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州的秋末,冷意总裹着股化不开的甜香——平江路的桂花落了满地,被往来的布鞋碾成碎金,混着巷口“哑巴生煎”的猪油香,飘得整条街都是暖的。徐骁蹲在生煎摊的小马扎上,看着唐心怡一口咬下去,滚烫的汤汁溅到指尖,还不忘含糊着喊:“徐老师!这生煎比学校食堂的馒头好吃一百倍!”
林若曦(徐骁的学生,才华横溢的文学少女,后成为知名作家/编剧,代表徐骁最初的教育理想与纯真情感)坐在旁边,手里捧着杯刚买的桂花糖粥,瓷勺轻轻搅着碗底的藕粉,笑着补充:“之前查苏州美食攻略,说这家生煎开了三十年,老板的手艺是祖传的,每天只卖两百份,来晚了根本吃不上。”
夏晚(徐骁特招入学的网文大神,网络文学领域超级大神,其作品IP后成为学校娱乐化战略核心)则盯着手机屏幕,手指飞快地打字,时不时抬头往巷口望一眼:“我刚在论坛发了‘江东职院周边美食地图’,配了晚会的照片,己经有二十多个人回复说想来打卡了!还有个旅游博主私信我,想下周来学校拍vlog,顺带逛山塘街。”
徐骁咬了口生煎,外皮酥脆得掉渣,肉馅里混着鲜甜的汤汁,烫得他首吸气,心里却暖烘烘的——一个月前,他刚到江东职院时,这所学校还像摊扶不起来的烂泥:教学楼墙皮剥落,食堂的馒头硬得能砸核桃,学生们要么混日子,要么想着早点退学找工作。可现在,晚会火了,融媒体有了名气,连周边的小吃摊都跟着沾了光,这“破校”,终于有了点活气。
“对了徐老师,”林若曦突然想起什么,从帆布包里掏出个笔记本,“我整理了晚会的观众反馈,有很多人说喜欢唐心怡的阿卡贝拉,还有人问咱们学校有没有艺术社团,想报名。”
唐心怡(徐骁挖掘的有表演天赋的问题学生,后成为演艺圈顶流,是学校的“活广告”)听到这话,眼睛瞬间亮了:“真的吗?那我们能成立合唱社吗?我还想教大家唱《恋爱循环》!”
徐骁点点头,接过林若曦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观众的留言,还有用红笔标注的建议——有人说希望多办校园活动,有人说想了解学校的专业设置,甚至还有人问“能不能转学来江东职院”。他翻着笔记本,突然觉得,之前跟王主任(原江东职院教务处主任,校内保守派代表,因阻挠改革、勾结校外承包商被举报,现己停职接受调查)的周旋、跟艺校的“踢馆”较量,都没白费。
“社团的事,我们下周跟老校长申请,”徐骁放下笔记本,看着三个学生眼里的光,“融媒体这边,夏晚你继续运营账号,多更点校园日常,比如食堂的新菜品、教学楼的改造进度,让大家看到学校的变化。若曦你负责整理观众反馈,把有用的建议分类,咱们后续慢慢落实。心怡你……”
他顿了顿,看着唐心怡期待的眼神,笑着说:“你先准备几首新的阿卡贝拉曲目,等合唱社成立了,你当社长,带大家排练。”
唐心怡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手里的生煎都忘了吃:“真的吗徐老师?我一定好好准备!”
夏晚也抬头,眼里带着点兴奋:“我还想写个校园题材的短篇,就以咱们学校为背景,主角是个像心怡一样有天赋的学生,讲她在学校里的成长故事,肯定能吸引更多人关注江东职院!”
徐骁没说话,只是看着巷口——几个背着相机的游客正往学校的方向走,嘴里还念叨着“就是这里,网上说有个专科学校晚会办得特别好”。他突然想起刚到学校那天,老校长拉着他的手说:“徐老师,这学校就像我养了几十年的孩子,我舍不得它就这么垮了。”那时候他还没底气,可现在,他敢跟老校长说:这破校,有戏!
吃完生煎,徐骁带着三个学生往学校走。路过校门口的报刊亭时,老板突然叫住他:“徐老师!今天的《苏州日报》有你们学校的报道!”
徐骁走过去,拿起报纸,头版右下角有篇短文,标题是《专科院校的逆袭:江东职院晚会走红网络》,里面提到了晚会的创新形式,还夸了唐心怡的阿卡贝拉,最后说“这所濒临倒闭的专科学校,正用自己的方式焕发生机”。
“没想到咱们学校还能上报纸!”林若曦凑过来看,眼里满是自豪。
徐骁把报纸折好,放进包里,心里却没敢完全放松——苏晚晴(省教育厅领导千金,市教育局官员,徐骁的体制内盟友)昨天微信告诉他,李氏集团(想租学校场地搞商业培训的投资方)还没放弃,最近在跟其他专科学校接触,估计是想找下一个“突破口”。他知道,江东职院现在只是小有名气,要想真正站稳脚跟,还有很多坎要过。
回到学校,徐骁先去了老校长的办公室。老校长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看到他进来,连忙放下报纸,笑着说:“徐老师,你可来了!今天的《苏州日报》看了吗?咱们学校终于露脸了!”
徐骁点点头,把林若曦整理的观众反馈递给老校长:“校长,这是晚会的观众反馈,有很多人关注咱们学校,还有人想报名社团。我想下周跟您申请,成立几个新社团,再把融媒体中心的设备更新一下,金陵痞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现在的相机和电脑都太旧了,拍出来的视频画质不好。”
老校长翻着反馈,手指有些颤抖:“好!好!都依你!设备的事,我明天就跟财务科商量,就算压缩其他开支,也要把融媒体中心的设备更新了。对了,还有个好消息——市教育局的苏处长刚才给我打电话,说想下周来咱们学校调研,可能会给咱们学校争取点扶持资金。”
徐骁心里一动——苏晚晴没跟他提过调研的事,估计是想给他个惊喜。他想起之前跟苏晚晴在微信上的聊天,她总说“江东职院有潜力,值得扶持”,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感激。
“对了徐老师,”老校长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王主任的事,你也别太放在心上。他在学校待了十几年,思想固化,跟不上形势,被停职也是早晚的事。以后学校的教学改革、融媒体发展,还要靠你多费心。”
徐骁点点头:“校长您放心,我会尽全力的。”
从老校长办公室出来,徐骁去了融媒体中心。之前这里只有一张破旧的办公桌和一台卡得要命的电脑,现在多了两张学生捐赠的桌子,墙上还贴了晚会的照片和观众的留言。夏晚正坐在电脑前写小说,林若曦在整理社团申请表格,唐心怡则在对着手机练歌,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活力。
“徐老师,”林若曦看到他进来,连忙站起来,“社团申请表格我己经整理好了,有合唱社、文学社、摄影社,还有电竞社,一共五个社团,每个社团都有十几个学生报名。”
徐骁接过表格,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签名,心里突然觉得很踏实。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操场——几个学生正在打篮球,笑声传遍了整个校园。他想起刚到学校时,操场空荡荡的,只有几个破旧的篮球架,现在终于有了人气。
就在这时,徐骁的手机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他接起电话,对方的声音很陌生,带着点试探:“请问是徐骁老师吗?我是秦氏集团的秦羽墨,想跟您聊聊投资江东职院的事,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
徐骁心里一震——秦羽墨(富家千金,家族企业涉及地产、投资,后成为徐骁的资金后盾)他之前见过一次,是在市教育局的座谈会上,当时她坐在角落里,没怎么说话,没想到她会主动联系自己,还提出要投资学校。
“秦小姐,您好,”徐骁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平静下来,“不知道您想投资学校的哪个方面?”
电话那头的秦羽墨笑了笑,声音很清脆:“我最近关注到江东职院的晚会,觉得你们很有想法。我想投资你们的融媒体中心,再帮你们建个艺术楼,用于社团排练和教学。不过具体的细节,我想跟您当面聊聊,不知道您明天有没有时间?我请您在山塘街的‘松鹤楼’吃饭,顺便聊聊苏州的美食和旅游,您觉得怎么样?”
徐骁看了眼窗外——夕阳正落在教学楼的屋顶上,把墙皮都染成了金色。他想起刚到学校时的迷茫,想起晚会前的紧张,想起现在学生们的笑脸,突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好,秦小姐,”徐骁说,“明天我准时到。”
挂了电话,徐骁转身,看到林若曦、夏晚和唐心怡都看着他,眼里满是好奇。他笑着说:“有个好消息——有人想投资咱们学校,以后咱们有新的融媒体设备和艺术楼了!”
三个学生瞬间欢呼起来,唐心怡甚至抱着林若曦跳了起来。徐骁看着她们,心里却想起了苏晚晴的话——李氏集团还没放弃,江东职院的路还很长。他知道,这次秦羽墨的投资是个机会,但也可能伴随着新的挑战,比如资本对学校发展的干预,比如其他竞争对手的嫉妒。
晚上,徐骁躺在宿舍的床上,翻着白天的《苏州日报》,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只有一句话:“李氏集团下周会去其他专科学校调研,小心他们耍花招。”
徐骁坐起来,看着窗外的月光——月光洒在操场上,把篮球架的影子拉得很长。他不知道这条短信是谁发的,是苏晚晴,还是其他关注学校的人?但他知道,江东职院现在就像一株刚冒芽的小草,既要接受阳光雨露,也要防备风吹雨打。
他给苏晚晴发了条微信:“秦羽墨想投资学校,明天约我见面。李氏集团下周去其他专科学校调研,可能有新动作。”
苏晚晴很快回复:“秦羽墨的投资是好事,但要注意把控方向,别让资本干预学校的教育理念。李氏集团那边我会盯着,有消息随时告诉你。明天见面小心点,有什么情况及时跟我联系。”
徐骁放下手机,看着天花板——他想起白天在生煎摊,唐心怡说“这破校有了徐老师,肯定能变好”,想起林若曦说“想让更多人知道江东职院的故事”,想起夏晚说“要写以学校为背景的小说”。他突然觉得,不管未来有多少挑战,他都要坚持下去,因为这破校,不仅有戏,还会越来越好。
只是他不知道,秦羽墨的投资背后,是否还有其他目的?李氏集团去其他专科学校调研,又想耍什么花招?还有那条匿名短信,发信人到底是谁?这些疑问,像种子一样埋在他心里,等着明天,等着未来,一一解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WLJ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