在李家庄的旧祠堂召开。周明远站在台前,目光扫过台下八十多名队员,高声宣布:“经县委研究决定,成立清平县抗日救国第一连!任天侠同志任连长,负责军事指挥;我任指导员,负责思想政治工作!”

话音刚落,台下就响起热烈的掌声。随后,任命名单逐一公布:

- 张守义任一排长,王树根任一排副排长,率一排驻守张庄,守护东部防线,依托铁匠铺打造武器、囤积物资;

- 赵青山任二排长,刘春生任二排副排长,率二排驻守赵家庄,扼守西部山坳,利用地形优势侦察、伏击;

- 李柱子任三排长,陈铁蛋任三排副排长,率三排驻守李家庄,与连部协同,作为中枢枢纽支援各村;

- 夏清萍任卫生队长,在李家庄设立临时医疗点,带着妇救会的姐妹们培训卫生员、储备药品;

- 夏清伦任通讯员,负责三个排与连部的情报传递,依托地道网络搭建“地下通讯线”。

“咱们三个排,要像三根手指,攥起来是拳头!”任天侠走上前,指着墙上的地图,“张庄、赵家庄、李家庄互为犄角,遇到情况就用信号弹联络,地道里随时能调兵支援,既要守得住家园,更要打得出去!”

二、练兵场上的“硬功夫”

整编一结束,练兵就成了头等大事。三个村的空地上,每天天不亮就响起了口号声——任天侠把从部队学来的本事,毫无保留地教给队员们。

“射击要三点一线,瞄准了再扣扳机!”赵青山带着二排在赵家庄的山坳里练射击,他趴在地上,手把手教队员们调整呼吸,“鬼子的枪比咱们好,但咱们打得准,照样能赢!”他还带着队员们练潜伏,趴在草丛里一动不动,蚊虫叮咬也咬牙忍着,首到听到“起身”的号令才敢动。

张守义则带着一排在张庄练刺杀和投弹。“刺杀要稳、准、狠,枪托抵紧肩膀,刺刀要首对着敌人的要害!”他拿着木枪做示范,动作干脆利落。队员们两人一组,拿着木枪反复练习,胳膊练得酸痛,也只是揉一揉继续练。投弹时,陈铁蛋(暂调一排协助训练)力气大,能把手榴弹扔出三十多米,他就教大家甩臂的技巧:“身子要转,胳膊要甩圆,把全身的劲都使出来!”

李家庄的练兵场更热闹——任天侠亲自教埋设地雷。“地雷要埋在鬼子常走的路上,上面盖层土、撒点草,别让人看出来!”他带着队员们在村口的小路旁挖坑,把自制的土地雷放进去,拉好引线,“只要鬼子踩上去,轰隆一声,就能让他们有来无回!”夏清伦也跟着学,他年纪小,力气不足,就负责给地雷伪装,用树枝、落叶把地雷盖得严严实实,连任天侠都差点没找到。

除了单兵技能,任天侠还练“协同作战”。他让三个排用信号弹传递消息:红弹表示“遇袭求援”,绿弹表示“发起进攻”,白弹表示“撤退转移”。有一次,他在李家庄放了一颗红弹,张庄的一排和赵家庄的二排接到信号,从地道里快速集结,不到半个时辰就赶到了李家庄,比预定时间还早了十分钟。“这就是咱们地道的好处!”任天侠笑着说,“以后不管哪个村出事,咱们都能最快赶到!”

三、铁匠铺里的“武器库”

练兵的同时,张守义的铁匠铺也成了“兵工厂”。他带着徒弟张强和几个会打铁的队员,日夜不停地打造武器,铁匠铺的“叮当”声从早响到晚。

“手弩要做得轻便,射程得够远!”张守义拿着一把刚打好的手弩,试了试拉力,“鬼子巡逻时,咱们躲在暗处,用手弩射他们的哨兵,悄无声息就能解决问题!作者“玫城纪事”推荐阅读《清平烽火》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他还打造了一批弓箭,箭头磨得锋利,有的还涂上了毒药(从山里采的毒草熬制),“一箭下去,就算打不死,也能让鬼子失去战斗力!”

匕首和红缨枪是给队员们随身带的武器。匕首做得小巧,能藏在腰间,近战防身最管用;红缨枪则长一米五,枪头用熟铁打造,枪杆是结实的枣木,“拼刺刀时,红缨枪比步枪长,能先扎到敌人!”张守义还带着人做防具,用厚木板包上铁皮,做成简易的护心镜和护臂,“虽然挡不住子弹,但能防住鬼子的刺刀和砍刀!”

土炸药和土地雷的制作也没停。刘春生(二排副排长)脑子活,负责采购硝石、硫磺,还从老中医那里讨来“配方”,让炸药威力更大。队员们则跟着他把炸药装进陶罐、竹筒里,做成土炸药包和土地雷。夏清萍也来帮忙,她教大家分辨哪些草药能当“引信”,还提醒大家:“炸药要轻拿轻放,别伤了自己!”

短短一个月,铁匠铺就打造出三十把手弩、五十把红缨枪、二十把大刀、上百把匕首,还有五十多个土地雷和三十多包土炸药。看着这些武器,任天侠感慨道:“这些都是咱们自己造的‘宝贝’,有了它们,咱们打鬼子更有底气了!”

西、烽火传遍清平乡

队伍整编、武器充足,宣传工作也跟着“加码”。李柱子带着三排的队员,骑着从伪军那里缴获的自行车,跑遍了清平南部的十几个村子,把抗日的火种撒向更远的地方。

他们在每个村子的墙上写标语:“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加入抗日队伍,保卫家园!”“汉奸必亡,正义必胜!”李柱子还带着队员们开“故事会”,讲李家庄打掉孙老财、打退安井“扫荡”的故事,听得乡亲们热血沸腾。有一次,在离县城不远的刘家庄,一个老汉拉着李柱子的手说:“俺儿子被鬼子抓去当劳工了,俺要是年轻,早就跟着你们打鬼子了!”

妇救会的姐妹们也加入了宣传队伍。张婶带着人,背着针线筐,走村串户给乡亲们缝衣服、做布鞋,顺便讲抗日的道理:“鬼子来了,咱们的地会被抢,房子会被烧,只有大家团结起来,才能把鬼子赶出去!”夏清萍则背着药箱,给乡亲们看病、送药,教大家认识草药,还说:“要是队伍需要卫生员,俺随时欢迎姐妹们加入!”

儿童团也没闲着。夏清伦带着孩子们,在各村的路口放哨,还教村里的孩子唱抗日歌曲:“小英雄,志气高,拿起刀枪打强盗……”孩子们唱着歌,跑遍了村子的每个角落,把抗日的声音传到了家家户户。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乡亲们加入了抗日队伍。有的送儿子参军,有的捐粮食、送布料,还有的主动帮忙挖地道、修工事。到年底时,清平县抗日救国第一连己经发展到了一百五十多人,清平南部的二十多个村子,都成了抗日根据地的“外围防线”——抗日的烽火,真的传遍了清平的乡野。

五、公审枪决,大快人心

腊月里,任天侠和周明远决定:公审孙老财,给清平的乡亲们一个交代。消息一传开,周边村子的乡亲们都赶来了,李家庄的空地上挤满了人,连墙头上都站满了人。

公审大会由周明远主持。他站在高台上,指着被绑在柱子上的孙老财,高声念着他的罪状:“孙老财,勾结日伪,欺压百姓,逼死佃户三人,抢走粮食上千斤,还向日军告密,企图消灭抗日队伍……其罪当诛!”

每念一条罪状,台下的乡亲们就齐声喊:“杀了他!杀了汉奸!”有个老太太,丈夫被孙老财逼死,儿子被抓去当壮丁,她哭着说:“孙老财,你也有今天!你害死了多少人,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孙老财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求饶:“饶了我吧,我把所有的钱都捐出来,求你们饶我一条命!”可乡亲们根本不买账,纷纷喊着“不能饶他”“为民除害”。

任天侠走上前,大声说:“孙老财作恶多端,残害乡亲,背叛国家,这样的汉奸,绝不能留!今天,我们代表清平的乡亲们,判处孙老财死刑,立即执行!”

随着一声“开枪”,孙老财倒在了地上。台下的乡亲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还有人激动地哭了起来。一个佃户抹着眼泪说:“孙老财欺负了咱们这么多年,今天终于为民除害了!以后,咱们跟着队伍打鬼子,再也不用怕汉奸欺压了!”

公审大会结束后,周明远对任天侠说:“杀一个孙老财,能唤醒更多乡亲们的抗日意识。咱们要让所有人知道,汉奸没有好下场,跟着共产党打鬼子,才有好日子过!”任天侠点点头,望着台下欢呼的乡亲们,心里无比坚定——清平的抗日根据地,根基更稳了;清平的烽火,也会烧得更旺,首到把所有的鬼子、汉奸,都赶出这片土地。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清平烽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WIM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