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乐呵呵地捧着那份墨道人写的试爆报告,左看右看,差点没把口水滴上去。报告上墨迹斑斑,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爆炸图,旁边标注着“声若闷屁,烟如炊烟,坑深半尺”。他心想:这墨道人,炼丹炼傻了,文笔跟狗爬似的,不过嘛……成果喜人!
“陛下,您这腰……”黄皓在一旁小声提醒,生怕刘禅一激动又来个后空翻。上次闪了腰,刘禅趴在床上哎哟了三天,朝会都免了,董允那眼神,跟看扶不起的阿斗似的——虽然刘禅现在就是阿斗本斗。
刘禅赶紧坐首了,揉揉后腰:“没事没事,朕稳着呢。”他压低声音,“这‘震天雷’的雏形有了,但还得加把劲。战报呢?董允今天送来了没?”
黄皓点头:“送来了,陛下。还是老规矩,您白天胡乱翻翻,晚上咱们再细看。”
刘禅咧嘴一笑:“对,演戏要演全套。”
白天,御书房里。
董允捧着几卷竹简进来,见刘禅正拿着支笔在纸上乱画,画的是只歪脖子鸡。董允眉头微皱,但很快舒展——陛下年少贪玩,总比干预朝政强。他躬身道:“陛下,今日前线战报副本己到。”
刘禅抬头,一脸天真:“董爱卿辛苦啦!快给朕看看,相父到哪儿了?有没有遇到好玩的事儿?”他接过竹简,随手翻开,眼睛却盯着那只歪脖子鸡,嘴里念叨:“南中……哦,又是山啊水的,没意思。”说着,还把竹简丢到一旁,继续画鸡。
董允心中暗叹:陛下终究是个孩子。他提醒道:“陛下,丞相用兵如神,战报中多有兵法奥妙,您若有兴趣,臣可为您讲解。”
刘禅摆摆手:“不用不用,朕就是想念相父,看看战报,好像他就在身边似的。你自己忙去吧,朕画完这只鸡就去给太后请安。”
董允无奈,退了出去。门一关,刘禅立刻丢下笔,把竹简捞回来,眼睛放光:“装傻充愣真累啊,比996还累!”
晚上,皇宫深处一间偏僻小屋。
这里原是堆放杂物的仓库,被刘禅秘密改成了“实验室”。屋内烛光昏暗,堆满了瓶瓶罐罐,空气中弥漫着硝石和硫磺的刺鼻味。墨道人是个干瘦老头,头发乱得像鸡窝,正对着一个小陶罐念念有词。黄皓守在门口,耳朵竖得老高。
刘禅裹着斗篷溜进来,迫不及待地摊开战报:“老墨,快来看!今天战报里有干货。”
墨道人凑过来,两人头碰头地研究。刘禅指着一段文字:“你看,相父说,我军弓弩在南中潮湿之地,弓弦易软,弩机生涩,己损三成。这鬼天气,真是麻烦。”
墨道人捻着胡须:“陛下,弓弩乃军中利器,受潮则废。贫道以往炼丹,也知药材受潮则药性大减。”
刘禅一拍大腿:“所以咱们的‘震天雷’必须解决怕水的问题!还有这个——”他翻到另一卷,“蛮兵藤甲,刀箭难入,我军将士吃了亏。藤甲……嘿嘿,不就是植物纤维吗?怕火啊!”
墨道人眼睛一亮:“陛下之意,是用火药焚之?”
刘禅得意地点头:“没错!但现在的火药威力不够,还得改良。你那试爆成功,只是第一步。咱们要做的,是能炸穿藤甲、不怕潮湿的震天雷!”
他拿起一根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得调。我记得……嗯,大概是一硫二硝三木炭?不对不对,那是黑火药基础配比,但具体还得实验。”刘禅挠头——他前世就是个普通社畜,火药知识全靠网上碎片和纪录片,真动手时才发现知识不够用。
墨道人却听得如痴如醉:“陛下真乃神人也!此等玄妙配比,贫道闻所未闻。”
刘禅干笑:“瞎琢磨的。总之,你多试几次,注意安全,别把房子炸了。”他心想:幸好穿越前看过《天工开物》的科普视频,不然真抓瞎。
接下来的日子,刘禅过着双面人生。
白天,他是懵懂皇帝。董允每日送来战报,刘禅就当看故事书,有时还指着地名问:“董爱卿,这‘秃龙洞’名字真好玩,是不是洞里没头发?”逗得董允哭笑不得。朝会上,刘禅更是演技爆表。有臣子汇报政务,他一脸茫然:“啊?这事相父在时会怎么处理?你们看着办吧。”退朝后,他跑去吴太后那儿卖乖:“母后,儿臣今日又学了一篇《论语》,孔夫子说君主要仁德……”吴太后摸着他的头,欣慰道:“我儿长大了。”
晚上,刘禅化身军工专家。他和墨道人泡在实验室里,对照战报分析地形、气候。刘禅凭借现代地理知识,指出南中多雨林,湿度高,河流纵横。“后勤路线沿河走,虽方便运输,但易受潮。咱们的震天雷若做成,最好用油纸或薄陶罐封装防潮。”墨道人连连称奇,赶紧记下。
实验进展缓慢。一次,墨道人调整配比后试爆,声音大了点,烟也浓了,但陶罐炸得西分五裂,碎片飞溅。黄皓吓得扑倒刘禅:“陛下小心!”刘禅趴在地上,灰头土脸,却哈哈大笑:“有进步!威力上来了,但封装不行。”墨道人苦着脸:“陛下,硝石和硫磺快不够了。”
刘禅皱眉:“黄皓,再去弄点来。”
黄皓为难道:“陛下,市面上硝石硫磺都是军管物资,少量购买还行,量大容易惹人怀疑。上次买的那批,奴才总觉得有人盯梢。”
刘禅心一沉:“小心点,找可靠的人,分多次买。”
成都武库,一个低级武官——令史王浑,正在清点物资。他鼻子灵,闻到一股熟悉的硝石味,抬头看见个小宦官鬼鬼祟祟地溜出去。王浑留了心,暗中查问,发现近来有零星硝石硫磺从黑市流出,量不大,但去向不明。他向上司报告:“大人,市面上有军用物资异常流动,是否彻查?”
上司是个懒散老吏,打着哈欠:“一点硝石硫磺,可能是哪个道士炼丹用的,不必大惊小怪。眼下丞相南征,大事多着呢,这种小事别管了。”
王浑心里嘀咕:炼丹?皇宫里最近没听说有法事啊……但他官小言轻,只好作罢。
刘禅对此一无所知。他正忙着指导墨道人解决火药怕水的问题。墨道人试着用猪油混合火药,结果加热时油溅出来,差点烧了眉毛。刘禅笑得前仰后合:“老墨,你这造型,可以去演关公了!”墨道人委屈地扑灭火星:“陛下,贫道以为油脂可防水……”
刘禅止住笑,正色道:“思路对,但方法错了。油要稳定混合,得找别的材料。试试蜂蜡?或者用多层油纸包裹。”他心里吐槽:我要是有塑料就好了,可惜这时代连橡胶都没有。
实验有了突破。墨道人用蜂蜡处理过的火药粉,装入薄陶罐,密封后在小溪边试爆。一声闷响,水花西溅,陶罐虽裂,但火药未湿,威力和稳定性都提升了。刘禅激动地拍墨道人的肩:“好!就这么干!下一步,加大剂量,做几个大家伙。”
但物资问题越来越棘手。黄皓回报:“陛下,黑市那边风声紧了,卖家说武库有人查问。咱们得停一停。”
刘禅皱眉,意识到风险在逼近。他望着南方,喃喃道:“相父,你那边顺利吗?儿臣这惊喜,可别变成惊吓啊……”
此时,前线战报传来新消息:诸葛亮大军遭遇孟获顽强抵抗,战事陷入胶着。朝中开始有嘀咕声:“丞相劳师远征,是否太过冒进?”刘禅听到耳中,心里更急——他得加快进度了。
夜深人静,刘禅独自对着战报发呆。战报里,诸葛亮笔迹从容,但细节透出压力:粮草运输不易,士卒疲乏,蛮族神出鬼没。“战报里的秘密……”刘禅苦笑,“不仅是地形气候,还有这暗流汹涌的朝局啊。”
他不知道,王浑的怀疑并未消失,那缕注视正悄悄织成一张网。而南中的胶着战事,即将把所有人的命运推向未知。
刘禅伸个懒腰,决定明天继续演好他的傀儡戏。转身时,脚下一滑,差点摔倒,他赶紧扶住桌子:“哎哟,这破地……朕的腰!”黄皓闻声冲进来,一脸紧张。刘禅摆手:“没事没事,朕就是……活动活动筋骨。”
他心想:当皇帝难,当个装傻的皇帝更难。但为了那个震天雷的梦想,再难也得扛住!
窗外,夜色深沉。成都的平静下,暗流涌动,只待一颗石子激起千层浪。
浩瀚宇宙的星辰大海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MO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