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上海的天有点阴。
那种灰蒙蒙的云层,像覆着一层薄玻璃。
市局的楼道里弥漫着刚泡好的咖啡味。
陆衍比平时来得早。
他没去会议室,而是首接进了资料检索室。
电脑启动的声音低沉,
他熟练地输入内网账号,
点开了公安经济线索系统。
输入框闪着光。
他犹豫了一秒,还是敲下那几个字:
魏常柏。
系统缓缓加载。
屏幕出现的第一行信息,是户籍和公司登记:
魏常柏,男,43岁。
上海西郊“远实地产”执行董事。
参股公司:鼎越建设、云泓劳务、海澜物业。
陆衍的手指在鼠标上停了几秒。
鼎越建设。
那个名字再次跳入视线。
他心头微微一紧,
下意识点开“交易记录”选项。
系统自动抓取银行监控数据,
十几条转账记录弹出屏幕。
其中一条备注落在他眼里——
款项来源:云熙苑项目三期建设
收款方:云泓劳务(负责人:程曜)
那一瞬间,
空气像被掐断。
他盯着那行字,
整整十秒。
程曜的名字,出现在沈季川的项目资金流里。
不是巧合。
不是误会。
而是——
从一开始,他们就在同一条线上。
他靠在椅背上,
烟没点燃,
但指尖己经发抖。
办公室的灯忽然亮了一盏,
同事王凯端着咖啡进来,
“诶,陆哥,这么早?昨天不是约了人吃饭?”
陆衍关掉屏幕,语气平静:“早醒。”
“你脸色不太好。”
“睡得晚。”
“别太拼啊。”
王凯笑笑,“再这样,等你升职就首接秃了。”
“升职?”陆衍淡淡一笑,“我哪有那命。”
等人走后,
他重新打开系统,
点进那条账目细节。
付款时间:六月二十五日。
金额:120万元。
备注:劳务分包款(一期预支)。
他回忆起程曜那天电话里说的话:
“陆哥,我们工地那包工头拖欠两个月工资。”
——那就是六月。
资金早就下来了,
但被层层截留,
工人们连一分钱都没见着。
而最上层的名字——沈季川。
陆衍轻轻叹了口气。
“原来光,也能被拿去遮羞。”
中午,警局食堂。
他端着饭坐在角落,
手机屏幕上亮着沈季川昨晚发的短信:
【谢谢你肯来,衍。
这世界有些事,不值得太认真。】
他盯着那句话,
手指一点点收紧。
过了几秒,他回了一条:
【你说的对,有些事确实不该太认真。
但人,得有一点能认真下去的地方。】
消息发出,
沈季川没有再回。
下午五点。
陆衍去了档案科。
他调出鼎越的合同备案,
在签章页上看见了一个名字:魏常柏。
那签字笔迹歪斜,
墨迹有两处拖影——
明显不是在公司签的,而是后补。
他把复印件叠好,
随手夹进文件袋。
走出档案室时,
窗外的天己经暗了。
他靠在窗台前,
盯着外面一盏闪烁的路灯。
风从走廊灌进来,
吹动文件的边角,
发出“沙沙”的声响。
他忽然想起沈季川昨晚说的一句话——
“光照不到的地方,别老去点灯。”
他轻声重复了一遍,
声音低得几乎被风吞没。
“可那样,
就永远看不见人。”
夜晚的市局很安静。
他没回家。
只留在办公室,把那几份资料摊开在桌上。
三份文件,三条线:
沈季川——云熙苑项目发起人;
魏常柏——资金承包、财务往来;
程曜——劳务分包负责人。
三个人,三层世界。
资本、制度、底层。
而他自己,站在最尴尬的中间。
灯光下,文件的白纸反着冷光。
他抽出一张空白纸,写下:
“光的尽头,不一定是黑。
也可能,是一场更亮的火。”
作者“阿拉斯加神灯”推荐阅读《借光之人》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WOU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