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疆的宁静,像一幅浸了水的墨画,渐渐被来自西南的消息打湿。
商队带来的不再只是中原的太平盛事,更多是关于大理国的动荡。
“郑买嗣弑君篡位,改国号‘大长和’……”说书先生的声音在茶馆里回荡,带着几分唏嘘,“那南诏王族,竟落得如此下场!”
茶客们议论纷纷。对偏安一隅的苗疆来说,大理的变故似乎很遥远,却又隐隐透着不安。
柳轻蹄蹲在茶馆门口,听着里面的议论,眉头越皱越紧。他溜回山腰竹楼,对正在晾晒草药的苏小药道:“听见没?大理那边出大事了!郑买嗣那老小子造反了!”
苏小药手一顿,药篓里的三七洒出几颗。她沉默地捡起药材,望向西南方向——那里是巫蛊部与大理交界的地带。
“乱世……终究是躲不过么?”她轻声自语。
一首沉默擦拭猎弓的张焕忽然开口:“郑氏篡位,必有大乱。战火若起,苗疆难以幸免。”
连最迟钝的人都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巫蛊部内部开始出现分歧。以阿幼朵为首的长老们主张加强戒备,但求自保;而一些年轻气盛的勇士则摩拳擦掌,认为这是扩张部落势力的良机。
纷争在一个雨夜爆发。
几个受外部势力蛊惑的苗寨头人,联合部分不满现状的巫蛊部青年,发动叛乱。他们想趁着大理内乱,吞并周边小部落,甚至与郑买嗣的使者暗通款曲。
喊杀声打破了苗疆百年的宁静。
阿幼朵率领忠心的族人拼死抵抗,但叛军来势汹汹,又得了外部支援,眼看就要攻破圣坛。
“圣女!快走吧!我们护送你从密道离开!”一个满身是血的长老嘶声喊道。
阿幼朵倔强地摇头,手中银蛊盅发出急促的嗡鸣:“这里是我们的根!我绝不放弃!”
就在叛军即将冲破最后一道防线时——
一道黑影如同苍鹰般掠过战场。
沈夜的寂灭刀甚至没有出鞘,他只是用刀鞘精准地点在几个叛军头目的关节处。咔嚓声接连响起,伴随着凄厉的惨叫,冲在最前的叛军如同被砍倒的竹子般下去。
柳轻蹄和张焕紧随其后,一个身形如鬼魅,专挑要害下手;一个刀法狠辣,每一刀都带着战场搏杀的决绝。
叛军的攻势瞬间瓦解。
“是……是沈夜!”叛军中有人惊恐地大叫。
那个名字像一道咒语,让疯狂的叛军们恢复了片刻清醒。看着那个站在尸山血海中、眼神冰冷的黑衣刀客,所有人的勇气都在瞬间消散。
“滚。”沈夜只说了一个字。
叛军如蒙大赦,丢下武器狼狈逃窜。
战斗结束了,但苗疆的宁静也被彻底打破。
经此一乱,阿幼朵和长老们终于明白——在这乱世之中,偏安一隅只是奢望。郑买嗣篡位只是开始,接下来必将是无休止的征伐与动荡。
“我们必须离开。”阿幼朵在部族大会上宣布,声音坚定,“去更深的山里,寻找新的家园。”
这个决定得到了大部分族人的支持。经历了这场叛乱,所有人都渴望真正的安宁。
沈夜站在圣坛最高处,望着脚下忙碌收拾行装的族人,对身边的苏小药道:“你们先随部落进山。”
苏小药敏锐地察觉到他话中的含义:“你要留下?”
“总得有人断后。”沈夜的目光投向远方,“郑买嗣的使者,不会善罢甘休。”
三天后,巫蛊部开始了艰难的迁徙。老人和孩子骑着驮兽,青壮年扛着家当,沿着祖先留下的隐秘小道,向横断山脉深处进发。
沈夜独自一人留在空荡荡的寨子里。
当郑买嗣派来的五百精兵抵达时,看到的只有一个坐在寨门门槛上磨刀的黑衣男子。
“巫蛊部的人呢?”带队的将领厉声喝问。
沈夜抬起头,寂灭刀在磨刀石上发出规律的沙沙声:“走了。”
“去了哪里?”
“不知道。”
将领大怒,挥手示意士兵上前擒拿。
然后——
他们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刀”。
寂灭刀甚至没有完全出鞘,只是刀锋露出三寸。沈夜的身影在军中穿梭,每一次停顿都伴随着兵器断裂的声音和士兵倒地的闷响。
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五百精兵还能站着的不足百人。
将领捂着血流如注的肩膀,惊恐地看着那个依旧坐在门槛上磨刀的男人,终于明白这不是他们能招惹的存在。
“滚回去告诉郑买嗣,”沈夜的声音比刀锋还冷,“这里,不是他该来的地方。”
残兵败将狼狈逃窜。
沈夜又在空寨里守了七天,确认再无人来犯,这才起身,沿着部落迁徙的方向追去。
一个月后,他在一处云雾缭绕的山谷中找到了新的巫蛊部聚居地。
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有温泉流淌,土地肥沃,俨然世外桃源。
柳轻蹄正在教孩子们爬树,张焕在帮着搭建新的吊脚楼,苏小药在整理新发现的草药。阿幼朵看到他归来,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都解决了?”她问。
沈夜点点头,看向山谷中袅袅升起的炊烟。
这里足够隐蔽,足够安静。外面的纷争,应该传不到这里了。
他走到新家的屋檐下,解下寂灭刀,轻轻挂在墙上。
刀锋映着天边的晚霞,泛着温暖的光。
作者“重逢不相识”推荐阅读《孤刀镇晚唐》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JW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