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6章 从容应对,引经据典显才情

小说: 大唐痞帅驸马爷   作者:金陵痞帅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唐痞帅驸马爷 http://www.220book.com/book/WNYX/ 章节无错乱精修!
 金陵痞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开元二十三年八月十五的中秋月色,透过桂花苑的枝叶,在青砖地上洒下细碎的银斑。韩痞帅刚回应完张乡绅关于粮价的疑问,还没来得及端起酒杯,就见王大人(县丞)从座位上站起身,手里捏着一把折扇,慢悠悠地走到苑中央——他这一动,满苑的目光都聚了过来,连飘落的桂花仿佛都停了半分。

“韩公子方才谈水利、说粮价,看似有理,却多是市井间的实务之谈。”王大人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官场上特有的威严,“老夫倒想问问,公子可知《周礼·地官·遂人》中,关于‘井田水利’的记载?江宁自古多水患,若只凭眼下的支渠、芦苇之法,怕是难成长远之计。公子既懂民生,总该知晓历代治河的根本之策吧?”

这话问得极刁——《周礼》是儒家经典中最晦涩的一部,“遂人”篇讲的是古代乡野的水利与行政区划,连许多老秀才都未必能通读,更别提结合江宁的实际谈“根本之策”。王大人显然是想拿冷门的典籍难住韩痞帅,让他暴露“寒门无学”的短板。

张乡绅立刻附和:“王大人问得好!治民先治河,连古人的治水之法都不知晓,谈何长远?”李秀才也跟着点头,眼神里满是等着看好戏的得意。

周文博坐在角落里,手心里全是汗——他知道韩痞帅读书多,却从未见他读过《周礼》,生怕他答不上来。周县令也微微皱眉,看向韩痞帅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担忧——他虽欣赏韩痞帅的务实,却也清楚,在这些老派官绅眼里,“不通经典”便是最大的硬伤。

韩痞帅却依旧从容,他微微躬身,朗声道:“王大人所言极是,《周礼·地官·遂人》中确有记载:‘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他一字不差地背出原文,满苑顿时安静下来——连王大人都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寒门子弟竟能熟记《周礼》的冷僻篇章。韩痞帅接着道:“这‘遂、沟、洫、浍、川’五级水利体系,核心在于‘分级疏导,因势而为’。江宁多水患,正因秦淮河支流纵横,却缺乏统一的疏导规划——学生之前提的支渠,只是应急之策;若论长远,当效仿《周礼》之法,在江宁境内修‘三级沟洫’:一级通秦淮河主道,二级连各乡支渠,三级入田间毛渠,再设‘水正’之职,专管汛期水量调度。”

他顿了顿,又引《汉书·沟洫志》补充:“正如汉代贾让所言:‘治水有三策,其上策为决河疏河,中策为筑堤分流,下策为缮完故堤。’江宁当前最需的,是‘中策’与‘上策’结合——筑堤固岸,防洪水漫溢;疏河通渠,让积水有处可去。学生的浅见,正是源于此。”

这番话既有典籍支撑,又有具体规划,连王大人都一时语塞——他本想拿《周礼》难住韩痞帅,却没料到对方不仅背得出原文,还能结合汉儒的治水理论,将古今之法融会贯通。张乡绅脸上的傲慢也消了大半,端着酒杯的手顿在半空,半晌说不出话。

李秀才见王大人占不到便宜,连忙上前补刀:“韩公子既通经史,那老夫再问一句——《孟子·滕文公上》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公子出身寒门,却屡屡谈论官绅该做的事,岂不是忘了‘劳心’与‘劳力’的本分?”

这话带着赤裸裸的阶级歧视,暗指韩痞帅“越俎代庖”,不配与官绅议论政务。周围的气氛瞬间又紧张起来,几个乡绅子弟甚至发出低低的嗤笑。

韩痞帅却不恼,反而笑了笑:“李秀才怕是忘了《孟子》的上下文。紧接‘劳心者治人’之后,孟子还说‘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

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愈发笃定:“孟子的本意,是说社会有分工,而非阶层有高低。官绅的‘劳心’,当为百姓‘劳力’提供保障——就像周大人修水利、办义学,是‘劳心’;百姓种地、读书,是‘劳力’,二者本是相辅相成。若官绅只知‘治人’,却不顾百姓死活,那便不是‘劳心’,而是‘虐民’。学生虽出身寒门,却也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谈论政务,何错之有?”

他引用《孟子》反驳《孟子》,既点出李秀才断章取义的漏洞,又暗讽了某些官绅只知特权、不顾民生的本质。周县令听得连连点头,忍不住抚掌赞道:“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话虽非经典,却比许多经义都更有分量!韩公子,你这见识,可比许多读了一辈子书的老儒都通透!”

周县令的话,相当于给韩痞帅的才学盖了章。满苑的议论声顿时变了调,之前轻视的目光变成了敬佩,几个原本中立的乡绅甚至主动起身,向韩痞帅拱手:“韩公子高见,我等佩服!”

李秀才脸色惨白,想再争辩,却被王大人拉住了——王大人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无奈,他知道再争下去,只会让自己更难堪。王虎站在父亲身后,拳头攥得死紧,却连一句反驳的话都说不出来——他原本以为韩痞帅只是个会写两句对联的穷书生,却没料到对方不仅通经史、懂实务,还能把道理说得让人心服口服。

韩痞帅没再理会反派们的窘迫,而是转向周县令,躬身道:“大人过奖了。学生不过是读了几本书,又多听了些百姓的实话,才敢妄言。真正为江宁百姓做事的,还是大人您。”

这话既谦虚,又给足了周县令面子。周县令笑得更欣慰了,走上前拍了拍韩痞帅的肩膀:“你这小子,不仅有才学,还懂分寸。这样吧,节后你若有空,便来县衙帮我整理一下历年的水利旧档——那些老档里藏着不少江宁治水的法子,你若能参透,将来必成大器。”

整理县衙旧档,这可是天大的恩典——不仅能接触到常人看不到的史料,还能得到周县令的亲自指点,对即将到来的解试更是大有裨益。满苑的人都露出了羡慕的神色,连王大人都忍不住侧目,眼神里满是复杂。

韩痞帅连忙谢道:“多谢大人提携!学生定当尽心竭力!”

这时,苑外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家丁捧着一个食盒走进来,对周县令躬身道:“大人,厨房刚做好的月饼,按您的吩咐,给韩公子留了一盒。”

周县令笑着接过食盒,递给韩痞帅:“这是府里特制的桂花月饼,你带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韩痞帅接过食盒,入手温热,心里也暖暖的——他想起出门前小昭叮嘱他少喝酒,想起她眼里的担忧,嘴角忍不住扬起一抹柔和的笑意。

夜色渐深,寿宴渐渐接近尾声。宾客们陆续散去,王大人带着王虎、李秀才,脸色铁青地走在最前面,连招呼都没跟周县令打。周文博走到韩痞帅身边,兴奋地拍着他的胳膊:“痞帅,你今天太厉害了!连王大人都被你说得哑口无言!”

韩痞帅笑着晃了晃手里的食盒:“走,我分你几块月饼,剩下的给小昭带回去。”

两人并肩走出周府,月色洒在青石板路上,映着他们的身影。韩痞帅手里捧着温热的月饼,心里清楚——今天的寿宴,不仅是一场才情的较量,更是他在江宁官绅圈子里站稳脚跟的第一步。但他也知道,王大人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未来的路,还会有更多的挑战。

不过,那又如何?他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食盒,又想起自己脑海中熟记的经史典籍,眼神里满是笃定——只要他凭真才实学做事,凭良心待人,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夹杂着百姓家的欢声笑语。韩痞帅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满是桂花和月饼的香甜。他加快了脚步,只想快点把月饼带回小院,分给小昭,分给这个世界上最牵挂他的人。



    (http://www.220book.com/book/WNY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唐痞帅驸马爷 http://www.220book.com/book/WNY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