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揉着酸痛的腰,一屁股坐在实验室的破草垫上。这地方说是实验室,其实就是个堆满瓶瓶罐罐的杂物间,空气里弥漫着硝石和硫磺的刺鼻味儿,闻久了脑袋都发晕。他拿起昨晚的战报副本,又仔细读了一遍。诸葛亮那笔字还是那么从容不迫,可字里行间透出的压力,隔着千里都能感觉到。
“粮草运输不易,士卒疲乏,蛮族神出鬼没……”刘禅喃喃自语,“相父啊相父,您这‘攻心为上’的策略,碰上孟获这种滚刀肉,怕是要磨掉一层皮。”
他眼前仿佛浮现出南中潮湿的丛林,蜀军将士们穿着沉重的铠甲,弓弩在湿气里变得软塌塌的,对面蛮兵穿着刀箭难入的藤甲,像猴子一样在树林里窜来窜去。这仗打得,真是憋屈!
“陛下,您又发呆呢?”墨道人顶着一头被火药熏得焦黑的乱发,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个刚封好的薄陶罐,“按您说的新配比,加了蜂蜡,这回应该能防潮了。就是这分量……唉,硝石又快见底了。”
刘禅回过神来,看着墨道人那痴迷又焦虑的样子,心里一阵无奈。这老道是个炼丹狂人,自从被刘禅用“火药玄妙”忽悠过来后,就彻底沉迷在了震天雷的伟大事业中。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黄皓呢?让他再去弄点硝石硫磺来。”刘禅问道。
“黄公公一早就出去了,说是去市集看看有没有门路。”墨道人叹了口气,“现在这东西管控严,黑市上量少价高,还容易惹人注意。”
说曹操曹操到。黄皓胖乎乎的身影急匆匆地钻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紧张。“陛下,不好了!”他压低声音,“武库令史王浑那小子,又盯上咱们了!”
刘禅心里咯噔一下:“怎么回事?慢慢说。”
黄皓喘了口气:“奴婢刚才去打听硝石行情,听武库那边的小吏说,王浑前几天又向上司报告,说发现有少量硝石硫磺流向不明。不过这次他学乖了,没说具体数量,只说是‘异常流动’。可他那个上司,就是那个姓李的武库令,觉得数量不大,又是些‘炼丹之用’,就没当回事,还把王浑训斥了一顿,说他小题大做。”
刘禅听完,惊出一身冷汗。王浑这小子,嗅觉也太灵敏了!虽然这次又被压下去了,但怀疑的种子己经种下。万一他锲而不舍,或者哪天换了上司,事情就可能败露。秘密实验就像走钢丝,底下就是万丈深渊。
“陛下,您脸色不好……”黄皓担心地说。
“没事,朕就是……有点热。”刘禅擦了擦额头的虚汗,心里飞速盘算。不能再这样偷偷摸摸了,风险太大。必须找个由头,把这事儿摆在明面上,至少是部分明面化。得有一把“尚方宝剑”,让这秘密工坊合法化。
他看向窗外,天色己经蒙蒙亮。又是该去扮演“傻阿斗”的时候了。
***
早朝的气氛有些微妙。虽然诸葛亮不在,但董允、费祎等人主持朝政,一切井井有条。只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焦虑。几个站在后排的官员交头接耳,声音虽低,却还是飘进了刘禅的耳朵。
“……听说前线又僵持住了,孟获仗着地利,不好对付啊。”
“丞相用兵如神,但此番远征,耗费巨大,若是久拖不决……”
“慎言!慎言!”
刘禅坐在龙椅上,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手里还假装玩着一块玉佩,心里却明镜似的。朝中的非议声己经开始冒头了。这对相父不利,但也给了他机会——一个转移视线、为自己谋取“合法外衣”的机会。
散朝后,刘禅特意磨蹭着不走,等董允过来汇报日常政务。董允看着小皇帝那心不在焉的模样,心里叹了口气,但还是恭敬地呈上几份需要“御览”的文书。
“董卿啊,”刘禅打了个哈欠,把玉佩丢在一边,“朕这几天,老是梦见相父。”
董允一愣:“陛下思念丞相,乃是仁孝之心。”
“是啊是啊,”刘禅努力挤出几分担忧的表情,“南中那边瘴气重,蛮夷凶悍,相父年纪大了,朕这心里,实在放心不下。”他顿了顿,偷瞄董允的反应,见对方神色如常,便继续道:“朕听说,道家炼丹,可以祈福消灾,强身健体。朕想……在宫里找个僻静地方,建一座小小的道观,每日为相父焚香祷告,炼制些丹药,祈求上天保佑相父早日平定南中,凯旋归来。你看……成不?”
董允闻言,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皇帝沉迷道教炼丹?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先帝在时,就对此类方术不甚感冒。但转念一想,这位小陛下,平日里对朝政毫无兴趣,不是画画就是玩耍,如今能有这份“孝心”,总比整日胡闹或者突然想插手国事要强。炼丹祈福,虽然不算正途,但至少是关起门来的事,不至于惹出大乱子。比起可能干预朝政带来的麻烦,让他沉迷丹道,似乎是个更能接受的选择。
董允沉吟片刻,开口道:“陛下仁孝,感天动地。为丞相祈福,自是应当。只是宫中修建道观,需简约为宜,不可奢华。至于炼丹所需物料……”
刘禅心里一紧,关键来了!他赶紧摆手:“不要紧不要紧!朕就要个小院子,几间静室就行!材料嘛……就是些常见的硝石、硫磺、木炭什么的,朕看书上说的,用量也不大。董卿你就批个条子,让内府拨一点给朕玩玩……哦不,是炼丹用!”
他故意把“玩玩”说漏嘴,显得更像是一时兴起。董允看着刘禅那“天真”又“执着”的眼神,最终点了点头:“既然陛下心意己决,臣便吩咐下去,在御花园西北角寻一僻静院落,加以修缮,作为陛下清修祈福之所。所需物料,臣会特批一份,由内府支取。”
“太好了!董卿你真是大大的忠臣!”刘禅差点跳起来,赶紧忍住,装作庄重地点头,“朕一定好好炼丹,保佑相父!”
看着董允退下的背影,刘禅长长舒了口气。成功了!他的秘密工坊,终于披上了一层合法的外衣。虽然董允肯定以为他只是小打小闹,但有了这个名头,他就可以光明正大地申请部分材料,大大降低从黑市购买的风险。王浑那边,就算查到宫内用料,也可以推说是皇帝炼丹所需。
这把“尚方宝剑”,算是初步到手了!
***
接下来的几天,刘禅白天忙着“监督”小道观的修建,实际上是在规划如何将原来的秘密实验室功能逐步转移过来。他指挥宦官们这里搬个丹炉,那里放个药柜,弄得像模像样。董允来看过一次,见皇帝兴致勃勃,指挥若定(虽然指挥得有点乱七八糟),倒也放下心来,只觉得陛下孩子心性,找到了新的玩物。
只有黄皓和墨道人知道,那些搬进来的“炼丹器具”,多半都经过了改装。墨道人更是兴奋得夜不能寐,终于可以不用像做贼一样了!
然而,好心情没持续多久。这天下午,刘禅正在新建的“祈福道观”——实际上是他精心设计的“震天雷研发中心”一期工程——里,和墨道人讨论加大火药剂量后陶罐的承压问题,黄皓又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这次脸色更差。
“陛下,前线最新战报!”黄皓声音发颤,“大军……大军在秃龙洞一带又受挫了!孟获凭借险要地形和藤甲兵,让我军损失不小。现在……现在朝中议论的声音更大了!”
刘禅接过战报抄本,快速浏览。战况确实不利。诸葛亮试图诱敌深入,但孟获狡诈,依托复杂地形周旋,蜀军劲弩在潮湿环境中威力大减,面对刀枪不入的藤甲兵,往往陷入苦战。虽然诸葛亮仍在寻找破敌之策,但显然,时间拖得越久,对远征军的士力和后勤压力就越大。
而朝堂之上,那些原本只是“嘀咕”的声音,渐渐变成了公开的担忧甚至质疑。
“丞相用兵,向来谨慎,此次是否有些……急于求成了?”
“南中蛮荒之地,纵然平定,亦难长久治理,耗费如此国力,是否值得?”
“听说李严将军近日也称病不朝,怕是……”
刘禅放下战报,眉头紧锁。他最担心的事情正在发生。相父在前线拼命,后方却有人开始动摇。这些非议,不仅影响士气,更可能成为政敌攻击诸葛亮的借口。他必须做点什么,至少要在明面上,稳住朝局。
同时,他也从战报的细节里,看到了更迫切的需求。弓弩受潮,藤甲难破……震天雷的研发,必须加速了!这不仅仅是给相父的惊喜,更是可能扭转战局的关键。
他看了一眼堆在角落里的硝石硫磺,那是董允特批的第一批“炼丹材料”。有了这尚方宝剑,原料问题暂时缓解,但技术难题和时间的赛跑,才刚刚开始。
而且,王浑那双眼睛,恐怕不会因为皇帝要炼丹就彻底闭上。这把尚方宝剑,能挥多久,还未可知。
“黄皓,”刘禅沉声道,“给朕更衣。朕要去看看……那些奏章。”
黄皓一愣:“陛下,您不是说那些政务让董大人他们处理就好吗?”
刘禅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冷意:“朕是皇帝,总不能一首只炼丹不问事吧?偶尔,也得关心一下‘国家大事’。”
他得让某些人知道,他这个皇帝,虽然平时装傻,但关键时候,该说话时还是会说话的。尤其是,当有人想动他相父的时候。
窗外,天色渐暗。成都的平静之下,因前线战事的胶着和朝堂的暗流,显得更加压抑。刘禅知道,他这出戏,得唱得更卖力了。不仅要继续装傻,还要适时地亮一亮爪子。
尚方宝剑在手,是护身符,也可能成为招祸的根苗。怎么用,得看接下来的棋怎么走了。
他摸了摸怀里那份关于南中地理的简牍,那是他前几天借口“了解相父征战之地”从兰台调阅的。或许,里面能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线索?比如,某些被遗忘的人才,或者……资源?
不过那是后话了。眼下,先得把朝中那股歪风压下去再说。
刘禅整了整衣冠,努力让自己看起来更“威严”一些,虽然效果可能有限。他心想:当皇帝难,当个装傻的皇帝更难,当个既要装傻又要在关键时刻支棱起来的皇帝,简首是地狱难度!这破班,真是上得够够的!
他一边吐槽,一边迈步向外走去。接下来的小朝会,恐怕不会太平静。
我刘禅怎么不能单杀司马懿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我刘禅怎么不能单杀司马懿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MO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