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州的秋末,双塔市集的早市正闹得沸沸扬扬。刚过六点,巷口“阿婆生煎”的铁盘就滋滋冒油,金黄的生煎包咬开时,滚烫的肉汁能溅得人首哈气;隔壁“朱记汤包”的蒸笼叠得比人高,蟹黄汤包的香气混着桂花香飘出半条街。徐骁站在摊前,刚接过一笼汤包,就听见身后有人轻唤:“徐老师。”
回头见是林若曦(徐骁的学生,才华横溢的文学少女,后成为知名作家/编剧,代表徐骁最初的教育理想与纯真情感),她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手里攥着几张稿纸,脸颊还沾着点面粉——想来是早上帮家里的馒头铺揉了面。“徐老师,这是我改好的文学社章程,你看看行不行?”她把稿纸递过来,指尖还带着刚出锅馒头的温度。
徐骁接过,就着汤包的热气翻了两页,字里行间满是少年人的热忱,连社团活动的时间都精确到了“每周三下午西点,不占用晚自习”。“写得很细,”他笑着点头,“下周行政会我提一下,争取把文学社的场地批下来。”林若曦眼睛一亮,刚想说谢谢,却被早市的喧闹打断——卖糖粥的三轮车叮铃铃驶过,车上的铜锅冒着白汽,老板扯开嗓子喊:“糖粥——赤豆糊——”
徐骁看了眼表,七点半,离行政会还有半小时。他把没吃完的汤包打包,跟林若曦一起往学校走。路过十全街时,老裁缝铺的王师傅正把熨好的中山装挂在门口,见了徐骁就招手:“徐老师,听说你升校长助理了?以后可得多来照顾生意!”隔壁杂货店的老板娘也探出头:“是啊徐老师,你们学校最近名气大,好多游客都来问路,我这地图都卖空了!”
徐骁一一应着,心里却没多少“升职”的喜悦。昨天下午他刚接管王主任(原江东职院教务处主任,校内保守派代表,因阻挠改革、勾结校外承包商被举报,现己停职接受调查)留下的行政档案,一打开就倒吸一口凉气——后勤科的维修申请堆了半人高,教学楼三楼的窗户坏了三个月没人修,学生宿舍的热水器冬天只能出温水;还有融媒体中心的经费申请,王主任之前压了两个月没批,现在夏晚那边急着招新,连相机内存卡都不够用了。
到了学校,行政楼的走廊里己经站了几个老师。教物理的李老师凑过来:“徐助理,实验室的显微镜坏了两台,上课都得轮着用,你看能不能优先批点维修款?”教美术的张老师也跟上:“我们画室的石膏像裂了好几个,上次学生画画,石膏渣掉了一地,差点伤到人。”徐骁把大家的需求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刚想进办公室,就看见林静(徐骁的同事,成熟知性的女教授,在学术和仕途上给予徐骁早期关键指导)站在楼梯口。
“刚想去找你,”林静递过来一杯热咖啡,是学校门口便利店的速溶款,却还冒着热气,“王主任之前压了一批教材采购申请,现在学生都快没书上课了,出版社那边催了好几次。”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还有,教育局下周的调研,重点看校园文化建设,你得提前把社团活动的材料整理好,别像上次一样临时抱佛脚。”
徐骁接过咖啡,指尖传来暖意。他知道林静是真心为他着想——上次办校园晚会,就是林静提醒他提前检查音响设备,才没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我己经让夏晚整理融媒体的宣传材料了,社团这边,林若曦刚交了文学社的章程,其他社团我下午再去对接。”他翻开笔记本,指着其中一页,“教材采购的事,我上午跟后勤科对接,争取这周把订单下了。”
林静点点头,又想起什么:“对了,王主任的旧部可能不太配合,尤其是后勤科的刘科长,之前跟王主任走得近,你打交道的时候多留个心眼。”
徐骁心里有数。昨天他找刘科长谈维修的事,对方要么说“经费不够”,要么说“工人太忙”,话里话外都是敷衍。他深吸一口气,把咖啡喝了大半,推开办公室的门——桌上除了档案,金陵痞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还有夏晚(徐骁特招入学的网文大神,网络文学领域超级大神,其作品IP后成为学校娱乐化战略核心)发来的消息:“徐老师,账号粉丝破万了,但现在只有我一个人运营,剪视频到凌晨三点,再招不到人我就要秃了!”后面还跟了个哭脸表情包。
徐骁失笑,回复:“下午就贴招聘公告,你先列个需求清单,要招多少人,需要什么技能,我让行政科配合你。”刚发完消息,后勤科的电话就响了,是刘科长的声音:“徐助理,维修的事我跟工人问了,他们说最近在忙别的学校的活,你们学校的得排到下个月。”
“下个月?”徐骁皱起眉,“教学楼的窗户冬天漏风,学生上课都得穿羽绒服,你让他们先过来修窗户,其他的可以往后排。”
刘科长沉默了几秒,又说:“那经费呢?财务科说王主任之前没批,现在得重新走流程,最少要等两周。”
徐骁捏了捏眉心,知道刘科长是故意刁难。他没再多说,只道:“经费的事我来跟财务科对接,你让工人明天过来,修窗户的钱我先从融媒体的预算里挪,后续再补手续。”说完就挂了电话,心里清楚,这只是开始——王主任留下的烂摊子,不是一天两天能收拾完的。
中午,徐骁没去食堂,而是绕到学校附近的“老苏州奥灶面”馆。老板见他来,熟门熟路地端面:“还是老样子,焖肉面加蛋?”徐骁点点头,看着老板往面里加了一勺熬得浓稠的汤底——这汤底是用鳝骨、猪骨熬了十几个小时的,鲜得能掉眉毛。正吃着,邻桌两个游客在聊天:“听说江东职院最近很火,我们下午去看看?”“听说他们学校的融媒体账号拍的视频特别有意思,还有学生在里面弹吉他唱歌呢!”
徐骁听着,心里稍微松了点。他掏出手机,给苏晚晴(省教育厅领导千金,市教育局官员,徐骁的体制内盟友)发了条微信:“苏处,下周调研的材料,我下午整理好发给你,麻烦你帮忙看看有没有遗漏的。”
没过多久,苏晚晴回复:“好,我晚上看。对了,李氏集团最近在跟市教育局接触,说想捐钱给学校建图书馆,你多留意一下,他们可能没那么简单。”
徐骁心里一凛。李氏集团之前想租学校场地搞商业培训,被他拒绝了,现在又想通过捐钱介入,肯定没安好心。他回复:“谢谢苏处提醒,我会注意的。”
下午,徐骁在校园里转了一圈。文学社的学生正在整理活动室,林若曦带头擦窗户;融媒体中心的门口贴了招聘公告,几个学生围在那里看;唐心怡(徐骁挖掘的有表演天赋的问题学生,后成为演艺圈顶流,是学校的“活广告”)则在操场边练歌,她的声音清亮,引得路过的学生驻足倾听。看着这一切,徐骁觉得肩上的担子虽然重,但也有了盼头。
傍晚,徐骁刚回到办公室,就收到一条匿名短信:“刘科长跟李氏集团有来往,小心他给你下套。”他盯着短信看了几秒,抬头望向窗外——夕阳把教学楼的影子拉得很长,远处的苏州河波光粼粼。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只会更难走。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是夏晚:“徐老师,招聘公告贴出去不到一小时,就有二十多个人报名了!”她脸上满是兴奋,手里还拿着一叠报名表。徐骁刚想说话,手机又响了,是刘科长的电话:“徐助理,工人明天来不了了,他们说临时有急事。”
徐骁握着手机,指节微微发白。他知道,刘科长这是故意的,或许,还跟李氏集团有关。他深吸一口气,对夏晚说:“先把报名表整理好,明天我们再跟刘科长谈谈。”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苏州的街头亮起了路灯。徐骁看着桌上的材料,心里清楚,这校长助理的职位,从来不是权力,而是沉甸甸的责任。而他不知道的是,李氏集团己经在暗中策划,一场更大的风波,正在等着他。
(http://www.220book.com/book/WLJ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