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5章 武都头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水浒遇金莲,武松斩西门庆定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WJC2/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水浒遇金莲,武松斩西门庆定天下

武松在阳春阁的账房里核完最后一笔银钱时,指尖在“民团支银二十两”的字迹上顿了顿。春桃端着刚沏的碧螺春进来,茶盏轻磕桌面发出脆响:“都头,郑烈回来了!刚在门口跟瘦高个说话,身上沾着泥,好像还受了伤。”

武松搁下笔,起身往门外走。刚掀开门帘,就见郑烈站在院当心,粗布短打沾着尘土,左胳膊上缠着布条,渗着点红。瘦高个正帮他解包袱,里面的干粮渣掉了一地:“都头,郑大哥可算回来了!这趟去城东洪家镇,差点跟人打起来!”

“咋回事?”武松走过去,手指碰了碰郑烈的布条,“伤得重不重?”

郑烈咧嘴一笑,露出两排白牙,疼得倒吸一口凉气:“不重!皮肉伤!都头,我给您找着能人了!”

他推开瘦高个,往前凑了两步,声音压得低却透着兴奋:“洪家镇有个叫洪振的,以前是禁军教头,不知为啥落魄了,在镇上帮人看粮仓。我跟他交手,不到十个回合就输了,那枪棒耍得,叫一个利落!”

春桃端着药箱从屋里出来,蹲下身解开郑烈的布条:“还说不重,都化脓了。孙姑娘刚让伙计送了金疮药,正好用上。”

“哎哎,轻点!”郑烈缩了缩胳膊,眼睛还盯着武松,“都头,这洪振是真有本事!我跟他说您打虎的威名,还说民团缺个教头,他当时就动了心,说想跟您见见!”

武松摸了摸下巴,想起前阵子民团训练的样子——兄弟们虽勇猛,却没章法,真遇到硬茬子怕是要吃亏。“他现在在哪?”

“在我住处呢!我怕怠慢了,特意让我娘给炖了鸡汤。”郑烈往前凑了凑,“都头,您快去见见!这人手上的茧子比汤隆的还厚,一看就是常年练枪棒的!”

周大膀这时拎着坛酒从街口过来,见这阵仗,扬着嗓子喊:“都头,郑兄弟!刚酿的高粱酒,给你们接风!”

“先放着!”郑烈摆了摆手,拉着武松的胳膊就往外走,“都头,去晚了洪大哥该走了!他说要是您不待见,他就去投奔登州的朋友!”

武松被他拽着走,脚步轻快了些。路过紫石街时,张婶挎着菜篮往家走,篮子里的青菜沾着露水:“都头,郑兄弟,这是去哪?我刚炖了红烧肉,要不进屋吃点?”

“不了张婶!”郑烈头也不回地喊,“找着教头了,先去见人!”

张婶笑着摆手:“那我给你们留着!记得回来吃!”

郑烈的住处离紫石街不远,是间带小院的土房。刚进巷口,就听见院里传来“呼呼”的风声,混着铁器碰撞的脆响。郑烈加快脚步:“您听!这是洪大哥在练枪呢!”

推开院门,就见个八尺高的汉子正在院里练枪。他穿着灰布长褂,下摆扎在腰里,络腮胡随着动作晃悠,手里的长枪舞得密不透风,枪尖挑着个稻草人,戳得稻草乱飞。听到动静,他猛地收枪,枪尖“笃”地扎在地上,溅起点尘土。

“洪大哥!这就是武都头!”郑烈喊着,快步走过去。

洪振转过身,双眼亮得很,往武松这边看了两眼,抱拳行礼:“武都头,久仰大名。景阳冈打虎的壮举,在下早有耳闻。”

武松回了一礼,目光落在他手上——掌心的茧子又厚又硬,指节处还有些旧疤,是常年握枪留下的痕迹。“洪教头,不必多礼。郑烈说你枪法好,可否让我开开眼界?”

洪振咧嘴一笑,抽出扎在地上的枪,手腕一转,枪尖便指向空中的飞鸟。“献丑了。”

话音刚落,他猛地发力,长枪“唰”地刺出,枪尖擦着飞鸟的翅膀过去,惊得鸟扑棱棱飞走。紧接着,他手腕翻折,枪身绕着身子转了个圈,枪尖点地,挑起地上的石块,“啪”地打在院角的木桩上,石块碎成两半。

郑烈在一旁拍着手喊:“好!都头您看,我说的没错吧!”

武松点了点头,心里踏实了。“洪教头,为何不在禁军任职了?”

洪振的眼神暗了暗,把枪靠在墙上:“前几年帮朋友打抱不平,揍了蔡京的家奴,被革了职。后来辗转各地,就落在了洪家镇。”

“原来是这样。”武松往前走了两步,“我阳谷县的民团缺个教头,兄弟们勇猛却没章法。要是洪教头不嫌弃,留在阳谷县如何?工钱每月十两,管吃管住,阳春阁的酒随便喝。”

洪振愣了愣,眼里闪过些光亮,又很快压下去:“都头就不怕我惹麻烦?蔡京的人要是找来……”

“有我在。”武松打断他,指了指院外,“阳谷县的街坊都是本分人,民团也能护着你。再说,蔡京的手还伸不到这来。”

郑烈在一旁帮腔:“是啊洪大哥!都头可是阳谷县的天!前阵子西门庆那么横,还不是被都头抓了?您就留下吧!”

洪振看着武松,又看了看郑烈,突然笑了,露出两排白牙:“好!我留下!能跟着武都头做事,是我的福气!”

郑烈拍着手喊:“太好了!我这就让我娘把鸡汤端出来!咱今天喝个痛快!”

正说着,郑烈的娘端着个砂锅从屋里出来,砂锅里的鸡汤冒着热气:“都头,洪壮士,快进屋喝汤!刚炖好的,加了红枣,补身子。”

武松走进屋,屋里收拾得干净,桌上摆着碗筷,还有碟咸菜。郑烈的娘给每个人盛了碗鸡汤:“都头,您多喝点,这阵子忙坏了。郑烈这孩子不懂事,还劳烦您多照看。”

“婶子客气了。”武松喝了口鸡汤,暖意顺着喉咙往下滑,“郑烈帮了我不少忙,是个好兄弟。”

洪振也喝了口鸡汤,叹了口气:“好久没喝到这么热乎的汤了。在洪家镇看粮仓,每天只能啃干粮。”

“以后天天有!”郑烈拍着胸脯,“我娘最会炖鸡汤,以后让她天天给您炖!”

吃完饭,武松带着洪振往阳春阁走,想让他看看民团的住处。路过铁匠铺时,汤隆正抡着锤子打铁栓,火星溅得老高。见武松过来,他放下锤子:“都头,这是?”

“这是洪振,新来的教头,以后民团的武艺就靠他了。”武松介绍道。

洪振抱拳行礼:“汤师傅,久仰。您打的铁栓我见过,结实得很。”

汤隆咧嘴笑:“客气啥!以后您要练武器具,尽管找我!保证打得趁手!”

到了阳春阁后院,民团的兄弟们正在练拳脚。瘦高个见武松过来,喊了声“都头”,兄弟们都停了下来,齐刷刷地看着洪振。

“这是洪教头,以后教你们枪棒。”武松喊道,“都给我好好学!别丢了阳谷县的脸!”

兄弟们齐声应道:“是!”

洪振往前走了两步,目光扫过众人:“从明天开始,卯时起床练扎马步,辰时练枪法,午时休息,未时练拳脚。谁要是偷懒,我可不客气!”

兄弟们都挺首了腰板,眼里透着兴奋——终于有正经教头了。

孙梦娇这时从前面过来,手里拿着个琵琶:“都头,洪教头,阳春阁来了个东京的商人,说想请您过去一趟,说是徐宁教头的朋友。”

武松眼睛亮了。徐宁是禁军教头,他的朋友想必也不是普通人。“洪教头,你先跟兄弟们熟悉熟悉,我去去就回。”

“您去吧。”洪振点头,己经拿起根木棍,开始教兄弟们扎马步,“脚再分开点!膝盖别超过脚尖!”

武松跟着孙梦娇往前走,路过前堂时,见周大膀拎着坛酒进来,往桌上一放:“都头,给洪教头的接风酒!刚酿的,劲儿足!”

“放着吧。”武松笑了笑,“晚上一起喝。”

到了阳春阁的雅间,里面坐着个穿官服的人,见武松进来,赶紧站起来:“武都头,在下是徐宁教头的下属,奉命来送些枪谱。徐教头说他过几日就到,让您先让兄弟们熟悉熟悉基础招式。”

武松接过枪谱,厚厚的一摞,上面画着各种枪法招式,字迹工整。“多谢大人。徐教头要是来了,我扫榻相迎。”

“不敢当。”官员笑了笑,“徐教头常说,武都头是真英雄,能跟您结交是他的荣幸。在下还有事,先行告辞。”

送走官员,武松拿着枪谱回到后院。洪振正教兄弟们练枪,见他回来,停下动作:“都头,这是?”

“徐宁教头的枪谱。”武松把枪谱递给他,“他过几日来,到时候你们可以交流交流。”

洪振翻开枪谱,眼睛越睁越大:“这是钩镰枪的招式!徐教头的钩镰枪天下闻名,我以前只在禁军见过图谱,没想到能看到真本!”

郑烈凑过来,伸着脖子看:“洪大哥,这枪谱厉害不?能打过西门庆的余党不?”

“何止!”洪振拍了拍枪谱,“学会这上面的招式,对付十几个无赖不成问题!”

兄弟们都欢呼起来,瘦高个喊:“那我们赶紧学!以后再也不怕有人来闹事了!”

武松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暖暖的。民团有了教头,还有了枪谱,阳谷县的治安就更稳了。他想起武大郎,要是哥哥还在,看到兄弟们练枪的样子,定会笑着给他端碗热粥。

傍晚,张婶端着红烧肉过来,郑烈的娘炖了鸡汤,周大膀拎着酒,汤隆也揣着把新打的匕首来了——说是给洪振的见面礼。众人坐在阳春阁的后院,把酒言欢,笑声飘得很远。

洪振喝了口酒,抹了把嘴:“都头,您放心,我一定把兄弟们教好!以后阳谷县有我在,谁也不敢来撒野!”

武松举起碗:“好!我敬洪教头!也敬兄弟们!希望阳谷县越来越好!”

众人齐声应和,碗盏碰撞的声音清脆响亮。月光洒在院子里,亮得晃眼,照亮了每个人的笑脸,也照亮了阳谷县安稳的夜。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后院就传来了兄弟们练扎马步的喝声。武松站在窗边,看着洪振手把手地教兄弟们握枪的姿势,郑烈在一旁喊着口号,心里踏实极了。

春桃端着早饭进来:“都头,孙姑娘说邻县的商人订了一百把银锁,王三郎正赶着做呢。汤隆师傅也来了,说石桥的铁栓打好了,让您去看看。”

武松点了点头,往门外走。路过后院时,洪振正好教完一招,见他过来,喊了声“都头”。兄弟们也跟着喊,声音洪亮。

武松笑了笑,脚步轻快地往石桥走。他知道,有洪振教武艺,有汤隆打铁器,有兄弟们护着街坊,阳谷县的日子,会越来越安稳,越来越热闹。而他,会一首守在这里,守着哥哥的灵牌,守着这片土地的太平。



    (http://www.220book.com/book/WJC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水浒遇金莲,武松斩西门庆定天下 http://www.220book.com/book/WJC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