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州的秋末,清晨的平江路还裹着层薄霜。巷口“朱鸿兴”的面摊刚支起招牌,骨汤的香气混着猪油渣的焦香飘出来,引得早起的居民驻足。徐骁刚走到摊前,就听见身后有人喊他:“徐老师!等等我们!”
回头一看,林若曦(徐骁的学生,才华横溢的文学少女,后成为知名作家/编剧,代表徐骁最初的教育理想与纯真情感)背着帆布包,手里还提着给夏晚带的豆浆;唐心怡(徐骁挖掘的有表演天赋的问题学生,后成为演艺圈顶流,是学校的“活广告”)蹦蹦跳跳地跟在后面,发梢还沾着点霜花;夏晚(徐骁特招入学的网文大神,网络文学领域超级大神,其作品IP后成为学校娱乐化战略核心)则抱着手机,手指飞快地打字,嘴里念叨着:“刚把昨晚整理的校园vlog发出去,己经有五百多个赞了!”
徐骁笑着点了三碗焖肉面,加了双浇头——爆鱼和鳝糊,这是苏州人吃面的“标配”。面摊老板一边下面,一边打趣:“徐老师最近可是我们这的名人,报纸上都登了你学校的事,说你们专科学校办晚会比本科还热闹!”
正说着,老校长的电话打了过来,声音里带着点急切:“徐老师,你现在在哪?来我办公室一趟,有急事找你。”
徐骁心里一紧,以为是学校出了什么问题——毕竟王主任(原江东职院教务处主任,校内保守派代表,因阻挠改革、勾结校外承包商被举报,现己停职接受调查)刚停职不久,行政上还有不少烂摊子没理清。他匆匆结了账,跟三个学生嘱咐了几句,就往学校赶。
老校长的办公室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桌上,上面放着一份《苏州教育报》,头版标题是《江东职院:以文化活动激活专科院校活力》。老校长见徐骁进来,连忙起身,把一杯刚泡好的碧螺春推到他面前:“徐老师,坐!这次找你,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徐骁心里纳闷,刚坐下就听见老校长说:“经过校委会讨论,再加上教育局的推荐,决定破格提拔你为校长助理,主要负责学校的宣传、社团管理和融媒体中心的工作。以后你就是学校的管理层了,要多担点担子。”
这话让徐骁愣了半天——他刚到学校时,连融媒体中心的门都找不到,现在居然成了校长助理?老校长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笑着说:“你别觉得意外,这几个月你做的事,大家都看在眼里。解决了食堂的问题,办火了校园晚会,把融媒体中心从‘空壳子’做成了有影响力的账号,连教育局的苏处长(苏晚晴,省教育厅领导千金,市教育局官员,徐骁的体制内盟友)都夸你有想法。现在王主任停职了,学校需要像你这样有干劲、有思路的年轻人挑大梁。”
徐骁接过老校长递来的任命文件,手指有点发颤。他想起刚到学校那天,看到教学楼墙皮剥落、学生们死气沉沉的样子,心里满是迷茫;想起为了办晚会,跟艺校“踢馆”的人据理力争;想起为了更新融媒体设备,跟老校长软磨硬泡……这些画面像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突然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校长,我怕我做不好……”徐骁话刚出口,就被老校长打断:“你要是做不好,谁还能做好?放心,校委会会支持你的。对了,教育局下下周要派调研组来咱们学校,主要考察融媒体建设和校园文化活动,苏处长会带队,你提前准备一下汇报材料。”
从老校长办公室出来,徐骁还没缓过神,就被一群老师围住了。教语文的张老师笑着说:“徐老师,恭喜啊!以后你就是校长助理了,可得多给我们语文组争取点资源,我们想办个校园文学社,让若曦当社长。”
教音乐的李老师也凑过来:“是啊徐老师,我想跟你商量一下,能不能成立一个校园合唱团,让心怡当主唱,咱们以后多搞点音乐活动。”
徐骁一一应下,心里暖暖的——以前王主任在的时候,老师们大多敷衍了事,连课都不愿意好好上,现在却主动提建议、想做事,这才是学校该有的样子。
中午,林若曦、夏晚和唐心怡拉着徐骁去吃藏书羊肉——这是苏州人秋末冬初的“标配”,炖得软烂的羊肉配上粉丝和白菜,再撒点葱花,暖得人心里发慌。唐心怡一边吃,一边兴奋地说:“徐老师,你现在是校长助理了,是不是就能给我们合唱社批场地了?我己经写好社团章程了,还找了二十多个同学报名!”
夏晚也抬头,眼里带着点期待:“徐老师,融媒体中心能不能再招几个人?现在就我一个人运营账号,有点忙不过来。我还想做个校园美食专栏,把苏州的特色小吃都拍一遍,既能宣传学校,又能吸引游客。”
林若曦则拿出笔记本,上面写着“校园文学社活动计划”,有诗歌朗诵会、小说创作比赛,还有跟本地出版社的合作意向:“徐老师,这是我写的计划,你看看行不行。如果能跟出版社合作,我们可以把学生的作品集结出版,让更多人看到江东职院学生的才华。”
徐骁看着三个学生眼里的光,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更有动力了。他点点头:“社团场地的事,我下周就跟后勤科申请;融媒体中心招人,我们可以在学校贴公告,选拔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文学社的计划很好,我会跟老校长商量,争取跟出版社对接。”
吃完饭,徐骁跟学生们一起回学校。路过校门口的报刊亭时,老板笑着递给他一份《姑苏晚报》:“徐老师,今天的报纸也有你们学校的报道,说你们的校园vlog在网上很火,还有游客专门来学校打卡呢!”
徐骁接过报纸,看到报道里提到了夏晚运营的融媒体账号,还附了几张校园的照片——有教学楼前的桂花树,有操场边的长椅,还有学生们在社团活动时的笑脸。他突然想起老校长说的话:“学校的活力,不在于硬件多好,而在于学生有朝气、老师有干劲。”
回到办公室,徐骁刚坐下,手机就响了,是苏晚晴发来的微信:“恭喜你升职为校长助理!下下周的调研,我会提前跟你对接。另外,有个事要提醒你,李氏集团最近在跟其他专科学校接触,估计是想找下一个‘突破口’,你多留意一下,有情况及时跟我联系。”
徐骁心里一紧——李氏集团之前想租学校场地搞商业培训,被他拒绝了,现在又去接触其他学校,肯定没安好心。他回复苏晚晴:“谢谢提醒,我会留意的。调研材料我会尽快准备好,有不懂的地方还要向你请教。”
苏晚晴很快回复:“不用客气,江东职院的发展是好事,我会尽力支持。对了,秦羽墨(富家千金,家族企业涉及地产、投资,后成为徐骁的资金后盾)昨天跟我提到,她想下周来学校实地考察,跟你聊聊投资的事,你有时间吗?”
徐骁愣了一下——秦羽墨之前只是在电话里提过投资,现在要实地考察,说明她对江东职院的发展真的感兴趣。他回复:“有时间,我随时欢迎。”
挂了微信,徐骁看着窗外——几个游客正在校门口拍照,嘴里念叨着“就是这里,网上说有个专科学校很有活力”。他突然觉得,江东职院的路才刚刚开始,虽然未来还有很多挑战,比如李氏集团的阻挠、其他学校的竞争,但只要学生有朝气、老师有干劲,有苏晚晴和秦羽墨的支持,这所曾经濒临倒闭的专科学校,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就在这时,徐骁的手机又响了,是个陌生号码。他接起电话,对方的声音很陌生,带着点试探:“请问是徐骁校长助理吗?我是李氏集团的项目负责人,想跟你聊聊场地租赁的事,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
徐骁心里冷笑——李氏集团果然没放弃,居然首接找到他这里来了。他顿了顿,语气平静地说:“不好意思,我现在很忙,没时间。而且江东职院不会出租场地搞商业培训,你还是找其他学校吧。”
挂了电话,徐骁看着桌上的任命文件,突然觉得,升职不仅仅是荣誉,更是责任。他知道,未来还有很多坎要过,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为了江东职院的学生,为了这所终于有了活力的“破校”,他会拼尽全力。
只是他不知道,秦羽墨的实地考察,会不会带来新的机遇?李氏集团被拒绝后,又会耍什么新的花招?这些疑问,像种子一样埋在他心里,等着下一周,一一解开。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我的学阀之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WLJ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