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二十三年八月初一,秋老虎还没褪尽余威,清晨的阳光晒在青石板路上,己经带着几分灼人。韩痞帅刚把《唐律疏议》的最后一卷批注完,就听见院门外传来张大娘风风火火的声音:“韩公子!韩公子!出大事了!”
他放下笔起身开门,见张大娘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告示,额头上还挂着汗,语气里满是急切:“你快看!周县令的寿辰定在八月十五,今年不单要办宴,还要征贺联呢!中了的能去府里赴宴,还能得五十两银子的赏钱,这可是天大的机会啊!”
韩痞帅接过告示,只见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写着:“兹定于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为余六十寿辰。念及江宁父老乡亲厚爱,特征贺联一副,需贴合民生政绩,忌空泛阿谀。中选者赏银五十两,受邀赴寿宴。落款:江宁县令周文彬。”
小昭也凑过来看,看完后小声对韩痞帅说:“公子,这可是个好机会啊,五十两银子够我们用好久了,还能去见县令大人……”话没说完,她又想起县丞的事,语气沉了下去,“可是……县丞那边要是知道了,会不会又找您麻烦?”
韩痞帅捏着告示的指尖微微用力,心里也在盘算。周县令在江宁任上五年,口碑一首不错,修过城东的水利渠,办过城西的义学,是个办实事的官,和贪财护短的县丞王大人截然不同。要是能借着贺联得到周县令的注意,不仅解试时县丞不敢轻易动手脚,说不定还能为以后铺路。可风险也摆在眼前——县丞肯定也会派人参加寿宴,要是看到他出风头,指不定会怎么报复。
“公子,要不还是算了吧?”小昭见他沉默,又劝道,“我们安安稳稳准备解试就好,别再惹麻烦了。”
韩痞帅抬头看向小昭,见她眼里满是担忧,心里一暖,却还是摇了摇头:“小昭,躲是躲不过去的。县丞要是想找我麻烦,就算我不参加寿宴,他也会有别的办法。这次贺联是个机会,我得试试。”
正说着,院门外又传来脚步声,是周文博来了。他手里也拿着一张告示,脸上又兴奋又犹豫:“痞帅!你看了吗?周县令征贺联!我想试试,可琢磨了一早上,写出来的要么太俗,要么太飘,根本拿不出手。你脑子活,要不你也试试?”
韩痞帅把自己的想法跟周文博一说,周文博眼睛一亮:“对啊!周县令最看重实政,你之前写的策论里不就提过水利和义学的事吗?要是把这些写进贺联里,肯定能中!至于县丞那边,有周县令在,他不敢太放肆!”
被周文博这么一劝,韩痞帅心里的决心更定了。当天下午,两人就一起去了县衙门口——那里己经围了不少人,有学子,有乡绅,还有专门来凑热闹的百姓。县衙的差役搭了个木台,台上放着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笔墨纸砚,己经有几个人写了贺联递上去,却都被差役笑着退了回来。
“写的什么玩意儿?‘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这种陈词滥调也敢拿来?”一个穿着青衫的老秀才看完别人的联,忍不住撇了撇嘴,“周大人要的是贴合民生的,不是这种空架子!”
韩痞帅和周文博挤到前面,正好看到一个穿着锦袍的公子哥递上贺联,差役看了一眼,皱着眉说:“‘政通人和皆因令,风调雨顺全靠官’,太阿谀了,周大人说了,不要这种。”
那公子哥脸色一红,悻悻地走了,路过韩痞帅身边时,还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韩痞帅认出他,是县丞王大人的幕僚之子,之前在县学里跟周文博吵过架。
“看来县丞那边也派人来了。”周文博压低声音对韩痞帅说,“你可得小心点。”
韩痞帅点了点头,目光落在桌上的纸上,开始琢磨。上联要写政绩,得具体,不能虚。周县令修水利,让城东的百亩良田不再缺水;办义学,让穷人家的孩子能读书。这两件事是江宁百姓最认可的,就从这入手。
他拿起笔,蘸了蘸墨,略一思索,便在纸上写下上联:“修渠灌田,泽被东隅千顷稻。”
刚写完,旁边的老秀才就凑过来看,眼睛一亮:“好!‘修渠灌田’是实事,‘千顷稻’是成效,不浮夸,接地气!”
韩痞帅没停笔,接着写下联。上联写了民生,下联得写教化,对应义学的事。他想了想,写下:“设塾授业,光照西郭万户书。”
下联刚落笔,周围就响起一片赞叹声。老秀才拍着手说:“妙啊!上联写水利,下联写义学,对仗工整,还全是周大人的实政!这才是真正的好联!”
递贺联的差役也凑过来看,看完后连忙把联纸折好,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木盒子里,对韩痞帅拱手道:“这位公子高才!请问贵姓大名?小的好登记下来,禀报国公大人。”
“免贵姓韩,名痞帅。”韩痞帅回道。
差役刚把“韩痞帅”三个字写在登记本上,人群后面突然传来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哼,不过是个穷书生,运气好罢了,还真当自己有多大本事?”
韩痞帅回头一看,说话的是县丞幕僚的儿子,他身边还站着两个家丁,正用挑衅的眼神看着他。周文博立刻上前一步,挡在韩痞帅身前:“你说什么?有本事你也写一副出来!没本事就别在这瞎逼逼!”
那幕僚之子被怼得说不出话,脸涨得通红,最后撂下一句“咱们走着瞧”,就灰溜溜地走了。
周围的百姓都笑了起来,老秀才对韩痞帅说:“韩公子,你这联肯定能中!八月十五那天,你就等着去赴宴吧!”
韩痞帅笑着谢过老秀才,和周文博一起离开县衙。路上,周文博兴奋地说:“痞帅,你这联写得太好了!我敢保证,没人能比得过你!到时候你见了周县令,可得好好说说县丞的事,让周县令给你做主!”
韩痞帅点了点头,心里却没放松。他知道,幕僚之子的话不是空话,县丞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寿宴上怕是少不了一场风波,但他己经做好了准备——为了自己,为了小昭,也为了能在江宁站稳脚跟,这场风波,他必须接住。
回到家,小昭见他回来,连忙迎上来:“公子,怎么样了?”
韩痞帅把写联的事跟她说了,小昭听完后,虽然还是有些担心,却也露出了笑容:“公子写的联肯定是最好的!八月十五那天,我给你做身新衣服,你穿得整齐点去赴宴。”
韩痞帅看着小昭忙碌的身影,心里暖暖的。他走到书桌前,拿起那卷《贞观政要》,却没再看进去。他知道,八月十五的寿宴,不仅是一场庆寿,更是他和县丞之间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他必须赢,不仅要赢下贺联,还要赢下周县令的信任,这样才能在即将到来的解试中,真正站稳脚跟。
(http://www.220book.com/book/WNY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