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上海,热得像被蒸笼罩着。
午后的阳光从百叶窗缝隙里漏进来,落在陆衍的办公桌上,连文件边缘都泛着光。
年休回来后第一天,他重新穿上制服,整个人仍带着旅行散去未久的空白感。
他刚从档案室回来,手里还拿着一份老案子的复查卷宗。
办公室里空调嗡嗡响着,
一切都像回到了他熟悉的节奏——
首到桌上的电话突兀地震动起来。
来电显示:陌生号码。
“喂?”
“陆哥,是我——程曜。”
对方的声音嘶哑、急促,背景里夹着混乱的噪音:
电钻声、风声、还有人骂人的吵闹。
陆衍皱了皱眉,手指不自觉地收紧:“怎么了?”
“陆哥,我真是忍不了了——”
程曜喘着气,像刚跑完一场架,“我们工地那包工头拖了两个月工资,今天我们去要钱,
他当着一群人骂我们,说‘干体力活的就这点出息’、‘一个个脏兮兮的,还要工资’。
还威胁我们,说信不信让我们以后在上海都找不到活。”
陆衍的表情没什么变化,但语气明显压低:“你冷静一点,有没有打起来?”
“……没有,我想动手,但我忍了。”
“很好。”他顿了顿,听那头嘈杂的声音渐远,“你现在在哪?”
“在虹口一个工地外面,工友们都走了,就我还在。”
“听我说。”
陆衍把卷宗放下,打开电脑,
“你这件事,不属于刑事案件,是民事纠纷——劳动报酬请求权。”
那头安静了两秒。
“劳动……什么?”
陆衍忍不住笑了一下:“意思是,你该拿的钱他们没给,这在法律上是侵权行为。
《民法典》第1175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约定支付劳动报酬,不得无故拖欠。’”
“那我能告他吗?”
“当然可以。你有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吗?”
“合同有照片,工资是微信转账的。”
“很好。你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带上这些材料。十五个工作日必须受理。
如果他们拖延或拒绝,你再起诉。”
“起诉?自己能去吗?”
“能,《民事诉讼法》第120条——劳动争议属于民事案件,法院有管辖权。
你可以请律师,也可以自己写起诉书。
我这边有模板,等下发你邮箱。”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借光之人“陆哥……”
那头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风声被切断,像换了个世界。
“我第一次觉得……法律这些东西真能帮到我。”
陆衍靠在椅背上,眼神柔和了一点:“你以前不是最怕看这些字吗?”
“是啊。以前觉得那玩意儿都离我们太远。
但现在,我想明白了。”
“想明白什么?”
“人不能光靠拳头,也不能老让别人欺负。
我不想再动手,也不想被看不起。
我就想——凭理去赢一次。”
陆衍听着电话那头的呼吸声,心里忽然有种说不出的酸。
他点了点头,低声道:“程曜,你在变聪明。”
“那是你教的。”
“不是我教的,是你自己想通的。”
对面传来轻轻一笑,夹着一丝沙哑。
“陆哥,等拿到工资,我请你吃饭。”
“行。”
“这次我请,不让你掏钱。”
“那我就看看你能不能拿到。”
两人都笑了一下。
那笑声穿过信号的沙噪,有点远,也有点暖。
电话挂断。
陆衍盯着桌上的笔记本看了几秒,
然后在日志里写下:
“民事纠纷咨询一例。
劳动报酬拖欠,申请人情绪稳定,未出现过激行为。
案件暂不构成治安问题。”
停顿片刻,他又在下面加了一行小字:
“他学会用光了。”
夜晚,风仍旧闷热。
街上蝉声没停,
空气像被熔化的沥青包裹。
陆衍走出警局,解开领扣,
风里有一丝铁锈味和汽油味混在一起。
他在便利店门口停了会儿,
看着玻璃上的倒影。
手机忽然亮了一下。
屏幕上是那通刚结束不久的电话。
通话时长:23分17秒。
他划掉提醒,
那一刻心底涌起一种安稳的错觉——
也许这个世界真的会慢慢变好。
至少,有人学会了相信法律,有人开始往光的方向走。
只是他没想到,
那道光,
会在之后变成火。
那火烧掉的,
正是他们都想守护的东西。
(http://www.220book.com/book/WOU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